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几天睡眠很差,经常凌晨惊醒,然后辗转难以入睡。莫名焦虑,感觉压力也大。刚开始没在意,觉得可能是换季,身体没适应过来吧,精油按摩做一做,早点休息,当不会有问题了。可仔细想想我也算工作收入不算低,情感稳定,生活状态平稳的,该不至于呀。
我喜欢凡事找到最底层的逻辑,想通之后才可解开心结。经历一个周期,总结经验,下次遇到类似情况才不至慌乱,知道这是自然的过程。继续推测缘由,我得出最近的烦闷是由于最近半年的变化带来的各种不适应在潜意识层面的积累,需要及时调整。
变化之一:币圈一日,现实一年。币圈让我对延迟反馈的事物缺乏耐心。
我是2017年年中入的币圈,期间经历了9.4风波,没有割肉下车,自认为心理上已经经历了很大的洗涤,应该是内心强大了。但是,2018年春季这波震荡下跌还是对我形成了很大的煎熬。所幸没有加杠杆,算是理性,不用担心我会想不开。我之所以会觉得煎熬,是因为在这波没到来之前,我的心理预期是会涨一波,至少先来个小牛吧。可是,现实就是残酷,与我的心理预期背道而驰,差距太大了。心理上的失控感还是会有挫败感。有道是,币圈一日现实一年。如果你也是币圈人,一定懂我的意思。慢慢地,发现我自己对于不能及时给到反馈的事情没有耐心,甚至兴趣寡淡。回归现实,这不是正确的生活态度。
直接采摘一朵漂亮的玫瑰是很开心,那相较于精心呵护,给它松土、灌溉,等待花开的惊喜呢?此中差别便可窥见。
变化之二:搬家,由两居室搬进一居室。洞穴人安全的自我空间感被破坏。
为了离新工作的上班地点更近一点,我们放弃了在远郊租住的两居室(可以一人一个房间,下班后我看书他看球赛或做自己的工作,互不干扰),考虑到预算问题,我们就在上海市区租了个一居室。我们这两个洞穴人(参看前文:闲话男女有别)出现了很大的不适应,洞穴人希望没事躲进自己的洞穴里面,安安静静地投入在自己的事情,需要一个安全的自我空间。
变化之三:新工作遇到的挑战经常超乎我当前的能力水平,产生了焦虑和能力差距感,这破坏了我的自恋感。
目前在一家半创业公司,行业虽然与之前500强公司差不多。可是,谁都知道,大公司在与客户的谈判话语权上会多很多,而且公司内部流程清晰,配合部门多,做起来会轻松很多。创业公司要什么没什么,开发个客户就得自己做项目经理,自己规划、统筹,还需要自己去做很多市场策划,甚至基层的dirty work。
投资人施加了很大的压力,贪婪式寻求增长。当我达成了一个目标之后,满足自恋感的要求。接着遇到的是老板给到的更高的要求,自恋的泡泡很快被戳破,又要焦虑,面对压力。反复不断,弦一直绷的很紧,自恋不断被打破。
为什么“变化”会让我们难以接受?甚至大的“变化”会让一个人性情大变,判若两人?
初生的婴儿都希望所有的事情能围绕“我”这个中心来展开,万事万物都能在“我”的掌控之中的自恋与全能感。长大了之后,我们会意识到“我”不是万能的,但这不是“我”内心主动的选择,更多的是“我”为了生存向客观环境做的被动选择。
然而,失控让“我”无法自恋,自尊水平降低,自我评价降低。意识到这些问题的存在,并深刻地体会失控感在身体的流动,感受这份愤怒,甚至在一些场合向外适当的释放出攻击性。内向的人比外向的人更容易向内释放攻击性,形成内伤。
思考得再深入一点
如果一直失控,意味着长期无法达成自我的心理预期。真正在身心上能做到顺其自然的圣人毕竟在少数,我们整个系统在与失控的对抗中消耗能力巨大,会变得愈发脆弱,存在基因库里面的抑郁症会跳出来“保护你”。是不是觉得我的说法很滑稽?
Randolph Nesse是密歇根大学心理学家,主要研究方向是抑郁症的进化起源。抑郁症为什么会存在呢?Nesse提出,既然它在我们的基因库里存在了这么久,一定有些进化上的优势。他认为,抑郁症或许是为了放自己我们受盲目乐观所害、把资源浪费砸错误目标上的自适应机制。这是我们的进化优势;不把世间和精力浪费在不切实际的目标上。因此,如果没有明确的方法实现富有生产力的进步,我们的神经系统会切换到低动力、低能量的默认状态。
------摘自Jane.McGonigal《Reality Is Broken》
对自己,要真实。
晚安,好梦!
图片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我删除,谢谢。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