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章
卫公孙朝问于子贡曰:“仲尼焉学?''子贡曰:“文武之道,未坠于地,在人。贤者识其大者,不贤者识其小者,莫不有文武之道焉。夫子焉不学?而亦何常师之有?”
卫公孙朝:春秋时期,国君称为“公”,公之孙就叫公孙。各个国家都有以“公孙”为姓的。
鲁有成大夫公孙朝,子产的弟弟也叫公孙朝,卫公孙朝即卫国的公孙朝,其生平事迹已无可考。
焉学:学于哪里?钱穆:“公孙朝以孔子之学博而大,故问于何而学得之。”《注疏》:“何所从学,而得成此圣也?意谓孔子生知,无师所从学也。”
文武之道:周文王和周武王的治国之道。如北宋五子之一的邵雍《文武吟》:既为文士,必有武备。文武之道,皆吾家事。
《礼记·杂记下》中记载:在一个祭祀百神的“蜡”节日(年终大祭)里,孔子带弟子子贡去看热闹。
子贡担心百姓只顾玩乐而会荒废劳作,孔子解释道:“百姓成年累月在田间劳作,偶尔让他们放松一下,有张有弛,这是周文王与武王定下的制度,这样便于更好地生产。”
“文武之道,一张一弛。”由此而来。
坠:从高处落下谓“坠”,从土队声,如《吕氏春秋-察今》:自舟中坠于水。
坠也指丧失,败亡,如《国语》:自先王莫坠其国,当君而亡之,君之过也。
坠也指毁坏,如《文心雕龙-史传》:昔者夫子闵王道之缺,伤斯文之坠。
下垂的装饰物也可以叫“坠”,如坠子。本文的“未坠于地”意为还没丧亡。
在人:还在民间。
常:东汉·许慎《说文》:“下裙也”。从巾尚声。如《诗·小雅·六月》:载是常服。又如《逸周书》:叔旦泣涕于常,悲不能对。
常后延伸指“旗帜”,如《书·君牙》:纪于太常。西汉孔安国注:“王之旌旗,画日月,曰太常。”
太常也指中国古代朝廷掌宗庙礼仪之官,主要掌建邦之天地、神祇、人鬼之礼,玉帛钟鼓等威文物的官员。
太常相当于唐虞时期由伯夷担任的秩宗,《尚书·舜典》:“咨伯,汝作秩宗。”周朝改名为宗伯,秦朝又更名为奉常,西汉更名为太常,王莽的新朝又恢复秩宗的称号。东汉时又改为太常。
太常位列汉朝九卿之首,地位十分崇高,兼管文化教育、陵县行政,也统辖博士和太学。
皇帝的侍从近臣叫常侍,常侍又分为中常侍、内常侍、散骑常侍等。
常也指规律,如《荀子·天论》:天行有常,不为尧存,不为桀亡。
常也指永久的,固定的。如:松柏~青。又如《道德经》:道可道,非常道。
常也指一般,普通,频率高。如:常识。经常。
全文理解为:
卫国的公孙朝问子贡说:“仲尼的学问是从哪里学来的?”子贡说:“文武之道,并没有失传,还留在民间。贤能的人可以了解它的根本,不贤的人只能了解它的细枝末节,没有什么地方无文武之道。我们的老师无处不可学,又何必要有固定的老师呢?”
孔子在那个年代是个非常出众的人,被称为“天纵之才。”他非常博学、多才,在国际上名声非常响亮,这样的“明星”难免会招来各种非议、猜测、质疑。
有人怀疑孔子是“不学而知”者,他自己做出解释:“吾非生而知之者,好古,敏以求之者也。”
在这里,卫国的公孙朝又在质疑孔子的学问,他认为孔子师出无门,不过如此。
面对质疑,作为孔门“言语科”的代表人物子贡不想沉默,他从侧面回答公孙朝,文武之道还在民间,孔子是个贤者,能“识其大者”。
接着子贡连续使用两个反问句,不容置疑地告诉公孙朝,孔子是有老师的,但没有固定的老师。
孔子“学无常师”的学习态度非常值得我们学习,韩愈在他的《师说》有云:圣人无常师。孔子师郯子、苌弘、师襄、老聃。郯子之徒,其贤不及孔子。孔子曰:三人行,则必有我师。是故弟子不必不如师,师不必贤于弟子,闻道有先后,术业有专攻,如是而已。
学无常师的怀素
位于湖南永州市零陵区城东门的绿天庵。本来不叫绿天庵,1200多年前,唐代僧人怀素就是在这里度过了他的前半生,绿天庵的名字因他而来。
这里曾经是石树环列、绿荫如云,庵内的小和尚为了使用芭蕉叶练习书法,种了万株芭蕉,芭蕉叶遮天盖地、庵院内有正殿、后殿,有种蕉亭、醉仙楼和书禅精舍等旧迹。“绿天庵”之名由此而来。
怀素和张旭合称“颠张狂素”,他们写得一手奇绝草书,在法度之内,奇笔巧成,千百年来,无人不服。
后人写草书,都以怀素张旭草书为顶峰,仰望而临习,可是谁也无法超越他们。可以说怀素张旭的草书书法,已经成为书法历史的草书最高水准。
