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小学识字教本》读书心得

《小学识字教本》读书心得

作者: 北极星的陪伴 | 来源:发表于2021-08-22 18:49 被阅读0次

    《小学识字教本》读到第六次了,心里有了一些东西渐渐流淌出来,付诸笔端与学友分享。

    《小学识字教本》目录

    昨天,我正好读的“民”这个字,“民”也通“氓”,流亡在外的人,也有萌、懵的意思,草木初生的样子。想来有趣,如果说汉文是华夏民族的心灵家园的话,我的感觉正象是那个流亡在外的人,走了很远很远的路,终于回到了自己的家园,熟悉而又略显生疏,放松又有些不知何处下脚的感觉。

    蒙蒙昧昧,恰如最近几次读这本书的感觉。似曾相识而又总不能透彻,是又好像不是。我想,那原因便是离开自己的家园太久太久了之故。尽管如此,但是家园那熟悉的感觉和味道却始终萦绕心间,就像一个远离故乡的人终其一生都会怀念自己的家乡以及在他那里所度过的年少时光一样。

    因为那是生命的一部分,最初的一部分。割不断又似乎理还乱的感觉。就像昨天读的那个“帝”字,原是花蒂的那个意思,因为植物后来的花叶果实都是从这个蒂里生出,因而“帝”就有了始祖、初始的意思。所以,也可以说古文字是我们华夏文明的初始,从仓颉造字开始,往后几千年的文明史也都是从此流出。

    想来,正是因为如此,所以尽管每次读书都是懵懵的,但是每次读书或者旁听同伴们读的时候,依然总是会升起一些非常神奇有趣的感觉。因为即使只是偶有只言片语入了心,那感觉也象是有一颗一颗小星星忽然点亮了夜空的某个部分一样,然后会有画面连篇浮现,心里不免要喜悦地啧啧赞叹一下:啊!好美啊!好有趣啊!太奇妙了!

    原本起初也没有那么强烈的想读的意愿,只是读着读着就越来越想读下去一探究竟了。文明文明,望文生义,想来就是用文字彰显光明之义。试想有谁又会看见了光明而不愿意靠近呢!

    读着读着,一下就理解了行宽老师说过的“论学不通文字,终不入流”是什么意思了;一下理解了老师为什么说习书法就必须得学文字了。文以载道,书以载文,二者就像灵魂与血肉,一体两面,始终是相互依存无法分割的存在;也逐渐理解了老师为何要选这本书作为《天雨粟》之后的第一本文字学学习的共读书了,正如陈独秀本人所言“本书主旨意在训蒙”。

    读着读着,也逐渐理解了陈独秀为什么要给这本书起名字叫《小学识字教本》了。就是因为蒙昧所以才要训,想来训着训着蒙昧的面纱也就渐渐揭开了吧;既然是训蒙当然要从小学开始,这是为将来能去解六经而做准备的,而解六经该是大学阶段才有能力做的事吧。

    这里的“小学”也未必就是特指小学生,想来,一个人如果没有经历过真正的汉语言文字的训蒙,没有能够理解汉字的源流和它真正的内涵,那不管多大的年纪,就经论的学习而言,他依然还是一个懵懂的小学生,一如此刻的我。万丈高楼平地起,总要一层一层往上盖,如果地基都没打好的话,起高楼又从何谈起呢。

    读着读着,也忽然理解了为什么陈独秀晚年在监狱里那么恶劣的环境下还能心无旁骛孜孜以求地地撰写着这部书。也大约理解了龚鹏程先生的手书导读中所写“陈独秀著作中“本书最见学力”、“立名虽卑,内中不可小觑,愿读者善循绎之””的用心了。也大约理解了陈独秀为什么会在生活都难以为继生命行将就木的情况下,却毫不犹豫断然拒绝了时任教育部长陈立夫提出的改书名而为其出版的要求了。

    附图

    这不过是一个真正的文人对于文字的忠诚,对于汉字信仰所承载的光芒和真理的笃信。有理由相信,这个世界上有些东西是高于个体的生命而存在的,那就是信仰的力量。因为信仰本身守护的不是一片树叶或者一根树枝的生死,它所守护的是泥土之下看不见的树根。树叶会年复一年的落下又生发,树枝甚至树干也有可能一次又一次的被毁损砍掉,然而,只要地下的根系还在,它就永远都有复活重生的希望。

