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详注《随园诗话》(990)上

详注《随园诗话》(990)上

作者: 真老实人_425a | 来源:发表于2023-04-11 19:30 被阅读0次

    【原书卷九·三五】

    邵子湘《韵略》,以“”、“”为必不可通。余读《史记·龟筴传》韩昌黎《此日足可惜》李翱《祭韩公》诸篇,“江”、“阳”皆通。犹以为彼固合“东”、“青”、“庚”而通之甚广,未足据也。及读岑嘉州《陪狄员外早秋登府西楼》一篇云:“常爱张仪楼西山正相当。车马隘百井,里闬三江。”此短篇五古也,唐人用韵甚严,何滥通乃尔?因而广考之,方知子湘之陋。

    邵子湘,即邵长蘅(1637—1704),一名衡,字子湘,号青门山人,武进(今江苏常州)人。十岁补诸生,顺治十八年(1661)因“江南奏销案”除名。客游京师,与施闰章、汪琬、陈维崧、朱彝尊等时相过从。后入太学,再应顺天乡试,报罢。归乡里,再未求仕,以布衣终。寄情山水,放游浙西。曾为宋荦幕,编选王士祯、宋荦诗为《二家诗钞》并作序。早年诗学唐人,后改学宋人,前后诗风迥异。内容多为写景、吊古,常借以寄托怀念明室之意。其诗具有浑脱苍凉、流畅自然的特点。文宗唐宋,继承唐顺之,归有光为文传统,与侯方域、魏禧齐名。著有《青门全集》。

    《韵略》,实为《古今韵略》,清·邵长蘅编著。全书5卷。康熙三十五年(1696年)成书。本书分古韵、今韵两类,依字逐条详述。古韵本照吴棫《韵补》,去除部分重字,从杨慎《转注古音略》及他处增加约400字。今韵则依据阴时夫《韵府群玉》,删除60余字,增加780字。

    古韵,音gǔ yùn,指以《诗经》为主的先秦两汉韵文的韵。传统音韵学关于古韵的研究,主要成就在于古韵分部。所利用的材料,主要是《诗经》韵字和《说文解字》的谐声偏旁,兼及先秦两汉韵文、重文、异文通假、读若、音训等。其基本方法是首先系联《诗经》韵字,归纳韵部。然后根据谐声关系,扩大韵部范围,如此推衍,可得到完整的古韵系统,并将汉字分别归入各韵部。宋代吴棫著《韵补》,开始探求古韵面貌。明代陈第著《毛诗古音考》等书,考订古音,彻底廓清唐宋人以今音改读古韵的“叶韵”说的谬误,提出了古今音异的观点。明末清初的顾炎武著《音学五书》,分古韵为10部,其中阳、耕、蒸、歌四部已成定论。以后古音学家都是在顾氏工作的基础上,进行更加精密的研究。段玉裁箸《六书音均表》出来以后,引起极大的反响。钱大昕说他“凿破混沌”。后来的人再取得进展,差不多都只是补他的不足。

    今韵,音jīn yùn,南朝齐梁以来的韵书,分四声的都称为今韵。宋·严羽《沧浪诗话·诗体》:“有今韵,有古韵。如韩退之《此日足可惜》诗,用古韵也。”郭绍虞校释:“所谓‘今韵’,即指备礼部科试用之《礼部韵略》。”清·胡鸣玉《订讹杂录》卷七:“今韵非沈(沈约)韵不待言。”

    江,在今韵《平水韵》中,韵部为三江平声。阳,在平水韵中,韵部为七阳平声。袁枚称:《古今韵略》认为“以‘江’、‘阳’为必不可通。”此处的“通”,指“通押”,也叫“通韵”,指两个或两个以上的韵部可以相通,或其中一部分相通。作诗时通韵可以互押。如“平水韵”中“一东”与“二冬”、“四支”与“五微”、“十四寒”与“十五删”等可通押。袁枚不同意《古今韵略》认为“江”、“阳”在不可通押的说法,找出了古籍中“江”、“阳”通押的例子予以反驳。但袁枚也提出“犹以为彼固合‘东’、‘青’、‘庚’而通之甚广,未足据也”的观点。由于笔者的古音韵学专业知识太浅,所以无法辨识袁枚之说正误。

    《史记·龟筴传》,即《史记·龟策列传》,《史记》中专记卜筮活动的类传。“龟策”是指龟甲和蓍草,古人用它来占卜吉凶。《礼记·曲礼上》中曰:“龟为卜,策为筮”。说明古时卜用龟甲,筮用蓍草。《太史公自序》曰:“三王不同龟,四夷各异卜,然各以决吉凶。略窥其要,作《龟策列传》”。它指明了写作此篇的动机与缘由。按:筴:多音字,读jiā时,指箸、筷子。读cè时,同“策”,《康熙字典》:筴,并音策。卜筮筴也。

    韩昌黎,即韩愈。

    《此日足可惜》,即《此日足可惜一首赠张籍》,唐朝诗人韩愈创作的诗歌。全诗先写思慕之情,次写诗人与张籍相遇之初,追溯其与张籍的交结,再写汴州之乱和避难到徐州,最后写与张籍再遇而惜别,诗人对友人的思念等皆“从心坎流出”。在写作技巧方面,全诗铺陈极多,使诗在叙事中有抒情,抒情中有议论,情景交融,议论纵横;又叶韵错杂,偶出生词险韵,显得高古不俗。其中:“留之不遣去,馆置城西旁。岁时未云几,浩浩观湖江。”就是“江”、“阳”通押。旁,在七阳平声韵部。

