美文网首页
赖辉东《论语史鉴》19·10彼此信任,才能合作!

赖辉东《论语史鉴》19·10彼此信任,才能合作!

作者: 冬晖 | 来源:发表于2022-04-13 17:01 被阅读0次

    第10章

          子夏曰:君子信而后劳其民,未信则以为厉己也。信而后谏,未信则以为谤己也。

    厉:旱石也,从⺁从万,形声字。“旱石”的意思是质地较粗的石头,这种石头可用作磨刀石,所以“厉”的本义是指磨刀石,是“砺”的本字。

          《说文解字》认为“厉”从厂(hǎn),虿(chài)省声。“虿”的古字写作“萬(万)”。

          甲骨文的“萬”如同一只蝎子。后来“萬”专作数字,人们在它的下部加上了“虫”造出“虿”来指代蝎子,“虿”本以“萬”为声,所以“厉”的声符应该是“萬(万)”。

        厉的本义是磨刀石,所以“厉”引申后有磨、磨快的意思,如《战国策·秦策》:“缀甲厉兵”、《左传》:“束载厉兵秣马”

          后人为了强调磨砺这层意思,人们又在它的旁边加个石字,写作砺。所以,作磨刀石和磨的意思,厉和砺古代是相通的。

          此外还有“厉身”,指磨砺自身。后引申为严厉之义,如厉音、厉气,还可引申为猛烈、激励、勉励、奖励等义。

          有人认为“厉”的字形像一只蝎子(“萬”)藏在山崖的石缝中。蝎子毒性很大,古人对它十分畏惧。

          “厉”由此引申出新的意义并产生出新的文字来,作锐利、凶狠、剧烈等意思讲。磨刀石称为“厉”,是因为磨刀时能产生剧烈的摩擦,有如蝎虿蜇人猛烈、锐利。

          本文的厉指虐待。

    谏:证也,从言,从柬,柬亦声。“柬”从束、从八,八指分开,束八结合,意为“分类挑选”。

          “言”与“柬”联合起来表示“就一揽子解决方案进行细分推敲后给出最佳选择建议”。

          谏的本义:向帝王陈述各种可能的选择并提出其中最佳者,如《周礼·司谏》:“谏,犹正也,以道正人行。”

          谏后来延伸指在帝王做出错误选择时,直言规劝。如《左传·僖公二年》:“宫之奇之为人也,懦而不能强谏。”

          古时专规劝天子改正过失的官。如 宋· 司马光《训俭示康》:“鲁公为谏官。”

        直言规劝,使人改正过错叫谏诤,这样的朋友,叫谏友或者诤友。如《汉书》:“谏诤即见听。”

          谏也通“间”,指间谍,如《韩非子·八经》:“设谏以纲独为,举错以观奸动。”

    谤:毁也,从言从旁。旁从凡从方,中心周边的地方叫“方”,凡方结合,延伸出旁边的意思。

        言旁结合,意为背后批评他人,《玉篇·言部》:“谤,对他人道其恶也。”如《召公谏厉王弭谤》:“厉王虐,国人谤王。”

          议论是非,指责过失的木牌叫谤木,如《后汉书·杨震传》:“臣闻尧舜之世,涑鼓谤,立之于朝。”

          与现代汉语中用为毁谤义不同,“诽”、“谤”二字所抨击的都是有根据的事实,如《左传·襄公十四年》:“大夫规诲,士传言,庶人谤。”

          “谤”、“诽”、“讥”、“诬”、“讪”义近,又有所不同。“谤”一般指公开地指责;“诽”指背地议论、嘀咕,甚至是腹诽,“讥”指微言讽刺,“诬”指夸大其辞,无中生有,“讪”指用语尖刻,使人难堪。

    全文理解为:

          子夏说:君子在位时,言行要先取得民众的信赖,然后才能劳役民众。如果没有取得信赖而劳役之,民众会以为你虐待他们。君子若为臣子,要先取得君主的信任,然后才能谏言。如果没有得到信任,则君主会以为你在毁谤他。

          此章论君子为政之道,子夏的老师孔子曾说:“君子之道四焉,其行己也恭,其事上也敬,其养民也惠,其使民也义。”

          君子事上使民必须“敬”、“义”,“信”是根本,孔子还说过:“民无信不立”。“道千乘之国,敬事而信,节用而爱人,使民以时。”

          孔子还说过:“上好礼,则民莫敢不敬;上好义,则民莫敢不服;上好信,则民莫敢不用情。”“君子义以为质,礼以行之,孙以出之,信以成之。”

          总之,君子要先修德,然后再为政,《大学》有云:“君子先慎乎德。有德此有人,有人此有土,有土此有财,有财此有用。”

