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人并非天然的爱人,亲人更非天然的债主。”这句话出自小说《欢乐颂》,是樊胜美下定决心脱离原生家庭的束缚时的心理活动。《欢乐颂》的播出,樊胜美被重男轻女的家庭“榨干”钱财及精力的情节引发了人们对原生家庭的探讨。
原生家庭的环境影响人的性格以及生活状态似乎成为定论,我们也越来越心安理得的将一些不如意怪罪于原生家庭。其实,生活的幸福或快乐取决于我们自己。你讨厌到想要逃离的原生家庭,或者你热爱且依赖的原生家庭,你不必把他看得太重。
1、
有人说,原生家庭养育你,教育你,你理应给出回报,如果没有,则扣上不孝的帽子。当然,我们没必要太在乎“孝道”的这顶帽子,但仍旧过不了自己内心的心理标准。
对于父母,我总有一种亏欠感。我时常觉得父母为我付出了很多,不得不回报,从经济接济到生活关怀。但总有照顾不到位的时候,由此生出一种自责感,乃至在享乐时都想着父母在省吃俭用,自己这样是不是不好,诸如此类。过犹不及。这种情况完全是自己造成的。自愿跳进原生家庭的圈子,与原生家庭里的点滴琐碎发生牵绊,说到底还是没有形成独立的自我意识。原生家庭里的父母、兄弟姊妹的生活状态,他们幸不幸福,与你可以没有任何关系,你不是一个欠债人,更不是一个救世主。反之,你的生活也可不必与他们牵扯,请他们不要指点插手。
五一回家一趟,以一个权威主导性的角色,带领着父母处理事情。发现父母身上的“恶习”立马态度严肃的指指点点,妄图他们做出改变,好像这样,他们就能按照我的意愿更加幸福快乐的生活。最后,父亲一句“不要把我们当做小孩子一样教育”反驳得我哑口无言。小时候十分厌烦母亲的管束,小到穿什么颜色的衣服、扎起头发还是散着。只是母亲越加管束我逆反心理越强。面对管束越加反抗,其实是在表达“你不够尊重我,所以我要和你作对。”只是现在,我犯了同一个错误。
人与人理应相互尊重,即使拥有血缘关系的父母子女同样如此。尊重对方的生活方式,可以给出建议,但不要妄图改变。为原生家庭“操碎了心”,还不如适当放手。你要相信,他们有一套解决问题的方法,可以幸福快乐的生活。
2、
有人“积极”周旋在原生家庭的事务里,有人只想逃离撇清原生家庭的关系网络。想逃离的人自有他的苦衷,也许想逃离重组家庭尴尬的关系,也许是逃离“不成器”的兄弟姊妹的过度依附,或者仅仅是想逃离原生家那种滋生“陋习、别扭性格”的环境。
《欢乐颂》中的樊胜美不仅要赡养父母,还得养不成器的“哥哥”。给不成器的哥哥找工作,哥哥捅了篓子出钱出力替他“擦屁股”。耗费太多精力在原生家庭,自己生活一团糟。关雎尔纳闷樊胜美为什么不从家里的泥潭走出去,安迪评论“也许她很享受这种当家做主,拯救家庭困境的角色定位”。安迪的评论也有有失偏颇,但也点醒了我们,不必做原生家庭的“救世主”。我们对父母有赡养义务,对兄弟姐妹却没有。
朋友出差来到我的城市,见面吃饭的时候接了一个电话,脸色顿时变了。询问原因,她说弟弟问她要钱买手机,可是弟弟之前向她“借”的生活费还没还。我问“弟弟这么让你买手机?”她回“爸妈不给他买,却唆使他说‘让你姐去给你买’”。道理说得通了,有拎不清的父母撑腰,弟弟自然理直气壮的向姐姐要钱。如果朋友拒绝,弟弟能说一大堆歪理,诸如“你工资高‘借’我点又怎么了?一点钱都‘借不到’,根本不是我亲姐姐。”朋友就像现实版的“樊胜美”,如果任由弟弟的索取,以后只会有更大的“理所应当”的要求让她满足,替弟弟买房、买车、掏娶媳妇礼金······拒绝做“樊胜美”,对待原生家庭里不必要的“人情关系”就得适当强硬,不被其束缚拖累。我们只负责自身的幸福以及赡养父母,其他的恕不接待。
如果你觉得原生家庭对你的生活质量产生了负面影响,保持适当距离才是正确的选择。电视剧里的樊胜美勇敢的从原生家庭脱离出来,没有经济上和精神上的拖累,生活焕然一新。而我的朋友,向父母及弟弟强硬的表明态度后,日子过得更轻松快乐了。
3、
当然,很多人说原生家庭影响人最深的还是性格。不同的家庭环境培养出来的孩子性格迥异,待人接物的态度、看待事物解决问题的方式也大有不同。这种影响是深入到骨子里的,似乎很难改变。
我性格中有优柔寡断的一面,与人相处也不太自信,在交流中更倾向于“讨好”他人而不是表达自己的观点。这种性格与家庭环境以及小时候的某次经历有关。我是独生,小时候大多数是自己一人在家看书,有时候也跟着村里大哥哥大姐姐玩游戏,是个听话的跟屁虫。一次一个女孩子“开玩笑”的说“不要带她玩了,她家好穷”之类的话,当时觉得好难过,感觉自己做错了什么。回家和父母说,他们却并没在意我的情绪,于是,那种莫名其妙的“自卑感”一直伴随着我。直到自己工作赚钱,经济独立了,才不会因为家庭经济条件而自卑了。明白了一个人凭借自身能力养活自己,过得贫穷还是富足都无畏他人眼光。只是,遇到挫折和“批评”依旧会玻璃心,夜深人静自我反思时对自己感到失望,那些骨子里的不自信全跑出来了。自卑的是我这个人本身的性格、种种缺点毛病。所以,最可怕的不是别人说你不好,是你自己也恨你自己不好。
回到小时候那天,父母在听完我的诉说后引导我,告诉我家庭经济情况与我无关,贫穷或富有都不能影响你的自信心。可能现在的我,在日常待人接物中,会更有勇气和信心。
原生的家庭环境早已存在,自身的性格“弊病”也已根深蒂固,没有改善的余地吗?难道真像有人所言“原生家庭塑造的性格决定一个人是否能获得成就”?有点夸大其词。家庭环境是先天的,但最重要的还是我们自身后天的努力,不论是努力改善经济条件还是强大内心,最后你凭自己双手改变的生活一定不会比之前的更糟糕。
《风雨哈佛路》里的女主原生家庭以及周边环境真的是太糟糕了,吸毒的母亲,无所事事的父亲,最后被送到少管所,周围的人大多也都自甘堕落。她逃离这些环境,争取到教学环境的私立学校上高中,每天坐长时间的地铁往返打工地点与学校,打工洗盘子的时候都在记课本知识,最后考上哈佛大学并拿到纽约时报的奖学金。这种人生逆袭的剧情看得人热血沸腾,但最触动人心的是女主对原生家庭的感恩和爱。她像照顾孩子一样照顾瘾君子的妈妈,她感恩父亲教她有趣地看世界。勇于与原生家庭和解,乐观的改变周边环境,这才值得学习借鉴。
4、
你还是急迫的想逃离原生家庭吗?为何不尝试着接受它。面对比逃避有效,那些影响你的不好的方面,去解决它。撇清那些不该你承担,拖累你的人情关系,改正那些性格弊病。当你可以云淡风轻的谈起你的原生家庭,你才真正长大成熟。
愿你眼中总有光芒 活成你想要的模样
这里是阿绿
你好吗?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