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下,共享经济风生水起。从滴滴打车到共享单车,的确会给人们的生活带来了很大的变化。依稀还记得,最初打车软件之间的那场无硝烟的烧钱战争,为了抢占市场份额,争取用户,他们之间掀起了一波又一波的价格战。用户也像立在墙头上的草一样哪方优惠倒哪边。这究竟和共享有多大关系呢?
再说,像眼下大街小巷的共享单车,五颜六色、争奇斗艳,的确也还好看。特别是上班的白领跨在上面,成为城市里一道道亮丽的风景线。除了停车地点可以相对灵活一点,其它与公交自行车并无二异。且公交自行车的时长与费用都比共享单车要经济一些。还有一个区别,公交自行车可以进小区,共享单车倒是像一个另类一样被人家拒之门外。每当看到共享单车东倒西歪的叠罗汉躺在那里,心中不免感叹,暴殄天物。除了和使用者的使用不当之外,也和人们对这个新生事物没有足够的接纳也不无关系。
此“共享”与我想象中的“共享”概念还是有很大的差异的。初听到共享,我的理解是:人们拥有了某种商品,可这个商品其主人不会每天时刻都会用到,使用频率不高。在不使用它的那段日子里,对此商品有需求的人可以和此主人共同分享使用,可以按使用时间或次数支付一些费用。这样物尽其用,才不会闲置在那里。这才是合理的共享经济模式。试想,每家每户都有这样那样或多或少的闲置资源,与其整天躺在那里睡大觉,还不如找到它真正需要的主人,发挥出它自身的剩余价值。
记得政治经济学里提到:当前我国的劳动分配原则是按劳分配,你多付出劳动就多获得;你生产出来的价值越大,你得到的回报也就越多。当今我国还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待等到科学技术高度发展,生产力高度解放的时候,我们就进入了共产主义社会,就实行按需分配的原则。所有的劳动者,不管是体力劳动还是脑力劳动都是公平的,都可以根据自己的需要领取生活用品等物资,到那时,也许就没有共享的必要了。
从这个角度可以反衬出,当前我们的生产力的发展还有很大很大的上升空间;同时回到眼下的共享经济,一辆共享单车的价格也不菲,少则几百元,多则上千元吧。其它的不说,就这样一把高档的且能自动开锁的智能锁就是需要不少的成本。还有,这个单车的生产厂家要生产出这么多的单车,肯定也要和别的工业企业一样投入大量的人力、物力和财力。而采购这些单车的共享单车公司他们也要真金白银的花大笔钱。而这些钱,多数虽不是他们自己的钱,而是投资人的钱。投资人砸下那么一堆堆的大把的钞票只是为了听一声响吗?当然不是,他们也是为了能够期待有一天获取超额回报。
试想,几百元一辆单车投放到市场上,每次收一元、两元的。何时才能收回成本呢?何时才能产生利润呢?也许好多单车“出师未捷身先死”,还未完成单车的使命呢,就昙花一现面目全非了。而更有甚者,随处可见的一排排、一摞摞单车都成了影响市容市貌的障碍物和废品。真正能够发挥价值的有多少?犹如盖好的房子不能住、铺好的路不能走,这产出来的单车不能有效的利用,资金只运转到这一步,就断链了,投资人的资金无法全身而退。请问创造的财富在哪里呢?要是按照如此的速度,何时才能够迈入共产主义社会呢!
随着改革开放三十多年来,一直是制造业,特别是先进制造业引领着中国的经济,而近几年来,却在务虚的道路上越走越远。越来越多的资金喜欢进入这种高回报见效快的行业中,捞一把就走。这对实体经济的发展是不利的。也只会为实体经济徒增泡沫。而真正能够带动中国经济的也依然是实体经济,是先进制造业,是独具匠心的工匠精神,务实精神,这才是一个民族的希望所在。
实实在在,踏踏实实,走一条符合中国特色的新时代的社会主义道路。
本文写于2017年8月12日。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