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上次推出的《讨人喜欢的领导都一样,讨人厌的却不带重样的》一文附带的投票中,被列为候选的几种领导类型竟然并驾齐驱,票数怎么也拉不开差距。
看来,此文真正把准了大家的讨厌的类型,挑出来的都是“典型”(其实是因为投票人数不多而且都淘气地按了全选),于是句末我得到了“加个鸡腿”奖励。
不过从这样的投票结果中,似乎也能看出大家对领导这种生物的复杂感情,但是,请允许小编鸡汤一下,毕竟,相信冷饭们还是想要愉快地工作的。
沟通不一定能解决问题
很多企业在内部培训时,都将沟通技巧作为一项必修课,鼓吹沟通的神奇功效。
鼓吹沟通解决一切问题,句末我觉得,那是针对企业的上层管理人员来说的。
如果底层员工有事不报、有冤不伸、有苦不言,就相当于堵上了上层的耳朵,埋没贤良之臣,堵塞忠谏之路,还会造成企业内部氛围诡异,员工互相猜忌。
所以领导上(最近在看王小波,每次用到“领导上”这个词,都觉得意蕴丰富,哈哈)肯定希望大家有事说出来。
燃鹅,句末作为职场老司机,还是要告诉身在职场的冷饭们一个真相:沟通不一定能解决所有问题,真正解决问题的应该是针对问题的良性作为。
所以,什么能说,什么不能说,什么时候说,就变得尤为重要,千万别被领导叫进办公室就觉得是得到了企业的人文关怀,与领导互诉衷肠,什么大实话都往外突突突,说不定就被领导记小本本上了呢?
至于如何做到当说则说呢?参见下一条。

就事论事,将事件本身和情绪区分开来
刚才提到的那些培训课程里也许告诉你,沟通的效果,一部分取决于内容,一部分取决于情绪,成年人真正说错话的不多,但管理好情绪的也没几个。
不多解释,只做一种假设:如果你和同事在另一种情况下结识会怎样?说不定还会成为好朋友,或者说,即使是现在互掐的同事,说不定辞职后的某一天吐露心声发现共同点很多,突然开始惺惺相惜、甚至联手打拼新的事业也未可知。
总之企业的人际关系复杂,事实上都是因为那些操蛋的事儿,所以不要把怨气撒给那些无辜的人,那些人如果不在那个位置上,也就不会干出那些事儿。
包容而不是容忍
包容是一种素质,是拓宽自己的境界,去接纳那些原本难以接纳的人和事,而容忍听起来就是满满的压力,把负面的东西强行压缩,塞进本来不大的心胸,总有一天会一溃千里。
这个鸡汤是句末君从自己的亲身体会中得出的。
有一段时间我和另一个部门的负责人摩擦很大,他动不动就用我们的人,而且不跟上级领导报备,严重拖我组的后腿,而且脏乱差的项目往我们这边扔,出绩效的活儿拼命揽。上级领导又是刚刚从他们组晋升上去的。
我投诉无门,也改变不了现状,捏着可怜兮兮的基本工资吃着土,无奈之下我只会说服自己容忍这样的情况。
当我忍不下去、被委屈憋得快要爆炸的时候,我突然冒出一个想法,就当这是一项实验——有鸡汤曾经曰过,放过了别人才能放过自己。所以我就想看看,包容、接纳这个现状能不能解决问题。
事实是,不能。但能解决的是自己的心态。
宽容能调高自己那个触发负面情绪的点,处理事情也就更客观冷静,不会纠结于一些烂事之中,就有了更多的时间来针对事情本身。总之,收益匪浅。

鸡汤已灌完,鸡汤治不好的亲们,请回复公众号(ID:冷板凳杂志社)吐槽你的苦恼,万一有人就给你解决了呢?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