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时候,我常常跟随父亲去河边捕鱼。
父亲为了养家糊口,无论是刮风还是下雨,都带着我到河边捕鱼。
跟随父亲出门到河边捕鱼,不知从何时起,我发现河岸边的榕树下总是站着一个年过花甲的老人。
我站在船上,眺望老人。
只见老人满头白发,脸颊消瘦,两只手合十,似乎在做祈祷,嘴里嘟囔着,独自一人自言自语。
“爸,河岸边的榕树下有一老头,”好动的我扯着父亲的衣角,手指指着榕树方向。
“怎么了?”父亲撑着竹竿问道。
“没什么,好奇,一个人来河边不捕鱼,每天都固定的待在榕树下发呆,不无聊么?”
“无聊?听老一辈的人讲,老人的生活里不仅充满无聊,更充满遗憾。”
“遗憾?”我疑惑的看着父亲。
父亲停下手中的竹竿,“据老一辈的人讲,河岸边站着的老人名叫江帆。他年轻的时候也是跟父亲一样,靠捕鱼维生。某天,江帆一如既往撑着小船到江边捕鱼,在捕鱼期间发现有人落入水中,拼命挣扎。江帆见状,赶紧撑着小船游向落水的人。江帆靠手中的竹竿成功救起一个失脚落入水中的少女。少女叫李怡,被救起来后,对江帆感恩戴德。在江帆细问之下,得知李怡也是到江边捕鱼,靠捕鱼卖点闲钱以补贴家用。李怡是个单亲家庭,母亲受不了丈夫赌钱酗酒,在李怡很小的时候便离开了家。父亲的无作为,让年纪还小的李怡早早支撑起这个所谓的家。江帆听到李怡的遭遇后,深表同情。为了照顾李怡,江帆愿意分一半的猎物给李怡。李怡一开始拒绝了江帆的好意,扬言道无功不受禄,自己一分力没出,怎能够好意思拿你辛辛苦苦捕的鱼。然而,江帆不顾李怡的拒绝,强行把捕到的鱼分给李怡。李怡为了照顾家中的老人,不得不接受。自此,两人相互扶持,日久生情。然而,”父亲说到这停顿了一下,从口袋里掏出一根烟,点燃烟吸了起来。
“虽然两人日久生情,互生好感。可到了谈婚论嫁的年龄,江帆的母亲却反对这门亲事。江帆的母亲嫌弃李怡的家境,坚决不同意两人的亲事,无论江帆如何说服自己的母亲,她都铁了心的持反对意见。江帆心烦意乱,却不敢违抗母亲的命令,只能借酒消愁。李怡看着江帆变得日益颓废下去,心疼江帆。于是,李怡悄无声息的离开江帆,漂泊远方。自此,江帆再也没有见到李怡。于是,江帆每天都站在榕树下眺望河水,通过观看湍急的河水,来回忆起过去与李怡相处的点点滴滴。”父亲说到这,叹了口气。
“那江帆没有去寻找过李怡吗?”
父亲摇了摇头,“天下之大,想找一个决意离去的人,谈何容易。”
父亲熄灭了手中的香烟,“只能说两人有缘无分,而江帆也是一个痴情的人。”
父亲重新拾起竹竿,继续捕鱼。
而我,看着河岸边榕树下的老人。
细听之下,我似乎听到老人嘴里自言自语的话,“有福无福,碌碌无为。”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