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国富论 --分工的意义

国富论 --分工的意义

作者: 飞猪的浪漫 | 来源:发表于2023-11-09 16:41 被阅读0次

凡是能分工的工艺,分了工就可以相应地增强劳动生产力。分工的这种好处,也体现在各种行业各自分立这一社会现象上。如果一个国家有着较高的产业与劳动生产力的增进水平,那么其各行各业的分工一般也都达到了较高水平。

在未开化区域中由一个人担任的工作,在进步的社会中一般都由几个人分任。在进步的社会中,各人的身份一般是单一的,农民就是农民,制造者只是制造者。此外,往往需要由许多劳动者共同承担生产一种完全制造品所必需的劳动。

而在制造业方面,至少是在富国的土壤、气候、位置适宜于这类制造业的场合中,贫国却无力与富国竞争。

也许就是因为农业不能采用完全的分工制度,才使得农业在劳动生产力的增进上,总是跟不上制造业的步伐。

出现了分工之后,同样数量的劳动者所完成的工作量,就能比过去多得多。其原因有三点:第一,劳动者因为专业而掌握了技巧;第二,免除了由一种工作转到另一种工作所带来的时间损失;第三,随着简化和缩减劳动的机械的发明,一个人能够做原本需要许多人才能完成的工作。

相比较而言,人类的注意力如果只集中于单一的事物上,会比分散在许多事物上更容易发现达到目标的更简易、更便利的方法。分工出现以后,每个人的注意力都会自然而然地全部倾注在一种简单的事物上。所以,在各个劳动部门中,只要哪一项工作还有改良的余地,那么不久之后,自然就会有劳动者发现一些比较简易而便利的方法,以便更有效地做好各自的工作。正因为如此,如今用在分工最细密的各种制造业上的机械,有很大一部分原本都是普通工人的发明。这些比较便宜的操作方法的发现,就得益于他们所从事的最单纯的操作。

如果一个人为了自己的利益,能够刺激别人的利己心而自愿替自己做事,他就可以比较容易地达到目的了。任何一个想与别人做买卖的人,都可以先这样提议:请把我所要的东西给我吧,这样你就能从我这里得到你想要的东西。这就是交易的通义。

正因为契约、交换和买卖实现了我们所需要的大部分帮助,所以当初才产生了分工这一倾向。

交换倾向的出现,使得从事各种职业的人产生了极其显著的才能差异,而且这种差异是有用的差异。人类在没有受过教育和习俗的熏陶以前来自自然资质上的差别,跟许多同种但不同属的动物来自天性的差异相比,要大得多。

在人与人之间,哪怕是差异相当明显的才能也可以互相交换着使用。互通有无、物物交换的一般倾向,使得人们把各种才能所生产的不同产物聚集成一个共同的资源。任何人都可以根据需要,用自己的资源从这个共同的资源里换取别人生产的物品。

相关文章

  • 国富论-分工

    《国富论》第一章,分工是劳动生产力逐步提高的原因-----亚当斯密。 斯密在文中开篇探求国民劳动生产力提高的原因,...

  • 勤劳为什么没有致富?

    解读国富论(一) 我读斯密——国富论里的新发现 勤劳为什么没有致富?——分工破解的劳动悖论 劳动创造财富,可是创造...

  • [Engineering] 工程趣闻(八):不要一拥而上

    分工 1776年3月,亚当·斯密的《国富论》中第一次提出了劳动分工的观点,并系统全面地阐述了劳动分工对提高劳动生产...

  • 《国富论》不适合入门

    《国富论》是现代经济学鼻祖亚当·斯密的经济学著作,首次出版于1776年。《国富论》提出了“看不见的手”、劳动分工可...

  • 《国富论》——劳动分工

    如果说生物是人类社会的缔造者,那么经济就是人类社会的推动者。 人产生群体;群体产生需求;需求产生交易;交易产生经济...

  • 《国富论》论分工

    分工的结果是生产力的增进和劳动的熟练程度(包含技巧和判断力)。 文章以个别制造业分工状况来解析社会一般业务分工...

  • 分工带来了高效,也毁灭了新世界

    分工理论系统性的提出,最早来自于经济学鼻祖亚当斯密的《国富论》,亚当斯密认为利益决定分工,分工促使了个人增加财富,...

  • 《柏记·工作就是一场修行》

    《国富论》里告诉了我们劳动分工,流水线,机器大生产取代手工劳动的工匠,提高了整个社会的劳动效率。但《国富论》里没有...

  • 团队岗位分工的灰度问题

    自从亚当·斯密在《国富论》中提出分工理论,其分工管理的思想,对于制造业领域的生产效率提升,起到了不可磨灭的...

  • 运营的工作如何细化分工1

    以前读国富论,第一篇就是谈劳动分工,的确,劳动分工能够大幅度地提高效率,因此分工细化很有必要,特别是对创业型...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国富论 --分工的意义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ldwcwd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