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黎荔
半个多世纪以前,荷兰版画艺术家埃舍尔营造了“一个不可能的世界”,至今仍独树一帜。作为世界艺术史中一名无法“归类”的艺术家,埃舍尔创作的许多作品都是“无人能够企及的传世佳作”。
一滴水落入一片池塘,会发生什么事情?整个波平如镜的池塘将漾起美妙的涟漪,并将为这滴水珠的融合而发生深远的改变。我想当年,埃舍尔一定长时间地凝视过涟漪,沉浸在光与水营造的迷惑空间中。在他的版画《涟漪》(1950)中,一棵没有叶子的树,倒映在水面上,两颗雨滴落下来打破了水面的平静。两个逐渐扩散的椭圆形波纹,扭曲和切割着水中的树影,波纹随着距离的增加逐渐减弱。光秃秃的树枝和苍白的日轮,两个世界水乳交融,给人一种初冬或晚秋的印象。俯身向这样一个涟漪渐变的异象世界,人会产生一种空间缠绕弯曲的眩晕之感。
没过几年,埃舍尔就将这个涟漪中的二重世界,推向了更为眩晕的涟漪三重世界。有一次,埃舍尔在一次散步途中,突然被一幅意义深奥的场景震慑了。他停下脚步,身体发僵,很长时间呆立在那里。眼前的一片池水在微风中荡起涟漪,天空、池水四周的树木倒映在水面上,那样清晰、澄明、沉静。秋天的落叶漂浮在水面上,每一片叶子都拥有不同的色彩,它们初看起来好像相似,实际上各自有着不同的齿边、叶脉以及尺度,来自不同的水边树木。这潋滟水面的参与者,不止有漂流水面的叶子,还有倒映在水里的树和天空,以及畅游在水中的鱼。画中一切事物都通过水这一镜面媒介汇聚到一起。然而,真正与水接触的只有鱼和树叶,鱼好像游在天空里,游在树枝和树叶中。这一切都是同时存在的,一切实像与虚像交织在一起。
“当时我正走在巴伦林丛中的一座小桥上,这个景色突然闯进我的眼帘。我只要把它画出来就行了!标题也是直接从景物中浮现出来的。于是我赶回家,立刻把它画了出来。”——这就是埃舍尔的版画《三个世界》(Three Worlds,1955)。天空、树木、漂浮的树叶和水中游动的鱼,在不同层面上展开一个超出立体的多维空间。直接的世界是由漂浮的叶子来表现的,它们标示了水的表面。鱼代表了水下世界,而水上的一切都作为镜像呈现出来。这三个世界,自然而然地交织在一起,浑若天成,散发出萧瑟的秋意。
风过处,涟漪之中,有着无限循环的迷失与错位,互错,分离,重组,打破空间局限,上下交融,彼此相叠,汇成一个不可思议之世界。大自然以它瞬间的呈现,赋予了一个场景以足够的意味,无穷的启示。这一个精彩的刹那,聚集了包蕴万物的宇宙诗意。这一场景是难以忘怀的。埃舍尔在涟漪之中,看到了打开另一个世界的门,他不但要找到打开这扇门的方式,还要让我们在一瞥之下,依稀看到门后面的神秘花园。
1916年,爱因斯坦在广义相对论中,通过数学方程式推导出一个理论构想——引力波。根据爱因斯坦的理论,宇宙里分布着许多质量巨大的天体,如此巨大的天体发生碰撞、合并,在这样剧烈的物理变化过程中,会对周围的时空产生扰动。被扰动的时空发生扭曲时会产生波动,波动会以光速向外扩散,这就是引力波。因为“时空弯曲”之间的交会如同“涟漪”,引力波也被称为“时空涟漪”。当引力波理论提出后,一代代的科学家总希望能通过实验室观测,“看”到真正的引力波。这一等,就等了一百年左右。直到2015年9月14日,人类才第一次观察到了引力波,它来自两个黑洞碰撞的作用;到了2017年,世界上许多天文台又同时观测到了一次引力波,这个引力波是由两个中子星合并产生的。
其实,想象力超越时间先行到达彼岸的奇人埃舍尔,早就展现过这个被涟漪扰动又同时存在的多重世界的交织。他看似秩序却又混乱的作品,超越了艺术与数学之间的界限,并已经融合了物理学与哲学等概念。
宇宙应该在处处启示着人类,如果我们有足够的敏感去领悟。波光涟漪的曲线,闪烁在平静的水面。涟漪在水面上层叠展开,那一圈圈弧度里面,明明有波涛与云浪的韵律。即使是水面的小小波纹,只要我们的眼睛足够靠近它,都会发现其惊心动魄的一面。在那个变形的世界里,有着独特的可以看得见一切的角度,一个浓缩了的宇宙。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