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胭脂扣,仅是读来便觉口齿留香,泛着淡淡的冷与甜,令人想起影片中那个一身旗袍的素清女子。坚强,勇敢,虽有些上不得台面的小心思,却终是痴心一片。
自古以来,多是痴心女子负心汉。如花本是香港石塘咀绮红楼的“红牌阿姑”,是那心无挂碍的凰,却被圈进了名为十二少的笼,折了双翼,成了笼中供人赏玩的金丝雀。他为她叛出家族一无所有,她不曾怕过。她只怕自己一颗真心错付,故而在看到陈振邦犹豫着不愿陪她吞鸦片自杀时,她是怨的,这才动了小心思。黄泉路上半世枯等,一切爱恨嗔痴怕是都散了。如花以魂魄之态再回阳世,不是为了某个人,而是为了心中的一丝执念,为了了却今生万般俗事,心无挂念地再世为人。
电影中,冲击感最强的画面,莫过于七十有七的陈振邦步履蹒跚地追赶上如花,哭着向容颜依旧的她道歉。而如花一如往昔的笑着,转身离开。光影斑驳间,陈振邦斑白的发与如花的笑颜交错着,令人心酸不已。最讽刺,不是物是人非;而是你已鬓发皆白,我却依旧貌美如花。这般隔世之感,真是对如花一片痴心的最大讽刺。她终是错付了真心。

对于陈十二少,我其实是可怜他的。出身望族,他是千万宠爱集于一身的人。相对的,有多少宠爱便有多少约束。他的身份允许他花天酒地,却不允许他娶一个戏子。若想娶如花,他只能叛出家族。可离了家族的他又能干什么呢?不过是一个无钱无权又无技的穷困人。这样的困境,与之前的生活相比差距过大,岂是他这样的娇贵少爷能忍受的。回归原来的生活,不过是时间迟早的问题罢了。这不是说他不爱如花,只能说他更爱自己,更爱那个灯火酒绿的花花世界。取舍之间,他只是取了他认为更重要的东西而已!这便是人的劣根性。
至于如花,对她是佩服的。陈振邦用一枚胭脂扣扣住了她一生爱恨,她便将信物还他,断了一生痴缠,只愿来生不复相见。这样敢爱敢恨的她,才是我心中的那个素清女子!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