辅导员要做好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就要跟着学生走,学生在哪里活动,我们就占领哪里的阵地。从2015年开始,庄经纬、徐川等很多辅导员老师在微信公众平台发力,成长为10W+的大牛。我们究竟写什么的东西呢?昨天看了庄经纬在全国辅导员在线的直播,让我有了很多启发。
思想政治教育学有五个范畴,辅导员高质量的网文写作也有五个范畴:个人与社会,思想与行为,内化与外化,教育主体与教育客体,教育与管理。从这五个方面拓展开来,有很多可以写作的范畴。
第一、个人与社会
辅导员的网文关于社会方面,可以写热点评析,传播正能量。个人方面可以写自我成长,学生成长的历程。不管哪个方面,一定要挖掘深度。例如曾经有老师写欢乐颂里面不同人物的性格类型,再引申到平时如何与类似性格的学生打交道。这就是写热点。
第二、思想与行为
在研究个人的思想与行为的时候,不仅要看到是什么思想产生了什么行为,更重要的是了解这些行为背景、社会结构和社会关系。例如学生的家庭教育。让我们认识到每个不幸的学生都有一个不幸的家庭。
庄经纬老师曾经写过一篇爆款网文《学生不想读书就不读了,那还要辅导员做什么?》写了被劝退或者主动申请退学的学生案例,分析了学生们是如何产生这样的思想,辅导员该如何做,对新读书无用论是很好的回击。
培养的学生要表里如一。在100个优秀学生的文章里,庄老师读出一个优秀学生因为被批评而受到的伤害。她以此教育学生,首先,接纳已经发生的事情并引以为戒,批评别人就事论事,而不是上升到人品,全盘否定。其次,用九型人格的理论来分析学生的人格,为什么自己会做出这样的反应,学会接受现实,减少自我批评的次数。
第三、内化与外化
辅导员的工作是要引导学生形成符合社会要求的思想,把这些思想、观点内化自己的态度和思想,并外化为相应的行为。思想政治教育是否有效,要看思想政治教育传播的这些观念是否被教育对象真正接受了。这个角度可以写观点性的文章。庄老师带了一届学生,收集学生的大学感悟时候发现,学生的很多观点都是庄老师曾经跟他们说过的,例如大学要好好读书,不要虚度光阴,要有目标,要有信心,要学会坚持等等。学生都记下来了,并且结业率、考研率等等都是非常高的。说明做好辅导员工作对学生的培养是有意义有价值的。
我也带了一届学生,为什么我的学生没有这样的成绩,我没有这样的感悟呢?其实内心而言,我一方面是怀疑自己做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能力,觉得在公开场合讲话有压力,在台上公开跟学生说话次数比较少,每学期寥寥数次班会发言。私下找学生谈心,优秀的学生不用谈也知道自己的目标和方向。比较差的学生,反复谈改变也不大。中间的学生能够谈到的几率比较少。
这次带新生,我按照学院书记的要求,每周必须要到班级公开讲班会,每次至少两个班,从我不敢讲到我必须要讲,从不知道讲什么到如何去抓这个班级的重点问题来讲,我感觉到自己的成长。听了庄老师的直播,我对坚持这样的工作更有认识。我也希望自己讲的东西也能够内化到学生心里,他们认为这样的观点是对的,也这样去做,这些思想去成就他们今后的发展。
第四、教育主体与教育客体
教育主体与教育客体是双向交流的。教育者首先要受教育。三人行必有我师。我们有很多优秀的学生,有很多闪光点。我们也可能被优秀的学生教育。当老师向学生学习的时候,老师就是受教育者。
我们学校有高年级学生做大一新生一个月代理班长的习惯,简称代班,然后在新生中选择几个临时负责人作为后备干部来考核。之前我带大一新生,一个月之后,需要选班委的时候,有一个女生,在班级的选票非常高,当时她的代班跟我建议,这个同学是外地人,表现也比较一般。所以,他建议选择班级的临时负责人。于是,我没有多想就按照他的意见选了。后来,这位落选的女生从大二开始当了三年班长,当了下一届代班的总带代班和毕业生辅导员助理。大四毕业的时候,她送给我一封信,讲了大一刚入学,选票数量最多却落选时候那种失落的心情以及对我的抱怨和不理解。即使后来她成为了学生干部,经历了很多事情,也了解了辅导员老师的为人,但是大一时候的那种被打击的感觉仍然是大学里最大的遗憾。现在,我带2016级的学生,即使代班跟我建议不要选某些票数很高的同学,他们有什么样的缺点,我也尽量按照班级票数来选。毕竟刚入学的积极性不能被打击,即使学生做的不好,也是在成长,老师可以去指点,可以去帮助。这封信现在仍然放在我的抽屉里,这是优秀学生毕业的时候给我上的一课。
第五、教育与管理
教育是以理服人,以情动人。管理会动用行政、纪律、经济、政治等等手段,两者是相辅相成的,互相促进,互为基础。在处理一些事情,或者在谈心谈话的过程中,是不是进行了教育和管理的结合呢?有什么样的启发呢?这也是一个积累的过程,也是写作的一个话题。
现在我手里有一个学生,从其他学院转院过来的特情生。最大的问题就是不去上课,在宿舍里躺着或者是跑到市区跟女朋友见面。以前跟他谈话,他答应的很好,就是不去上课。后来,被我找的烦了,就开校医院的病假条来搪塞。再后来,校医也不肯常常给一个本来没什么病的学生开假条了。他积累的旷课时长达到了纪律处分的时候,我们按照规定对他进行处分。被处分之后,他还继续旷课,现在发展到对旷课的事情不肯承认,对于旷课的时长讨价还价,还说我专门针对他。我想这个学生的反应说明两点,第一,教育不足,可能他感觉到老师更多的是公事公办,没有为了他好。第二,管理不足,他只看到我对他的管理,没有看到对其他学生的批评教育。这也是一个重要的案例,希望在接下来的时间里能让他有所改观。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