    李翱(772—836),字习之,陇西成纪(今甘肃秦安东)人,一说为赵郡(今河北赵县)人。唐代思想家,文学家。自幼“勤和儒学,博雅好古”,唐德宗贞元年间(785—804)中进士,曾历任国子博士、史馆修撰、考功员外郎、礼部郎中、中书舍人、桂州刺史、山南东道节度使等职。著有《复性书》和《李文公集》。

    《祭韩公》,即《祭吏部韩侍郎文》,唐代李翱创作的一篇散文,出自《全唐文》。文章内容中有“声殚天地,谁云不长。丧车来东,我刺庐江。”其中,长,平水韵七阳平声部;江,平水韵三江平声部。江、阳通押。

    岑嘉州,即岑参(718?—769年?),荆州江陵(今湖北江陵县)人或南阳棘阳(今河南南阳市)人,唐代诗人,与高适并称“高岑”。天宝三载(744),进士及第,守选三年后获授右内率府兵曹参军,后两次从军边塞,先任安西节度使高仙芝幕府掌书记,后在天宝末年任安西北庭节度使封常清幕府判官。唐代宗时,岑参曾任嘉州(今四川乐山市)刺史,故世称“岑嘉州”。约大历四年(769)秋冬之际,岑参卒于成都,享年约五十二岁(51周岁)。文学创作方面,岑参工诗,长于七言歌行,对边塞风光,军旅生活,以及异域的文化风俗有亲切的感受,边塞诗尤多佳作。

    《陪狄员外早秋登府西楼》,即《陪狄员外早秋登府西楼,因呈院中诸公》,唐代诗人岑参创作的诗。

    张仪楼,又名百尺楼、宣明楼、白菟楼。战国秦建,为成都城少城西门楼。在今四川成都市旧城西南。《元和志》卷31成都县:“州城,秦惠王二十七年张仪所筑。……城西南楼百有余尺,名张仪楼,临山瞰江,蜀中近望之佳处也。”《寰宇记》卷72华阳县:“阳城门, 李膺记:少城有九门,南面三门,最东曰阳城门,次西曰宣明门,蜀时张仪楼即宣明门楼也。重阁複道,跨阳城门,故左思赋云:结阳城之延阁,飞观榭乎云中。”《南史·始兴简王鉴传》:齐武帝时为益州刺史,“与记室参军蔡仲熊登张仪楼,商略先言往行及蜀土人物”。唐·岑参《张仪楼》诗:“传是秦时楼,巍巍至今在。楼南两江水,千古长不改。”即指此。

    西山,即今四川境内岷山山脉主体部分。《通鉴》卷二三四胡注:“自彭州导江县(今四川灌县东)西出蚕崖关(在导江西北四十七里),历维(今四川理县东北)、茂(今四川茂汶)至当、悉(二州俱在今四川松潘一带)诸州,皆西山也。”四川境内的岷山主体部分,有摩天岭、雪宝顶、九顶山、青城山、峨眉山、四姑娘山、鹧鸪山等著名山峰,龙门山和邛崃山为岷山中南段山脉,峨眉山为岷山南端凸起山峰。站在张仪楼上,在成都远远的西边,可见到连绵起伏的山脉。山脉中突兀的大山上覆盖着白雪,在阳光照耀下,显得格外醒目。这就是锦城十景之一的“岷山晴雪”!故而有句“常爱张仪楼,西山正相当。”          

    里闬,音lǐ hàn,释义:1、指里门。《后汉书·成武孝侯顺传》:“顺 与光武同里闬,少相厚。”李贤注:“闬,里门也。”《文选·左思<蜀都赋>》:“外则轨躅八达,里闬对出,比屋连甍,千庑万室。”刘逵注:“闬,里门也。”2、代指乡里。《后汉书·马援传》:“援(马援)素与述(公孙述)同里闬,相善。”元·辛文房《唐才子传·徐凝》:“(凝)与施肩吾同里闬,日亲声调。”

    三江,此处袁枚记忆错误,原文为“车马隘百井,里闬盘二江”。这里所说的“二江”,就是环抱成都的郫江和流江(又称检江)。《史记·河渠书》记载:“穿二江成都之中,此渠皆可行舟,有余则用溉浸,百姓飨其利”。郫江在成都的西面,从北向南流来,沿着城南向东流去。而流江则是从西面流来,沿着城南向东流去。两条江在成都南边大体并行,因为郫江的位置在内,所以又叫内江,流江位置靠外,所以又叫外江。内江和外江的江水都是从都江堰而来,在成都东南角汇合,又重新回到岷江中去。故有“里闬盘二江”之句。按:袁枚引用的岑参《陪狄员外早秋登府西楼,因呈院中诸公》,只是断续摘录了其中前八句的四句:“常爱张仪楼,西山正相当。千峰带积雪,百里临城墙。烟氛扫晴空,草树映朝光。车马隘百井,里閈盘二江。”全诗共二十八句。江、阳韵通押。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详注《随园诗话》(990)上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lbxmdd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