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过,一个人一辈子不是单为了做买卖,也不是单为了赚钱,因为我们还有个灵魂。(汤姆大伯的小屋,黄继忠译)
五点多钟的茶店子车站还没有开门,但门口已经三三两两的站着些背包客。他们是要搭乘六点左右开往藏区的班车。有妇人在给这些背包客兜售晕车贴以及防止高原反应的药物。有人已经把晕车贴买好,迫不及待地让妇人贴上脖子,也有人询问着药物是否会对高原反应有效。
今天开往色达的班车有3辆,我坐的可能是加班车,票价231。上了车,并非想象中的全是旅客,有四川籍去藏区打工,年越40的农民工;有河南籍去色达做生意的一家三代。不过看到这些过了不惑之年的大爷,在人生的这个阶段却要外出至藏地务工,实感生活之艰辛。旁边坐着的一位大爷,交谈之中,他说自己是过去“看朋友”。
一路上窗外高原风景美不胜收,云层就像被子一样紧紧贴在高原的山上。
途中景色 途中景色车在一岔路停了下来,从岔路往上便是佛学院。有人下了车,心想这样好的天,其实可以先去拍摄,却担心天晚无车去色达县城,加上佛学院若是没有地方住,岂不麻烦,还是先随车去县城吧。下车走过金马广场,金马背后祥云千丝万缕,似双双巨翼正助马奔腾。“色达”乃是藏文“金马”的音译。
金马广场住下,早睡。由于下车的一段疾步,高反了。睡至半夜头疼更是厉害,快要炸掉了。睡在床上明显能听到心跳,耳朵里脉搏的跳动声音,心里担心着天亮了是否能支撑着去佛学院。天快亮了,听见窗外有下雨的声音,心里又开始担心去佛学院没有阳光怎么拍照,要是昨天去就好了,这些都是烦恼,不要烦恼,继续睡觉。
7点多起,雨下了,带上伞,买两馒头,去金马广场。游客跟停在那里的越野车司机说着去佛学院的价钱。我同一伙5人一起上车,7块钱一位。
车到佛学院的山脚下不让再往上走了,我们下了车,天又开始下雨。山坡两旁是密密麻麻的红房子、黄房子,这只是入口处,更加密集的建筑还在里面。
顺着道路往上走去越往上走,越往里进,山上的房子就都变成了清一色的红,也变得更加的密集。
佛学院的深处我跟着一起来的5名小伙伴也熟悉了,他们中三位是藏族。我们跟着藏族小伙D,去到一处平房,隔着窗户往里看。“今天有天葬。”D说。原来这个房子是用来暂时停放尸体的。我回想起来刚才往里看的场景,似乎里面是平放着什么。之后,几个女生去了天葬台,我和D去到坛城。坛城建在学院地势较高的地方,有众多信徒在这里转经,D同我讲,转与自己年龄相同的圈数最好。我去感受转经,他则坐在旁边诵读经文。
金碧辉煌的坛城挤在众多的人群之中顺着坛城走,走一圈下来也得近5分钟,加之这样的海拔,想想年轻真好,可以少转几圈。年龄大,经历多,犯下错误的机会也更多,所以在转坛城的时候要多承受一些吧。当然,这都是相对的。不久,D电话,让去他叔叔家。我们在红房子中穿梭,走捷径到了他叔叔家。
走进红房子,里面的装修很简单,但并不落后。之前D告诉我,每座红房子有两个窗户,一扇的后面是修行人居住的地方,一扇后面是修行人的厨房。而D叔叔的房子设备都要好得多,两间房,中间是厨房。进屋坐下,叔侄俩用藏文交流。不久,D的叔叔出去了。D此时告诉我,他的叔叔是学院的堪布,也就是学识很高的人。他叔叔今天中午请我们在他住的地方吃饭,让我不要客气。之后,D叔叔又把我们带到红房子的二楼参观。二楼内部刚刚装修好,都是日式榻榻米的风格,一间为茶室,一间还在装修,里面的一个小房间的书架摆满了书,算是书房吧。下楼,房外还有一块空地种植了绿植。
站在房前空地往外拍回到屋里,D的叔叔又开始在厨房忙碌。中午的主食是饼,水壶提进来,雪白的牛奶倒入碗中。入口浓、鲜,并非一般的牛奶,而是牦牛奶,带有一点牦牛身上的气息。D说,此物能量极高,喝了能抵御屋外风雨寒气的侵袭。他还把叔叔的话翻译给我听,“叔叔让你不要客气,吃饱。”
我认为奶中甜味乃后期所加,而两位坚持认为奶中未添加任何辅料,是今日刚挤出来的鲜奶,这种奶只能存放两天。
饭后,D去见他的偶像一名学识很高的堪布,我则在这红房子之间到处走走,往里走。听见山谷中响起了铃声,上课的时间到了,穿着猩红色僧装的僧人,三三两两的从房子中走出来,背着书包,去经堂上课。
走到山谷的深处望去 电线上的麻雀 路上稀疏的行人慢慢下山,坐车回到旅店,昨日旅店偌大的多人间,就睡了我一名游客。今天来了一位,与之聊天,大三的学生,一路搭顺风车来到色达。明日他将搭顺风车去青海,到新疆,至西藏。晚上,缓步走到金马广场前,看看当地的居民跳锅庄。
晚上在金马广场前跳锅庄的人天亮了,坐上回成都的班车,有点后悔没有去天葬台看看,当时D还劝我,“应该去看看天葬,那样才能感受到人生的无常。”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