    而汉字最初无疑是作为一个信仰系统而被创造的,它所守护着的正是华夏民族生生不息的文明之根,是华夏民族永恒的希望之所在。象陈独秀先生这样傲骨铮铮的文人以及历朝历代那些真正的文人志士,它们用毕生心血甚至付出生命代价也在所不惜而守护或者传承的东西,不仅仅是汉字本身,而是由汉字的形态所构成的信仰系统,是对华夏文明之根的深情守护,是对汉字所承载的光明和希望的誓死追随。

    如此一来,对于这本书的意义以及本书作者的一些行为便会有了深刻的共情和理解。从这个角度来看的话,其实读这本书的感觉,我想就和读圣经读佛经的经论类似,和《说文》、《尔雅》一样,它是一本工具书,但同时它本身也是一部经典,一下想读的明白透彻显然是不太可能的。

    想起行宽老师常念叨的,学文字的主要目的是为了解“六经”的。而六经是我们的祖先留给我们的关于宇宙自然人生的真理。所以读来似懂非懂也就是很正常的了。毕竟我们不可能一上来就一下掌握了某种极其高精尖的工具,况且这工具还是指向真理、用来解剖真理的,甚至连这工具自身也已经成了真理的一部分。

    然而也并不必悲观,即使我们无法穷尽真理,却可以常常都和它在一起,没事儿就去看看它。只要我们时不时地接近它,琢磨它,用心去感受它,便会发现我们很容易就能从中获得一些美好的光明的东西,得以来慰籍我们个体渺小生命中的风雨和无常。

    想一想,“冬”和“终”字,在古文里本是一字,因为冬即一岁之终的意思;想想“白”象初出之日,“微锐以别全日,白色无可象,以初日微光象之”,联系到“东方既白”;再想想,“旦”,象日出犹未离土之形,大约就是太阳刚刚生出地平线的样子……细细去感受,每一个文字都是远古时代细碎时光里的一瞬间一幅画儿。

    一想这些画面,就觉得这真是美丽而极致的浪漫啊,因为这字字都是我们的祖先仰观天象俯查地理、对于世间万物,对于我们所生活着的这个世界的点点滴滴的有关存在的,真实而细致入微的临在和看见。我们的祖先给这些转瞬即逝的存在赋了形,把它变成了文字,由此便将那瞬间的美永恒地凝结在了文字里,并把它传送给一代又一代。

    当你去体会这些文字的时候,你就会发现它们无处不透漏着我们的祖先对于天地自然的热爱,对于生活本身无与伦比的热情。看着看着,某种感动之情、欢快之情便会从心里不由自主的流了出来。那感觉,就像我们的心在汉字的光河里重新沐浴了阳光之暖、月光之美,感受了星空的浩瀚璀璨一样。

    信仰之高远之光明似乎遥不可及,但汉字告诉我们,它其实就在天地之间,在自然当中,在我们生活的点点滴滴中。那些凝结在汉字之中的美好瞬间和极致浪漫其实从未远离,我们需要的不是怀念,而是通过接近汉字去唤醒我们的觉知,去重新看见去感受到那些一直萦绕在我们周围的美好。

    一如《天雨粟》这本书的引言中所言,我们原本是一个信仰光明、崇拜天光的民族。只是时过境迁,这光源被历史的风尘遮蔽淹没了!当“示”字重现于天空,多重时空在生命里重叠合一,我又看见“天雨粟、鬼夜哭”。唯有双手合十,祭司祈祷:神佑福祉,天光重临。

    巧合的是,今日刚好是中元节,也是祭祀祖先的节日。愿祖先保佑我们,也愿我们莫忘祖先厚爱,莫失生命的来处,愿我们都能回到自己的精神家园,安顿好自己的一颗心。

    太阳还是那个太阳,月亮还是那个月亮,星空还是那个星空,而你的心,还是太古最初的那颗心嘛!

    《天雨粟》引言 《天雨粟》内页

    ——宝丽辛丑年中元节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小学识字教本》读书心得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lclhil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