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10日起,微信群里组建了一个论语背诵群。恰巧又逢父亲节之日,遂整理与之有关语句书写一二感悟。
学而篇第一2章
有子曰:“其为人也孝弟,而好犯上者,鲜矣;不好犯上,而好作乱者,未之有也。君子务本,本立而道生。孝弟也者,其为仁之本与?”
有子说:“一个为人孝顺父母,尊敬兄长的人,而喜欢冒犯长辈和上司的情况是少有的;出现不喜欢犯上,却喜欢作乱的情况是从来没有过的。君子专心致力于根本的事物,只要基础的东西建立了,道也就由此产生了。孝敬父母,尊敬兄长这些“孝悌”准则,应该就是仁的根本吧!”
学而篇第一6章
子曰:“弟子入则孝,出则弟,谨而信,泛爱众而亲仁。行有余力,则以学文。”
孔子说:“年轻的人在父母身边就要孝顺父母,离开家里就要敬爱兄长,做事要谨慎,说话要诚实,要广泛爱护众人,亲近有仁德的人。这样做了之后,如果还有精力,就去学习文化知识。”
学而篇第一7章
子夏曰:“贤贤,易色;事父母,能竭其力;事君,能致其身;与朋友交,言而有信。虽曰未学,吾必谓之学矣。”
子夏说:“尊重贤人,不重女色;侍奉父母,能够竭尽自己的力量;侍奉君主,能够不惜自己的生命;交接朋友,说话诚实讲信用。这样的人即使自谦说没有读过什么诗书,我也一定要说他是读过诗书的。”
学而篇第一9章
曾子曰:“慎终,追远,民德归厚矣。”
曾子说:“父母的丧礼能慎重地对待,祭奠祖先能敬重、真诚,这样做会使社会道德风尚日渐淳厚。”
学而篇第一11章
子曰:“父在观其志,浮没观其行,三年无改于父之道,可谓孝矣。”
孔子说:“父亲在世时,儿子不能享有独立行动的权利,因而只有观察他的志向,父亲去世后,就要看一看他的行为,如果他能长时间的遵照父亲生前的道德规范而没有改变的话,就可以称他是孝子了。”
为政篇第二5章
孟懿子问孝,子曰:“无违。”
樊迟御,子告之曰:“孟孙问孝于我,我对曰,无违。”樊迟曰:“何谓也?”子曰:“生,事之以礼;死,葬之以礼,祭之以礼。”
孟懿子问什么是孝,孔子回答说:“不要违背礼节。”
一天樊迟给孔子赶车,孔子便告诉樊迟说:“孟懿子向我请教什么是孝,我答复他说,不要违背礼节。”樊迟问:“这话是什么意思呢?”孔子说:“当你父母健在的时候,应按礼节侍奉他们;父母去世,应按礼节安葬,按礼节祭奠他们。”
为政篇第二6章
孟武伯问孝,子曰:“父母唯其疾之忧。”
孟武伯问孔子怎样才是孝,孔子回答说:“使做父母的只是为子女的疾病担忧。”
为政篇第二7章
子游问孝,子曰:“今之孝者,是谓能养。至于犬马,皆能有养;不敬,何以别乎?”
子游向孔子问什么是孝,孔子说:“现在称作的孝,是仅仅能供养父母就行了。然而就是狗、马,也都能得到人的饲养;如果没有对父母的一片孝敬之情,那赡养父母与饲养狗马有什么区别呢?”
为政篇第二8章
子夏问孝,子曰:“色难。有事,弟子服其劳;有酒食,先生馔,曾是以为孝乎?”
子夏问孔子什么是孝,孔子说:“子女侍奉父母能经常和颜悦色,是件难事。遇到有事,子女去操劳;有好吃又好喝的,让父母享受,仅这样做就可以认为是孝吗?”
感悟:孝敬父母,尊敬兄长是仁的根本。在父母身边时,应孝敬父母;孝敬父母不应该只是有好吃好喝的让父母享受就可以称作孝,而应该遵照礼节。
随着时代的进步,温饱不是问题的今天,我们该如何定义孝?更多的父母是默默付出,不求回报(当然不排除一些极品的父母),让父母也能按自己的意愿过完后半生是否可以称为孝了呢?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