怀素(737-799年),俗姓钱,字藏真,法号怀素。永州零陵(今湖南零陵)人。唐代书法家,以“狂草”名世,史称“草圣”。
怀旭年仅10岁时,不知什么原因“忽发出家之意”,父母无法阻止。进入佛门后,改字藏真,史称“零陵僧”或“释长沙”。
怀素家贫,买不起纸张,只好在寺院的墙壁上、衣服上、器皿上,芭蕉叶上,练习书法;为了练字,还制作了一块漆盘。
史载怀素“尝于寺里种芭蕉万余株,以供挥洒”;又作漆盘和漆板练习书法,“书之再三,盘、板皆穿”;酒酣兴发之际,他“遇寺壁、里墙、衣裳、器皿,靡不书之”。如此苦练,才为这些书法家书法的大成打下坚实的基础。
天宝十二年(公元753年),吏部尚书韦陟(文学家,书法家,今陕西西安人)受杨国忠诬陷,被贬为桂州桂岭尉,途经零陵,与年仅17岁的怀素相识。韦陟是当时的书法名家,他的行书如虫穿古木,鸟踏花枝。
两人相见,惺惺相惜,便有许多共同语言。据陆羽《怀素别传》记载:“吏部韦陟尚书见面赏之曰:此沙门札翰 ,当振宇宙大名。”韦陟带给怀素的绝不仅仅是勉励和鼓舞,而是对其书法成就的肯定和推介。
怀素22岁时,诗仙李白游九嶷山,途经零陵时与怀素结交。李白对他的草书推崇倍至,后来专为他写作了一首《草书歌行》,诗中称:“少年上人字怀素,草书天下称独步。墨池飞出北螟鱼,笔锋杀死中山兔。”评价之高,慷慨而公允。
怀素30岁时,终于觉得“夫学无师授,如不由户而出”!于是他不远千里,拜张旭的弟子、颜真卿师兄邬彤(书法家,今浙江杭州人)为师。
邬彤把张芝临池之妙、张旭的草书神鬼莫测,以及王献之的书法,都一一讲解给了怀素;离别之时,邬彤又将作字之法,一个“悟”字教给怀素。
当怀素书名声誉日盛的时候,另一个大书法家徐浩(唐代大臣、书法家,宰相张九龄外甥,今浙江绍兴人)担任了广州刺史和岭南节度使。
大历三年,31岁的怀素南下广州拜访徐浩,向他请教笔法。徐浩与怀素一见如故,十分欣喜。
同年冬,张谓(唐代诗人,《早梅》作者,今河南沁阳人)奉诏回京任太子左庶子,于是怀素随同张谓一同进京。有幸见到王羲之、王献之作品,也鉴赏到《曹娥碑》。 在长安,怀素前后大约滞留了5年的时间。
唐大历六年(771年),怀素34岁,母病甚重,遂于腊月初回乡探视,以侍汤药。怀素觐亲以后,即重返京师。
唐大历七年(772年)九月左右,怀素返回故乡,绕道东都洛阳南下,拜会颜真卿(唐代名臣,书法家,今陕西西安人)。
颜真卿把“十二笔意”即“平谓横、直谓纵、均谓间、密谓际”等传授给了怀素,并告诉怀素,他二十多岁时,曾游长安,师事张旭二年,略得笔法,自以为未稳。
颜真卿并为怀素作《怀素上人草书歌序》。
唐大历十一年(776年)八月六日,40岁的怀素创作《自叙帖》。帖中概括了他一生的主要事迹,在《自叙帖》中,怀素对给予自己艺术有所教益的几位重要人物都留下了篇幅。
大历十三年(778年),42岁的怀素在佛经中有关雁荡山美妙记述的怂恿下,一心神往雁荡山,于是背上简单的行囊,其中装有“秋毫茧纸”,开始了他的南方之旅。
这年秋天,他云游至浙江温州雁荡山,投宿于雁荡精舍,受到殷勤周到的接待。他尽情观赏了雁荡奇峰怪石巨嶂飞瀑,感到十分惬意。
当仰慕怀素大名的精舍住持向他索书留念时,他欣然以擅长的细草书法抄写了这部小乘经典《四十二章经》。
唐贞元三年(787年),与茶圣陆羽(唐代茶学家,僧人,《茶经》作者,今湖北天门人)相识并相交。陆羽写下了《僧怀素传》,是研究怀素的第一手资料。
唐贞元十五(799年),怀素又回到了零陵,写《小草千字文》。
怀素穿行于市井,闲步于山野,俯仰于朝府,随之而来的是各种议论漫天飞舞。或谓之“不伦不类”,或谓之旁门左道,或谓之“群小从之如是”。
怀素因其“嚣张放肆”,被县知事勒令还俗。个性极强的他索性留起了长发,做了个非僧非道的“落拓野人”。
晚年在四川成都宝园寺度过,唐贞元十五年(799年),患风痹病,圆寂,享年62岁。
怀素的草书作品有《自叙帖》、《苦笋帖》、《食鱼帖》、《圣母帖》、《论书帖》、《大草千文》、《小草千字文》纸本、《四十二章经》、《藏真帖》、《律公贴》、《七帖》、《北亭草笔》等。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