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幸听到经纬创投邵亦波老师关于“如何找回真实的自我”的分享,让我联想到找回真实自我的过程,其实就是和生命中五大关系打交道的过程。
一、自我定义(和自己的关系)
自我定义简而言之就是我看自己是一个怎么样的人?我定义我自己是一个怎么样的人?
比如我定义自己是一个勇敢自信的人,还是定义我是个胆小、做不到、恐惧担心的人;
实际上从出生的那刻起,自信、勇敢、激情等等这些东西都是我有的,从某种意义来说,主观世界我定义自己勇敢,我就勇敢;我定义自己胆小,我就胆小。
所以说提到相信,实际上不是相信别人而是相信自己,我相信我能做到,但做事情时候是专业的严谨的,全力以赴的,最终不管是什么结果我都能承担。
所以在做任何事情的时候,我需要安静下来先和自己的内心深度链接,先看看在出发的时候我是怎么定义自己的?
二、和时间的关系
人生有三大时空:过去、现在、将来。
当我觉知自己有情绪的时候,比如担心,恐惧,迷茫,压抑呀等等这些负能量的时候,我马上要看一下,自己有一个什么样的想法才产生这些情绪的?
一旦发现是有一个怎样的想法,自己马上就知道了:这是我活在过去的看法标准里,并且这种看法标准养成了习惯,这种习惯就会牵引着我继续待在舒服区域里。
现在产生的这些不舒服的感受和情绪,马上就会带着我不去看下目标了,就要回到过去的舒服地带里。
当我有能力看到这里的时候,我是可以选择改变自己看法的,可以这样问自己:
“嗨,锦良,你此刻的看法是有利于自己的目标,还是不利于自己的目标的?”
“不利于呢。”
“那换一个怎样的看法是有利于你自己的目标呢?”
。。。。。。
直接就换成有利于目标的看法,然后问自己此刻的感受怎么样?是否是去向了正能量?
这是和时间的关系。
三、和环境的关系
我是不是很在意别人的看法?我是不是很在意别人的眼神?我在意别人怎么说?是不是环境好了我就好,环境不好我也不好?我的好与不好都是由别人和环境来决定的。
生活当中,当别人说我们事情没做好的时候,我们常常会说:这事不是我的问题,别人的问题,不是我的责任,推卸责任。
或者事情发生了,你干脆找不到我,我选择逃避。
或者事情发生了,你说哎呀,这不都是这样做的吗?这不都和你一样吗?哎哟,我算做得不错的了,还有不如我的呢!开始自我安慰。
或者事情发生了,开始,哎呀这都是我的错,哎呀我不对呀,这都是我不好啊,这都是我不行啊,开始去向内疚自责。
以上这四点都是心理逃生,这么做的目的无非就是让自己心里舒服而已,不是去向目标的。
那事情发生我们该怎么办呢?我们应该去向学习通道:
应该是面对接纳,事情就是这样了,都发生了,那就是面对和接纳,事情就是这样,我不在这个事件当中受害,我要负责任,不做受害者。
开始分析为什么会这样?为什么会是这个这个结果?开始从自身找原因。
那基于目标,我如何做?如何提升自己?然后才能更有效的绩效目标?就是开始找方法。
最后给自己加油打气,开始鼓励自己。
四、和他人的关系
很多人都说,哎呀,我这个跟她处不好啊,哎呀,这个人他那样我不喜欢哪儿,或者说他不喜欢我呀,跟这个人在一起我不舒服啊,或者是我跟人相处不好啊,他那种说话好刻薄呀!他好凶啊!等等。
那这些呢看似像是和别人有关,但实际上是和我们自己的标准有关的,好比我活在过去的标准看法里面,把过去带到现在,不看目标的用过去的标准看法,来处理现在;所以和别人的关系实际上就是处理自己和自己标准看法的关系。
突破和锻炼的方向就是开始让自己去欣赏,把每个人都看成是自己的家人,看成是自己的兄弟姐妹,自己的亲人,自己的舅舅,自己的叔叔,哥哥,弟弟等等,当我用这种眼光去看每一个人的时候,我发现每一个人都那么的亲切,自己也是那么的温暖和舒适,把每个人都看成跟自己有关。
五、和角色的关系
有角色就会赋予角色权利和责任,有角色就会出现不平等,出现不平等,有的人就会出现反抗,要么有的人就会直接逃跑,不跟你对抗,要么有的人就会适应,开始适应适应下来。
人这一辈子不可能用一个角色,绷着、端着一个架子活着一辈子,人这一生都有不同的角色,在公司是老板,是员工,是管理者,在家是老公,老婆,孩子,父亲等等多种角色。
我们要能进入角色,又能出角色,随时在不同的环境当中或者根据需要去转换自己的角色。
在家的角色里,我们就是一个好丈夫,或者是一个好妻子,一个好母亲,好父亲,或者是一个孝顺父母的好儿子,做事儿的时候用角色赋予的责任,在家相处都还原成为一个人,就是一个谈爱的地方,用爱去互相交流。
在公司的角色里,我们是老板,我们是员工,我们是管理者,在相处的时候用角色去行使权力做事儿,私下还原成人去与人去交流。
角色是用来做事情的,当我有能力把自己还原成一个人,就会看到人与人之间是平等的,只有角色才会带来不平等。
成果是什么?
成果是关系被有效处理后的奖赏。
如何找回真实的自我?
我的理解是回到最初的源头,和生命中五大关系(自我、时间、他人、环境、角色)结盟。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