    彼此信任,才能合作

          有人说:信任是钥匙,打开紧锁住人与人之间心灵的大门。人与人之间心灵相通了,才能共同走向成功。

          信任,又是一个熟悉又陌生的词语,一个人们常常挂在嘴边却不付之行动的词语,也是一个存在于过去但在钢筋水泥林中迷失的词语。

          如果得不到别人的信任,哪怕你是在全心全意为他付出,也有可能被误解,甚至召开灾殃。

          《三国演义》记载了一个故事:曹操刺杀董卓事败逃跑,途中经过他父亲的结义兄弟吕伯奢住处,吕伯奢留曹操住一晚。

          当夜,吕伯奢出去买酒,吩咐家人杀猪来款待曹操。曹操半夜听到磨刀声,并听到吕家人说“先绑了再杀”。曹操生疑,以为吕伯奢要加害于他。于是持刀冲出,将吕全家杀光!

          后看到厨房里绑着一头猪准备宰杀,才知道误杀好人。曹操离开吕家,途中碰见吕伯奢买酒回来,吕伯奢说已经吩咐家人杀猪设酒来款待曹操,为何这么快就要走了?

          没想到曹操将错就错,竟然举刀将吕伯奢杀掉。同行的陈宫怪他非常没有义气。曹操说,宁可我辜负了天下的人,也不能让天下人辜负我,陈宫愕然,于是 陈宫就去投靠了张绣。

          想要得到别人的信任,首先自己要对对方有足够的信任。

          三国时,孙权有一次派诸葛瑾出使蜀汉。诸葛瑾刚一启程,背后就有人风传他是蜀国间谍,被他弟弟诸葛亮所用,明保孙吴暗通刘备。

          有人向孙权进谏,建议立刻追回诸葛瑾,撤了他的特使之职,并严厉惩处。

          孙权不以为意,笑了笑说:“子瑜与孤共事多年,彼此了解得十分透彻。对于他的为人,孤是知道的,他岂会做出传言中那种事?子瑜是不会负孤的,孤也不会负子瑜。”

          诸葛瑾听说后大为感动,不辱使命地完成了任务。当有人怀疑诸葛瑾通敌时,孙权不为所动,说出“对于他的为人,孤是知道的”这样信任下属的话,对诸葛瑾的忠心表示充分肯定,诸葛瑾得知后自然会对孙权感恩戴德,尽心竭力。

          当然,信任要建立在对一个人的语言行动长期的观察和了解上。正如孔子所说:“视其所以,观其所由,察其所安”。“听其言而观其行。”这样才能建立对一个人的信任。

          信任对方,对方才能充分施展才华,比如楚汉时期的刘邦和韩信,刘邦困于汉中,想要出军中原,但是手底下没有一个能够独挡一面,和项羽集团正面交锋的战略型统帅。

          直到韩信的出现,刘邦通过萧何才发现韩信的确是个经天纬地之才,但是他没有拿得出手的成绩单,但是刘邦愿意相信他,让他放开手脚干,韩信终于成就了一番事业。

          汉武帝和卫青,虽然有着卫子夫这一层关系,但是不得不说汉武帝的胸襟真的是宽阔。

          汉武帝举国支持卫青,军事大权都交给了他,他相信只有完全信任卫青,才能做出一番事业。事实证明了这一点,他是对的。卫青也没有辜负他的信任,成就了功名。

          李世民虽然用了非常之手段登上帝位,但他继位后励精图治,整治吏治,唐朝在李世民的治理之下海晏河清。

          贞观六年年末的一天,李世民到狱中巡访,无意间听到牢狱之中的犯人的谈话。每逢佳节倍思亲,眼看着就要过年了,她们也不能与家人团聚,听起来十分可怜。

          李世民还对狱中的人进行了询问,问他们在狱中是什么感受?是否后悔自己做错了事?

          当听到他们的忏悔时,李世民看着这一个个的可怜人,心中于心不忍,就下令让他们回家过年,并约定在明年秋天回来问斩。

          到了李世民和囚犯约定好的日子,令人没想到的是,那些被放走的囚犯都归来了,没有一个人选择逃跑或者是躲起来的,这可谓是历史上的一大奇迹了。

          “怨女三千放出宫,死囚四百来归狱”,在白居易的诗中也对这件事有过记录。李世民最初做这个决定的时候肯定也没有料到会是这样的结果。

          当他看到这390个囚犯都准时回来的时候,他十分开心,于是就将这390名囚徒全部给赦免了,这时,390名囚徒算是真正自由了。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赖辉东《论语史鉴》19·10彼此信任,才能合作!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lbinsr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