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打天下第二层次的成败,主要在“目标&战略”和“能力&文化”阶段性是否匹配上。
![](https://img.haomeiwen.com/i17152022/001625e5436c15c7.jpg)
为什么这么说呢?我们来看两个方向进行努力的结果。
当我们中间有一些企业或者领导人获得了第一层次的成功以后,进一步发挥了自己在“目标&战略”方面的天赋,很有可能获得第二层次的成功。
这种公司的风格往往都是注重商业模式,注重投资策略,或者是在营销手法上创新。同时一号位一般是战略上高瞻远瞩的“国王型”人物,指挥大家“认准路,拼命干”。
但是如果过度使用“目标&战略”方面的天赋,理想主义,甚至是冒进,认为“只有想不到、没有做不到”,没有把应有的注意力放到“能力&文化”上,也有可能会昙花一现,怦然倒下,成为新闻争相报导的素材,成为商学院的反面教学案例。
那如果选择一条不一样的路线,更注重人才、团队、文化的建设呢?是否可以帮助公司走向第二层次的成功?
更注重人才、团队、文化的建设的公司,你会发现这种公司的风格,是一号位(偏精神领袖)带着企业的员工努力工作。企业的员工又非常热爱企业,甚至会把一号位当成“教主”一般看待。
这样的企业感召员工的是:人在做、天在看,我们努力干就行了,上天不会亏待我们的。而不太在“目标&战略”上做过多的探索和创新,沿着自己既定的路线往前走。
这种公司的特点是在发展上对一号位、高管和老员工的依赖非常严重,老团队成员之间的凝聚力很强,但是外部的职业经理人很难融入,公司基本上是通过人情化的方式在运作,缺少模式的创新和打磨,可能会慢慢的腐化和衰亡。
不得不深思,在行业发展中期或者中等规模的组织,在实现“目标”和“人才”的匹配后,要么在“目标&战略”上做得比较好,要么在“能力&文化”上做得不错,或者两者兼备。
随着规模和复杂性的增加,外部环境带来挑战性的提高,公司如果不把“目标&战略”和“能力&文化”的匹配咬合加强,可能会导致组织效率的下降。在深度竞争的情况下,这些公司可能走不到比较靠前的位置。
当我们两手抓,不仅在“目标&战略”上做得不错,在“能力&文化”上也重视积累,还注重通过一些基本的流程和机制,将“目标&战略”和“能力&文化”有机的匹配起来。相信这类公司在行业内是可以取得一席之地的。
和波波学长坚持做一件事 养成良好的习惯,学创业 知商业 找波波学长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