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部分的主题是“被抛弃”的感受。
每个人的生命或是阶段性的生命都有他的主旋律,它像一条暗线“摆弄”着生命的走向。直到我去年参加团体,才看见在我过往的岁月里,成长、求学、情感等等这些经历看似和他人没多大区别,但这个主旋律冥冥中决定了我会选择怎样的人、过怎样的生活。
曾老师说:性格才不是命运,潜意识才是。当我慢慢意识到的时候,变化就已经开始了。
今天读欧文·亚隆的《爱情刽子手》里的第一个故事我就被深深的击中了,不仅仅因为他魔术般的文笔,还因为他是个解剖人心的伟大的精神医学大师。他笔下的主人公莎尔玛在心理咨询时,无可救药的“爱上”心理医生马修,后被不释缘由的突然切断关系,这使得她八年无法走出由此带来的创伤,甚至尝试自杀。
当作者描述莎而玛神志恍惚、情绪不定的陷在她的“痴迷”与“痛苦的绝望”中时,多多少少我都放佛看到某时刻的自己。爱情里的彼此都是平等的,一方不愿意了“绝情”的表现是常有的,而且一般都不会“手下留情”顾及另一方的伤痛,因为不喜欢了。这样的场景的我见得很多。
这倒是无可厚非,学着接受昔日的恋人不再恋慕自己是几乎每个人都要做的功课。但是离开时最好解释清楚,而且这个“不喜欢了”里面不要掺杂欺骗,不然,前者很没风度,后者令人厌恶。
疗愈因为看见(中)看着莎尔玛,我对自己说,“那不是你的错!”。不是因为你不好,不是因为你不聪明,不是因为你不动人,不是因为你没有学识,不是因为你太粘人,不是因为你太沉默·······别人如何那是他们的事,不是因为我们自己。那不是我们的错。别人如何那是他们的权利,我们也有爱自己的权利。shit!
我们怕被抛弃。我们潜意识把错误归咎于自己不好。如果我够好,如果我够·····他就不会离开我,他就不会如此残忍地对我,他就不会······就像那个曾经渴求母亲爱自己的孩子,我们怕被那个依恋的母亲抛弃。如果她无法回应我们,常常忽视,情感疏离,甚至对孩子有虐待和暴力,那么,后来的我们就处处找“母亲”,希望有一个母亲不要抛弃我们,接受我们。
当然在关系中,我们也敏感到处处怀疑对方不在意我们,不爱我们,“你看他怎么怎么样,不就是代表他不在我吗?”呵呵,这是我惯用的思考逻辑。也在用这样的强迫性重复将对方推远,致使关系总陷入危机。
想象一下,一个婴儿,总得不到母亲足够的爱的回应,他会如何?他会哭闹引起母亲的关注,母亲还是未有回应,他便哭的更厉害,破坏性更强,直到他歇斯底里、精疲力竭、陷入绝望,他便对母亲不再期待,也不再回应,他将自己紧紧包裹起来,不与外界再连接,因为他心里充满深深的恐惧,他时刻都体验着被抛弃。而那个母亲也会抱怨,“我这么辛苦的关照他,感受他的需要,他怎么还是这么哭闹,一点都回应我”,这个母亲也疲惫不堪,因为她曾也是个不被充分情感哺喂的婴儿,她听不到孩子的哭声,更无法回应。
关系里,我们都是那个小婴儿。对方“听不见、看不见”我们的恐惧时,我们便哭喊,用各种方式(我惯用生气发脾气的方式)引起对方回应。如果对方也处于“婴儿”状态,便无法涵容我们的渴望和需要。我们喊得更大声了,对方止不住的退行。然后一片狼藉,彼此的内心伤痕累累。也许有一方绝望了,要逃离了,关系面临巨大危机。
那一刻,站在原地,如果我们能看见自己内心的恐惧和渴望,“不要抛弃我,爱我,好吗?”我们能否从那个移情的场景里走出来一会儿。我们曾经是个小婴儿,我们弱小、无力,我们哭诉着希望妈妈看见我们却不得。但是现在我们长大了,我们有能力了,在此刻不是那个“受害者”,我们可以用更加成熟的防御、更加理智的办法表达,“我爱你”。
“我爱你,我能看见你的渴望和需求,我能感受你的恐惧和焦虑,我能接受你的脆弱和敏感,我能耐心陪着你等你慢慢从受伤里走出来,我能······”
“亲爱的,我也有恐惧和软弱,我渴望你的爱,你的接受,你的珍惜,我决定不再用推开你的方式表达我的需要,你不要担心,我不会抛弃你,不会伤害你,我是那么的爱你。”
这是和对方的说的,更是和自己说的。
这一刻终于放下了过去,不管曾经的爱为何离我们而去,都可以轻松地告别了。他有他的生命功课,我们也将遇见自己的Mr Right,更好的遇见自己。
至此感谢我的Z先生,好的客体关系体验就像一个好的心理咨询师带给你的体验。Z先生不可否认的起到一部分这方面的作用,他的爱也在治愈着我。虽然我们也有“婴儿”的时候,但是他和我一起在人格成熟的路上,携手前行。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