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读书笔记
读《1984》杂感

读《1984》杂感

作者: 方暮暗 | 来源:发表于2020-11-25 10:55 被阅读0次

“一个寓言,而非预言。

久仰大名,却刚刚才读完一遍。

有一点小失望,本期待着它能够给我带来灵魂的颤栗——最好是那种喘不过气来的压迫感、空间上的拥塞、冬日午夜的寒冷……

只可惜,没有。

倒不是说这本书不好——我觉得这是一个挺好的故事,并且能给人“思考感”。而且作者本人在遭受极权迫害后,对社义的信仰不改,并且保持着对“无产者们”的期待与热爱,这令我对其更添几分钦佩。

只是没有感受到应有的恐惧而已。

也许是文化的差异,也许是翻译的问题,也许是读时不够专心……和书中的人物和故事总有些隔阂,无法感同身受。

我不喜欢极权,对集权却不反感。

书中无处不在的“老大哥”虽然使我不舒服,却不能给我太多的恐惧——于21世纪20年代的我们而言,这个形象无异于儿时所畏惧的森林深处的大灰狼,长大了自然就不再害怕。

奥威尔无疑是杰出的,他的思考和畏惧在二十世纪中叶具有独一份的价值。只是,也不知该说遗憾还是庆幸——他,落伍了。

这样的描述可能不够准确和礼貌,但我想说的是这本书对我们现在意义不大。此刻,我们所立足的地方,没有极权生长的土壤。(至少短期内确乎如此)

更可怕的,步步紧逼却悄无声息的,被无数人警告过的危险,不是这个。

“奥威尔害怕我们被自己恐惧的事物毁掉,赫胥黎害怕的却是大家喜欢的东西。”

迫在眉睫的危险,是娱乐——明确些说,从上个世纪尼尔·波兹曼为代表的清醒者就在警告我们;含糊些说,两千年前的哲人们也曾担忧;到今天大大小小,无论是谁也能就这个问题说上两句了。

你,我,谁不知道呢?

可是,你,我,谁又能避免?

灵魂的空洞在吞噬虚假的泡沫后非但没有填满,反而愈来愈大了。

【按:就可读性而言,《1984》我认为不如奥威尔的另一本书——《动物农场》。】

相关文章

  • 读《1984》杂感

    “一个寓言,而非预言。” 久仰大名,却刚刚才读完一遍。 有一点小失望,本期待着它能够给我带来灵魂的颤栗——最好是那...

  • 读《1984》

    最近有时间的时候就读《1984》,目前已经看了三分之二,还没有看完 边读边感慨,啊,为什么没有早一点读这本书!啊,...

  • 读《1984》

    荒废许久时光,突发奇想来到校图书馆泡泡,以抚慰自己不安的情绪!深有自知之明,太厚太生硬的书必然是不敢涉及,甚至...

  • 读《1984》

    《1984》是英国左翼作家乔治·奥威尔于1949年出版的长篇小说。小说描绘了当时的未来,也就是1984年世界格局。...

  • 读《1984》

    刚翻开《1984》的时候,感觉读来有些困难、艰涩。借这本书的原因是这本书赫赫有名,我恰巧就喜欢看一些“赫赫...

  • 读1984

    看完1984已经有一个多星期了,因为一直忙着考试,没有及时记录下感想。 其实1984并不属于我感兴趣的书的范畴,我...

  • 读《1984》

    一 《发条橙》的作者安东尼伯吉斯说,多一个人看1984,就多一份自由的保障。 王晓波也说,1984对他来说不是乌托...

  • 读《1984》想到的

    读《1984》想到的 2022年2月24日 去年,有朋友推荐读乔治•奥威尔的小说《1984》,当时,由于编纂校志,...

  • 读《1984》有感

    《一九八四》是英国作家乔治·奥威尔于1949年出版的长篇政治小说。在这部作品中奥威尔刻画了一个令人感到窒息的恐怖...

  • 读《1984》有感

    《1984》无疑是讲述了某种可能性的惊悚未来,一个在极权主义威慑下的普通外围党员从反抗到顺从的过程。但我认为这种...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读《1984》杂感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lcmjbk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