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s://img.haomeiwen.com/i6973706/4135531249556c38.jpg)
我们总困惑于,学到的知识好像对自己的工作没有起到什么变化。
我们经常会说,这个问题好像曾经在那本书见过,上面有很好解决方案,可怎么想不起来了。
我们不停的参加课程,线上线下的学习,囤了很多课程,结果好像没多大变化,究竟是哪里出了问题?
我们似乎真的像韩寒所说:“懂得那么多大道理,却依然过不好这一生。”
兜兜转转中,我们依然很焦虑。
当我读到肯.布兰佳的《知道做到》,所有疑问都豁然开朗,作者告诉我们如何做,才能将Know-How转化为你想要的结果。
面对信息泛滥的互联网,面对书本,音频,电视,录像等各种信息载体,如何甄别能为己所用的知识,如何让掌握的知识发挥作用,如何把自己学到的知识变成团队的知识,是撒网式的广泛涉猎,最大限度的吸取与工作相关的各种知识,还是有针对性的专攻几个知识点。相信看完本书后,你都将能找到改善学习成效的一些好方法。
作者说,真正的学习一定会改变一个人的行为。
成甲也说:能改变一个人行为的信息才是知识。
但是人往往会用大量的时间去获取新信息,而不是想办法将自己新学到的知识应用到日常生活中。
如何将所学到的知识进行实际应用,作者给出了学习必做三件事:
第一件事,坚持记笔记。因为一个课程结束,30小时之后,那些仅靠听来学习的人只能记得不到50%的内容,24小时之后,他们会再忘记25%,而一个月之后,他们所能记得的新知识就不到5%了。
第二件事情是,必须在24小时之内重读笔记。总结那些让自己“啊哈”一声(恍然大悟)的东西,或者是一些重要的理念。
孔子曰,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第三,把自己学到的知识传达给别人。
这就是以教为学,把所学分享给大家。也是加深自己对知识的深刻印象和理解。同时在讲的过程中能梳理自己没有意识到的问题,和可能忽略的环节,从而让我们对问题有更加全面的认识。
前面给出了学习的方法,要想让人们实际应用自己学到的东西,首先要让他们作出改变,而改变并不是件容易的事。之所以会出现这种情况,主要有三个原因。
第一个原因是信息过载。
信息过载,它会让我们变得毫无积极性。
就像我们不停的读书,或参加一个又一个的,课程学习。我们总是在接触新知识,却没有停下来去整合他们,并将它们付诸实践。
这时就会造成知识阻塞,让我们消化不良,只成为了知识的搬运工,却没有让知识真正的践行到,我们工作和生活当中去解决实际的问题,让越来越多的人被淹没在信息的海洋之中。
作者说:“要想掌握一样东西,你必须完全沉浸其中,直到将其完全吸收。”
“人们应该少而精地学习,而非多而浅的接触大量信息。”
在小提琴界,帕格尼尼是“天才”的代名词。一次演出中,三根琴弦绷断,他用一根弦仍然完成了完美演奏,成为了音乐史上的传奇。然而,真实的版本却是他与一位女士坠入爱河,并为她创作了一首只需G弦与E弦演奏的绝妙曲目,以两根弦模拟二人甜蜜对话与互动,后来,他把这首曲子用在了演奏现场。
帕格尼尼专注的练习,用三根、二根、一根琴弦练习拉琴,并刻意在演出中绷断三根弦,用一根弦拉出优美的曲子而名声大噪。
第二个原因是消极过滤。
由于在年少时并没有得到无条件的爱和支持,所以我们开始对自己以及其他人产生怀疑。
自我怀疑让我们开始对所有的信息进行过滤,无论是从,书籍,视频音频,培训班还是从谈话中获取的,在过滤的过程中,由于我们会犹豫不决,会封闭自己的观念,让自己带有先入之见,会带着批判的心态,甚至会产生一种恐惧心理,所有这一切都会让我们形成一种消极的思维方式。
哪怕即便有人提供积极反馈,也很难相信,我们会对表扬大打折扣。
如何解决这些消极的思维对学习产生的影响呢?
要想多留住一些自己所学到的东西,关键就在于要带着一种开放积极的心态去聆听。
聆听
不要带有任何偏见,或先入之见,
带着一种学习的态度,对新的信息感到兴奋,
带着积极的期待,
手里拿支笔,准备做记录,
带着强烈的欲望,不仅要仔细聆听对方的讲话内容,还要努力的激发出自己的想象力,
带着一种“我该如何应用”的态度。
用积极的心态、开放的态度,坚定的信念,应用自己学到的新知识。
王石说:人生最大的震憾在哀劳山上!是穿着破圆领衫,戴着大墨镜,戴着草帽,兴致勃勃的谈论6年后橙子挂果的75岁褚时健。
几年的时间,他用努力和汗水把荒山变成果园,而且他种的冰糖脐橙在云南1公斤8块钱你都买不到,原来这些产品一采摘就运往深圳、北京、上海等大城市,效益惊人。因为褚时健卖的是励志橙。
第三个原因缺少跟进。
在如今这个时代,一切的节奏都很快。所以当人们,刚开始应用自己新知识进行实际操作的时候,管理者往往并不在他们身边,要想表扬或修正一个人,管理者必须在身边观察此人的进步。
就像在读书营,每天的能量按钮,我在悦读,今日剽悍都会有人给予反馈,在交流中,碰撞中发现自己的不足,他人的多角度,自己可上升的空间,可学习的地方,可改进的地方。
当有了情绪低落和自身压力时,管理组细心的发现,给予及时的关心,让身处读书营的我,感到家的温暖,让我们感觉到这是个有温度、有温情、有爱的社群。
有了每天能量补充,管理者的指导和支持,让我们充满积极主动的能量。
好了,希望大家能找到了知行合一的方法,从新手成长为大师。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