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s://img.haomeiwen.com/i1927731/b3113f79aaab52ec.jpeg)
前几天,参加了前同事二胎满月席,碰到了很多前同事,包括前领导。
很欣慰,虽然离职了,不再是同事,但还没有因此相望与江湖。
接到微信邀请的时候,我下意识的问了一句:他会去吗?
前同事的回答是:应该会的,如果你不想碰到他,我可以给你安排一下。
我:没关系,不用刻意安排,无所谓的。我们的社交凭什么考虑他的存在与否,那岂不是太抬举他了。
当时觉得自己好酷,居然可以想得这么开。
当天,根据大家到席的先后,大家一桌一桌的坐下来。
等我到达的时候,他所在的包间恰好有两个位置。
我走到门口看了他一眼,他也看了我一眼,没有说话,我径直走进了正对面的包间。
原来我还是很介怀,不,是怨怼。
尽管在我离职之后,他拿着我的不愿提起的难过经历去编排,以此来展示他那“出色”的管理能力;尽管我攥着足够把他从他在乎的“高处”拉下来的“锤子”,但是我终究没有捶下去。
既然如此,又何必违背自己的内心,非要和过往纠缠不清呢?
席间,和大家一起聊天,有说有笑。
其中一个看着我说:你气色比以前好多了,以前的你,整天愁眉苦脸,忙得都顾不上自己。
我笑着回答:因为我开心了呀!现在的我,每天都可快乐了呢。
这时,有人小声提醒了一句:嘘,小点声儿,别被对门的听见~
大家都下意识地压低了声调。想想也可以理解,毕竟他们都还在一起工作,总会有些顾虑。
试想如果坐在对面的是其他人,我很可能会毫不犹豫地坐在他身边,先是嘘寒问暖,相互了解一下近况,然后畅聊一番;或者端一杯酒水,过去跟他喝一杯,说一句:好久不见,最近好吗?
然而我并没有那么做,因为我觉得他不值得,不值得我过去敬一杯酒,说一声问候。或许曾经我们是同路人,有共同的阵地,共同的目标,可他终究是没有珍惜羽翼,任凭这个团队像蒲公英一样被吹散去,不知道午夜梦回的时候,他会不会有那么一丝丝的悔意。
既然已不再同路,请在自己的路上该走走,该跑跑,不要随意跑到别人的路边,硬是制造什么风景,让人膈应。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