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有些人来说,电影就是纯粹的娱乐、放松,这没什么,因为这也是电影的功用。
对于学习者来说,电影特别是好电影是学习的途径,这也没什么问题。
各取所需。
有位读者留言说:
“以前看您说过,看电影能够让您感受不同的人生。当时不太懂,后来我也刷了很多电影,在不同的故事中感受人性,惊叹脑洞,了解文化,有时还会欣赏布局音乐以及色彩,于是越发明白了这句话。
旅行和读人亦如是。旅行能碰见不同的文化,看不一样的风土人情。读人也是,每一个人身上都有值得学习和引以为戒的地方,识人读人,有时也很有趣。”
看到这样的感悟,我很欣慰。
我看一场电影,往往很费劲,有的电影,会看两遍,而且都是进影院看,比如《无双》和《影》,因为感觉一遍不够,每多看一遍,理解就深一层,而且过程中,会看很多影评,好评和差评都看,只要言之有物,单纯情绪化的那种通常就看一眼略过,因为没价值。
《流浪地球》,看了一遍,没有二刷的冲动,然后写了自己的观感。
这部片子让人不适的地方,是上升到了意识形态。
虽然这样的情况也有,特别是《战狼》,但由于这是第一部真正意义上的国产科幻片,所以纷争特别大。
对于和我看法不同的影评,我没有前去反驳的想法,因为别人那样看很正常,看电影本来就是很私人化的事情。
朋友中,秋叶老师和小川叔都写了观感,我的看法和他们不一样,但不妨碍大家做朋友。
有人对我的文章表示不赞成,我觉得没什么,但如果因为不赞成就有“你最好别写”、“最好别这么写”的想法,我也是不赞成的。如果因为我的看法和他不一样,就希望我改掉自己的看法,这也没什么不可以,但需要有站得住脚的理由,这才符合逻辑,而不是“你的看法和我不一样,你错了。”
电影本身是种标签,当我们接受“标签”的用法的时候,就应该明白。而不是,标签这东西,用到的时候就是好的,不用的时候就是坏的。
写影评,我觉得只要不是说违心的话就好,我有时候看几位友邻的影评,相当佩服,因为明明是烂片,也能吹出花来。我以前很喜欢周黎明的影评,后来看了他对一部电影的尬捧,深感惋惜,但也理解,毕竟,圈子内的事我们不了解,得罪人的事,陌生人之间做做好办,同在一个圈子里抬头不见低头见,这个难度比较大,我们自己不做圣人,也不要求别人做圣人,我不喜欢那个评价,不看就是。
从成长角度,人还是要多看电影、多看好电影,看的多了,分析能力强了,鉴赏能力也随之提升,如果愿意写影评,那更是分析和写作方面的绝佳锻炼方式,豆瓣top250的片子我个人觉得如果时间允许,是要看一遍的(我目前还没能看全),另外有些自己偏爱的片子,不妨多看几遍,这不是浪费时间,而是深入剖析的方式。
电影之所以吸引人,并不仅仅只是热闹的剧情,如同旅行一样,维度越多,收获越大。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