仁政

作者: 微笑是最美的星空 | 来源:发表于2019-07-18 09:23 被阅读0次

    孟子的政治思想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王道”,一是“民本”。孟子崇尚“王道”政治,以“王道”为最高政治理想,而贬黜“霸道”。他分别以尧舜禹、“春秋五霸”为“王道’’和“霸道”的代表。孟子所说的“王”,就是“以德行仁”,让人“中心悦而诚服”;他所说的霸”是“以力服人”,结果是“非心服”。孟子要求要求行“仁政”,讲“民本”,其落脚点都在“王道”上。他向往尧舜禹先王之治,实质上是希望道德主体与政治主体合一,即以尧舜禹等圣王实践过的理想政治的“类型”,作为自己的精神支柱,通过对圣王历史与业绩的诠释,批判他所处的纷乱的战国时代,目的是引导历史的走向。

      孟子的政治思想体系以“民本”为基础,这与两千多年来中国以“君本”为基础的政治传统是形同水火的。两千多年来,《孟子》成了为苦难民众伸张正义的书,它召唤着历代读书人的良心,如“诗圣”杜甫的“致君尧舜上”,为民呐喊,忧国忧民。

      要讲“仁政”,就要以民为本,这就是传统的“民为邦本,本固邦宁”的理念。从这一理念出发,孟子阐述了自己的“仁政”学说。这一学说,简单说来,包含礼贤下士和保民爱民这两方面的内容。孟子说:“君行仁政,斯民亲其上,死其长矣。”就是说,君主若能行仁政,那他的臣民就会拥护君王,会为长官丢拼命。孟子一直以为,国君和社稷都是可以变换的,就是改朝换代,而民众是不变的,民心向背与政权的稳定与否直接相关,这是孟子民本思想的核心内容。可是,孟子以民为本的“王道”理想与现实之间毕竟存在着很大的落差,孟子其人其书对专制政治的冲击力之大,后世的不少帝王望孟生畏,《孟子》成“经”之难可见一斑。

      孟子主张“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孟子这一思想,是对春秋以来“以民为本”人文主义思潮的继承和发展,在中国思想界是破天荒的,对中国政治思想和文化思想的影响都是不可估量的。如果说孟子言心言性是侧重于哲学思想的话,那么他谈君谈民就是偏重于政治思想了,二者密切相关。因为孟子的理想是道德主体与政治主体的合一,也就是“王道”。

        德治天下是人们的理想政治,孟子的机智之处就在于把自己的“仁政”说,托之于人们理想中的圣王,这样说服力、可信度都会增强。然而,孟子虽然为“仁政”说找到了“性善论”这个内在依据。

相关文章

  • 仁政

    孟子的政治思想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王道”,一是“民本”。孟子崇尚“王道”政治,以“王道”为最高政治理想,...

  • 仁政

    一帝登基。龙袍、庄重修饰、物品。帝推行仁政,天下人莫不顺服。一时,闹饥荒。雨中,泥泞地上穿着破烂的人领着热腾腾的米...

  • 19 学习孟子仁政思想

    孟子继承了孔子的仁政思想,认为推行仁政,才是稳定社会秩序的最好办法。什么是仁政呢?仁政的实质是惠民,是要统治者给予...

  • 仁政的策略(1)

    孟子一直想要推行自己的仁政,但是这样的仁政会出现什么样的困难呢? 让我们先来回顾一下什么事仁政。 孟子所谓的仁政,...

  • 仁政的梦想与实现

    说到“仁政的梦想与实现”,我们就要先搞清楚“仁政”是什么?我们需要通过孟子说的一些话,说明“仁政”是什么?以及天子...

  • 施仁政

    何为“仁政”? 仁政是儒家的政治主张。具体讲就是:仁慈的政治措施。作为统治者要宽厚待民,施以恩惠,所施行的各类管理...

  • 儒家的仁政——用中学教育谈仁政

    说起儒家就不得不谈起春秋战国时期‘百家争鸣’的局面。是不同学派的涌现及各家族流派之间争芳斗艳的局面。儒家是这百余家...

  • 孟子之仁政

    在去年暑假我们挑战了史记课程的,在今年暑假我们开始挑战孟子课程,在去年,史记读后让我非常有感触,因为它的难度...

  • 仁政的利弊

    我们知道,在孔子那个时代孔子是十分崇尚礼仪的,所以他将他自己的那一套搬到了政治上,想让君王施行仁政。那么人...

  • 孟子的仁政

    孟子继承和发展了孔子的德治思想,发展为仁政学说,成为其政治思想的核心.他把“亲亲”、“长长”的原则运用于政治,以缓...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仁政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lbkklc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