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田陌天
如果人到六十,你会是什么状态?什么心境?
我在林青霞的三部曲里,读到了她的“人到六十”。
她也在乎年龄,不过她学着中国著名语言学家、文字学家、经济学家周有光先生的算法,从头算起。六十岁算一个甲子,于是,她便算自己一岁。她还感悟地说,这个算法可以让自己不必有过去名利、地位的包袱,可以虚心求教。
这样的心态,让她可以从容地参加湖南卫视的真人秀,在长达两个月的时间里将自己曝光于镜头前。
但其实,从前的她竟然是个内向、敏感、十分在意别人眼光的人。这样的性格让她每一次在镜头前都需要鼓起十分的勇气。
她说:“照理说这种性格特质应该不适合演戏,更不适宜在公众面前展现自我,但是这些事我都做了,并且做了大半辈子。”
她还说:“没想到过了六十,这些事情再也烦扰不到我了,我接受这个世界没有人和事是完美的,我不再执着也不太在乎别人的眼光,这种感觉,把我从无形的牢笼里解放出来,让我呼吸到自由的空气。”
我其实看影视作品不多,所以完全不是她的影视作品的粉丝。但这次从李筱懿的书里看到对她的夸赞,辗转来到她的文字里,多篇读下来,也成为了她的粉丝。看来,一个优秀的人,一个灵魂有香气的人,即便不在舞台上,哪怕她影藏于见不到面的文字背后,也一样散发着魅力。我想,我是在她的文字里触碰到了真诚,谦虚和热爱。
如今,自媒体时代,各行各业的工作都需要在镜头前适度曝光。面对变局,不敢,害怕,不愿自我暴露的心魔让很多人困在原地。
如果有自己笃定热爱的领域,当然不必适应这份需要暴露的挑战。如果是自己想进入的领域,只是因为害怕而不敢,那就需要自问:你羡慕别人的高光吗?你知道别人的高光背后也是克服了自己的心魔吗?
六十岁的林青霞,还能发出“重新认识自己、接受自己,以崭新的自我出发”的感慨,与她相差两个十年的我,是否要更加投入地热爱自己的热爱呢?
去年11月,我迎来了自己的人到四十。那一天,我认认真真感悟了一整天“40”这个数字。一直到现在,我都在意着这个数字。有惊慌,也有坦然。
读书日更的这些天,我越来越喜欢提及这个数字,越来越愿意公开这个数字。接纳等于放下,接纳等于和解。都说女子的年龄是个谜,现在,我愿自己的心理年龄是个谜。
林青霞六十岁时对自己说:“重新认识自己、接受自己,以崭新的自我出发。”
我觉得这句话,很适合我和大多数朋友。
共勉。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