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生报到、求职面试、会见客户…我们生活中很多场合会遇到自我介绍,我们固定的模式会说:我叫xxx,来自xxx,或从事xxx工作。这样的介绍千篇一律,没有个性特点,很难让大家记住你。那怎样的自我介绍可以让人眼前一亮呢?
1.为自己的名字增加一个主题或联想
首先一上来要自报家门,告诉别人你姓甚名谁。
父母给我们起这个名字一定费了不少心血,包含着某种情感和美好的寓意。当然你也可以自由发挥或者自我调侃,关键是要有记忆点又不违和。我们来看两个例子。
我姓姜,名字是爷爷起的,我妈怀孕的时候,爷爷就跟爸爸打赌,说这胎一定是男孩,后来爷爷赌赢了“姜还是老的辣”,后来这就成了我的名字——姜辣。
我叫马三立。三立,立起来,被人打倒;立起来,又被人打倒;最后,又立起来(但愿不要再被打倒)。我这个名字叫得不对;祸也因它,福也因它。
以上这两个介绍是不是让你一下就记住啦?你也可以试试拆解一下自己的名字,用谐音法,组词法,联想法,发挥创意让名字好玩又好记。
2.介绍职业超越你的工作头衔。
你可能在单位担任经理、总监、CEO等等,但在社交场合,这些反而会让人对你产生距离感。这时候你可以想想“你希望在别人眼中是什么样”“哪些难题你能帮别人解决”。想清楚这两个问题,你就可以来介绍自己的职业了。比如我自己,如果我说,我是国企的团青工作者,你可能并没什么感觉,如果我说,我在一个国企里,致力于帮助青年人成长,为他们搭建展示自我的平台,平时喜欢搞一些有趣的团建活动。这样你会更理解我的职业,也会有跟我交流的欲望了。
再比如你是一名律师,你如果介绍说,我是xx领域的专业律师,别人可能没有直观印象。你可以说,我身边很多朋友会面临xx方面的法律问题,而我很擅长帮助他们解决这方面的难题。站在听者的角度,他们更愿意听到对他们有利的信息,也会增加他对你的好感,“看起来这个人对我有用”。
3.准备一个自身经历的“百搭故事”。
比起听道理、说明,我们的大脑更喜欢听故事,而一个好的故事,就要有笑点、泪点、或者痛点,俗称“抖包袱”。这在相声表演中很常见,你也可以给自己设计一个专属故事。我在得到里就听过王雨豪老师讲过一个有趣的故事:
大家好,我是王雨豪,来自一个美丽的江南小镇,乌苏里江以南。我父母都是老师,特别注重培养我,希望孩子能出人头地,改换门庭。
十几岁的时候,我还记得我看的第一本大部头书就是《约翰·克里斯朵夫》,后来就是《查泰来夫人的情人》,越往后书就越难找了。最后,我终于把镇上唯一一本《金瓶梅》找到了。
父亲作为一位人民教师,一看就着急了,说孩子这样不就完蛋了吗?于是心急火燎地给我找到了一套书,并且语重心长地告诉我,这是中国人写的最励志的一本书。讲一个来自扬州小地方的单亲下岗女工之子到北京打工,通过个人奋斗最后当上了总经理,娶了白富美的故事。书一丢过来,我一看,好家伙——《鹿鼎记》。
这个故事就调侃了一位望子成龙的父亲,也让他的形象更加亲和。
4.要善于“自黑”,忍住不要回到标准自我介绍。
马云老师是位自黑高手。他演讲风格中让人难以忽视的一点便是“幽默风趣”。他说他是朋友中唯一一个,应聘肯德基和当地警察局,都被拒之门外的人。他乐于自嘲,博君一笑,自嘲风格实际上让自己的魅力有增无减,卸下听者的“防备”。
想好了你的自我介绍,就要打破常规,不要张口就来那种平庸的介绍了。当然时间不宜太长,最好控制在60秒内,大家容易记忆,也不过多耽误别人时间。一定要坚持,这样容易让你重新认识自我,也能更好地打开交流的闸门,赢得他人的好感。
光看不练假把式,既然都读到这里了,不妨思考一下你自己下次要如何介绍你自己。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