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亲子教育亲子教育幼儿教育
德国妈妈谈DIY:我看见了他的成长

德国妈妈谈DIY:我看见了他的成长

作者: 德国启恩 | 来源:发表于2018-06-12 16:45 被阅读17次

“我特别喜欢花环和用胶带做的蜡烛,而且我觉得手写的邀请函一定会非常棒,”居住在科隆的Silja说,“另外,我也想要和我的小大人一起自己做一些手工。”她的孩子马上就要3岁了,从一个孩子变成了“小大人”(因为家里有了新的“小小人儿”),所以,她决定要好好庆祝一下孩子的生日,而准备生日宴会的第一步,就是和孩子一起制作生日Party邀请函。

Silja把上图这样的一张邀请函设计好,然后剩下的就交由孩子来做了。“他用自己的方式把蜡烛贴好了。我一开始还想给他点儿意见,‘不,偏一点,别,往另一边偏,偏得太过了,再往回偏一点!’想让他把蜡烛垂直地贴在卡纸上。但是后来就想,算了,让他自己做吧。所以蜡烛显得有点儿原始。”Silja说。

让Silja惊讶的是,当她让孩子把胶带举着,方便她剪成不同形状的时候,他一定要把胶带拿过去,想把胶带贴在桌子边缘再剪成适合的长度。“孩子跟我解释说‘爷爷这么做的,贴在桌子上’,我完全不知道爷爷什么时候告诉他这个的,但是很显然,这个细节给他留下了很深刻的印象。”

Silja觉得很欣慰,因为她的孩子真的在一点点地长大了,他从爷爷那里看见了一种技巧,然后现在,他展示给了他的妈妈。

最后,孩子小心翼翼地把所有蜡烛用亮黄色的蜡笔填上了色。(Silja事先把火焰的形状画了出来)。

“我很享受画画的这个过程,我觉得这是一个很赞的手工练习。而且我的小大人也觉得这样快速而成功的手工制作相当棒。现在,我们已经把我们非常个性化的生日邀请函做好了。”

在这次的DIY里,Silja的收获不仅仅是几张生日会的邀请函,更是一次见证孩子成长的机会。很多时候,我们会觉得DIY是一件不值得去做的事情,因为它似乎没什么意义,而且会花费较长的时间,但是得到的收获却往往只是一些装饰品。但是,Silja的想法却正好相反。她非常享受做手工的过程,尤其是和孩子一起做的时候。

“创意,或者说创作出某些东西,真的能让人感到幸福。难道它不是很容易就能让你回想起,你还是孩子时完全沉浸在绘画或者剪纸的哪些时刻吗?人们把这种专心致志的过程称作‘福流(Flow)’。我们真的完全沉浸在自己的世界里,把全部精神都投入到手上的工作中。”Silja说。

福流是由美国芝加哥大学心理学家Mihalyi Csikszentmihalyi提出的概念。他致力于研究成功人士的高峰体验和巅峰表现,通过采访最有创造力的一批人,发现他们在创造力被激活时,都会进入一种特定的状态,后来,他将这种状态命名为“福流”。

Silja是这么形容福流的:“在创作的时候,人们不会去考虑别的一切问题,这给予了人一种巨大的放松感。同时人们也会用自己的手和眼见证一件东西的诞生,这会带来一种孩童般的惬意舒适而令人愉快的幸福感。”

可惜,现在许多孩子都太忙碌了,没有时间和机会去体验这种“孩童般的惬意舒适而令人愉快的幸福感”。

许多父母出于好意,让孩子上各种各样的兴趣班,学习乐器、绘画、书法等各种课程。但是,这些课程都需要较长的时间来学习,孩子不可能在短时间内就能够自由地运用这些知识发挥自己的创造力和想象力,所以很多孩子都会容易感到疲惫和厌烦。

但是DIY就不会给孩子带来这样的困扰。因为DIY几乎完全不要求基础,只要一支笔,一个主题,孩子就能创作出很多东西,它是一个输出创意的过程,这无疑让孩子在短时间内就能够看见自己发挥想象力创造力的成果,极大地增加他们的自信心。

更重要的是,相比于其他活动,孩子在DIY中更容易就能进入“福流”的状态,体验“专心致志”是一种什么样的感觉。这样,他才能自然而然地把这种全神投入的状态运用到其他地方去。

有些家长会说,我的孩子不喜欢做手工,每一次我说我们来DIY的时候,TA都不太情愿。其实,当我们为了让孩子做手工而要求孩子做手工的时候,一切乐趣也就消失了。我们需要为每次的DIY找一个主题,然后再邀请孩子一起来参加,又或者,问问孩子想做些什么,再和他一起完成。总而言之,DIY是一个过程,而不是一个目的

适合DIY的主题有许多。比方说,我们可以像silja一样,在孩子生日前和孩子一起做生日邀请卡。除此以外,逢年过节的时候,也是非常适合时机。爸爸妈妈可以告诉孩子,这些作品会放到家里显眼的位置,等客人来了,就告诉客人,这是孩子自己做的。这样一来,孩子常常都会十分兴奋,积极地动手制作,热切地盼望客人的到来。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德国妈妈谈DIY:我看见了他的成长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ldfref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