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有一门课,你很喜欢,希望学习并应用在生活中。这门课程里面有5节课,在你时间充裕的情况下,你是会每天学一节,分5天学完呢?还是一天学5节课?
前两天听到一个老师设计训练营的思路,深受启发,这位老师说本来1天的课程,将其分为了5天进行,每天学习1小时。之后会组织学员实践,答疑和反馈。在学习中,及时的反馈和反思实践很重要。听课是输入的环节,而应用是输出的环节。所以如果只是不断地输入,而不练习,那么就像人吃了很多东西,但消化不了。这些东西即使再好,也会因为不能吸收而被拉出体外。
这让我想到了之前一位培训师说过的一句非常经典的话,那就是她说学员每次给她要讲课的课件,不是不愿意给,而是有时候怕又把一堆垃圾送给你。老师这么说不是因为课件本身的质量不好,而是她深深知道对于学员来说最重要是应用这些东西。
就像是我一位朋友,她对她的学生说如果你上课有的题没有听懂,不要着急抄老师的板书,咱再给你讲一遍,直到你理解为止。千万不要用抄下来的答案误以为自己已经会了。虽然朋友这样有点一刀切了,但是也不无道理。重要的根本不是答案,而是想到答案的过程,是思考的过程。
不知道大家有没有这样的经历,纠结了很久没有解决的事情,突然在某一瞬间想到了方法。
沟通里面,也有一个说法,通常意识层面占到1%,而99%的内容都是在潜意识中进行。所以这也可以理解,为什么要休息,为什么在持续的学习之后要设置间隔,这个过程是在为潜意识留时间,不断地内化到自己的系统。即便是写作也是如此,能够写出来的也只占到了极小一部分,而很大一部分是在潜意识层面难以描述的。
End
2020年3月9日
更多内容,欢迎访问我的博客:ajing.site;
简书:阿静的小站;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