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s://img.haomeiwen.com/i8006053/15d327b3efd13c46.jpg)
踏入学校的第一天,老师会给我们发书——教科书。教科书涉及各方面的知识,比如最基础的是语文、数学、英语、科学、自然、思想品德、音乐、美术等等,不同的教科书有不同的知识,也有对应着不同的课程学习。当上语文课时,不能翻看着数学书听语文课,这样是工具不匹配知识,无法获取最有效的知识,老师在课堂上讲授的东西,学生也吸收不了多少,因此,老师们上课都规定学生需要拿出对应的教科书,并且跟着课程的进度,一页一页翻看,一行一行地跟着听。
然而,当我们从小学走到中学,到了大学的时候,许多人可能会继续往上读研究生、博士生、博士后等,但绝大部分的人选择了直接毕业,走出校门,进入社会闯荡。或许,每个人都怀揣着一个美好的梦想离开校门,希望在社会领域里用所学到的知识和拥有的才能创一番事业,实现人生价值,在人生蓝图上画上浓重的一笔。但是,更多的人在选择毕业后,特别是在参加工作之后,就没有了学习的驱动力,每天两点一线,从公司到家里,从家里到公司,日复一日,工作时专心工作,业余时间专心休息,这也是为什么社会上越来越多迷茫焦虑的人的原因。
在校园里,我们可以按照老师布置的任务进行学习,按照课程表按部就班上课,在每月测验、每学期考试的时候检测自己,反思自己。在社会上,除了公司下发的工作任务外,我们几乎没花太多时间和心思去考量如何提升自己,如何翻好自己的人生教科书。
没有了老师的监督,没有了体制化的管理,似乎学习的动力和行动力也随之消散。而人生教科书,就像是我们的人生蓝图里的一个工具,助力我们描绘好人生蓝图,实现人生价值。
![](https://img.haomeiwen.com/i8006053/5e371c1ceb474375.jpg)
在这本人生教科书里,我们可以看到最基础的就是顺应人性。每个人内心深处的那个自己,都有人性的两极,做任何事都需要顺应自己和他人的人性。换个角度说,如果自己想要去一趟说走就走的旅行,在这之前不如给自己定下一个目标,比如自己在规定时间内完成多少书籍的阅读,或者是结交了多少个知己朋友等等,再奖励自己一次旅行,这样让自己更加有动力去进行学习、去进行有效社交,也就是调动了人性的两极,一极是懒惰,另一极是勤奋,用一极去驱动另外一极,从而达到自己所要的结果。在萌姐的《人生效率手册》里,介绍了一年18个周期礼物法,每21天一个周期,尝试每个周期完成一个目标,给自己一个奖励,在前进路上会发现两边花团锦簇,而不是满路荆棘。
翻好自己的人生教科书第二层级是拥有自己的学习模式。很多人说不懂得如何学习,多数都是在脑子里像坐船渡江一样,过了也就是过了。这时候需要自己拥有一套学习模式,或者如果是从商,需要一套商业模式。可尝试用学习五环法来督促自己,学后而思,思后而思,思后而做,做后而教,教后而盈利。会的最高标准是会教,当自己学习完一次知识时,不妨可以尝试向身边的朋友分享,把知识的重要内容梳理出来,内容框架过一遍。相信通过这样的方式不断循环,更多领域的知识都会被我们好好利用,摆脱纸上谈兵的尴尬。
![](https://img.haomeiwen.com/i8006053/ecfdd1107d04f111.jpg)
世界上每个人之间都有所联系,自己本身是一个自转系统,与他人相处是一个公转系统,就像宇宙中,各大行星围绕太阳进行公转的同时,在各自轨道上进行自转,互相维持平衡,互相关联而又互不干扰。当我们的自转系统在轨道上正常运作时,我们需要关注的是公转系统是否也正常。人生教科书最顶层的便是了解政策、懂得趋势。每个阶段,甚至每个时刻的政策趋势都在变化,我们要做到的是关注它,了解它,懂得它,把自己的认知提前,在做任何事情之前静下心思考,结合自己所了解的,再去判断某一件想做的事情是否能这样做,为什么不那样做等等。了解政策、懂得趋势就像是维持自己与社会的公转系统,只有当公转系统正常且发挥作用时,我们所做的一切才有可能成功,否则,只有竹篮打水一场空。
无论我们处于什么样的阶段,无论我们正在哪个年龄层,自己人生教科书的每一页能否翻好,都是源于我们的思维,源于我们思维的转变,从而改变自己行为。翻好自己的人生教科书,活出更好的自己。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