断舍离是什么?
断舍离不是扔东西,是以自身为中心,通过整理和收纳,获得一种怡然自得的生活方式。
一、扔东西的五个标准
第一,一年没用过。
原因可能是多种多样的,可以以“一年没用过”为一个判断标准,在做整理的时候,先用时间做一个筛选,你会非常快速地就能断定它是否是你在今年用过的日常用品。
第二,不需要。
不需要具体指的是对当下的你来说用不上了。
当下:既不包括过去,也不包括未来。
你自己:以你自己为中心
第三,不舒服。
不舒服,具体指的是生理上的和心理上的别扭和难受。
比如磨脚的鞋,太紧的裤子,穿着让皮肤觉得刺痒的毛衣,背起来勒肩膀的包,就需要考虑进行处理。
比如分手后给你带来负面感受的纪念物,比如穿上以后觉得别扭、纠结、害羞等,不能大方展示自己,或者你驾驭不了衣服。或者太脏太旧看着心里觉得难受的东西。
第四,不合适。
不适合自己的状况和条件。
与现在的生活形态、日常行为方式、生活场景是否匹配。
比如衣服不适合当前的年龄段,不适合自己的身材、体量、风格、肤色等等。
比如对于一个在互联网公司上班的人来说,可能规整齐备的商务服装就不太用得上。再比如说,如果你常常出差,可能需要天天细心养护的花草,对你来说就是不太合适的。
第五,不心动。
简单来说,就是你看到它的时候感到了喜悦积极的情绪,有幸福感,想拥有,觉得光鲜亮丽好看,有马上想再次使用的心情,这些都是心动的感觉。
二、整理流程四步
第一步,分类。
1. 要把最容易辨认的类别拎出来,我指的是衣物、书籍、文件、饮食物品、清洁物品这五类。
衣物,指你所有穿戴的东西。不仅包括你的衣服,还有你的鞋子、帽子、包包、饰品、家纺等。
书籍主要指的是你家所有纸质的书籍。
文件指的是你家中除了书籍之外的纸和所有的卡。
饮食类物品指的是涉及到吃喝有关的东西,从冰箱厨房到餐桌的一系列东西。
清洁类物品包括用于个人的清洁、护理、化妆品和用于家庭的清洁、护理、装饰品。
2.划完这五类之后,你会发现有些东西你自己很难分类,可以把它们叫做“不可描述物品”,比如说文具、药品、电子产品、你的兴趣用品、宠物用品、差旅用品等。零零散散,很难归类。
没关系,你就把它们归置到一起,用第一部分的一年没用过、不需要、不舒服、不合适、不心动五个标准,判断这些东西要不要,把该扔的扔掉。
3.家中还有一些对你来说有纪念意义的回忆物品,或者你为未来做准备的梦想物品,这就是你的人生物品。这一类物品见第四部分。
第二步,一次性集中。
在进行每个品类的整理时,需要把散落在各处的这类物品全部都拿出来,把它们集中在一起,做一次性整理。
以衣物为例,集中的时候,需要把你所有放衣服的地方,一年四季的所有的衣物,全部都拿出来,放在干净的床上,或者放在铺了垫子的地板上。堆在一起,集中整理。
为什么要集中在一起整理呢?因为越是集中整理,整理的效果就会越好。
第三步,选择并分拣。
把衣服全部堆在一起之后,就可以坐在这个衣服堆旁边,一件件开始做取舍。
在选择的过程当中,请使用第一部分的五个选择标准,按照这些标准,你就可以把衣服分为要保留下来的和要扔掉的,这样自然衣服就会分成两堆。
第四步,处理不要的东西。
不需要的东西你需要扔掉,那么要扔掉的东西怎么处理呢?
1. 最好的办法是直接扔掉。
不要扔在垃圾桶里面,请打包好,放在自己小区的垃圾桶旁边,或者是小区内设的衣物回收站。这样它会进入一个社会的自然流通,有需要的人很快就会把它拿走。
2. 次之是卖二手。
你卖二手的时候要端正目标,你的目标是要使这些不需要的东西快速出手,而不是尽量回收足够多的钱。
3. 捐出去。
最反对的方式是送给他人,送给自己的父母、兄弟姐妹和朋友等。建议你不要因为自己不需要就把这些不需要的东西送给别人,因为你并不知道别人的需要,送给对方可能只是为对方带来麻烦。
三、收纳时,空间规划六原则
第一个原则,关注动线。
动线指的是人在家中活动的路线,东西的收纳要注意减少人的活动路线。
第二个原则,设立仓库区域。
不是每个人家里都有储物间,但是为了集中收纳使用频次非常低的物品,你有必要划分出一个仓库区域。
那些季节性很强的物品,比如电扇、电暖器、加湿器、圣诞树等,也包括超过日常用量的卷纸、洗衣液等,都应该放在划定的仓库区域集中收纳。
第三个原则,确认黄金区域。
黄金区域就是在你站直的时候,你的膝盖到你的手臂抬起来的这个位置。
在这里,是因为你不用下蹲,也不用搭梯子,方便地就可以拿到面前的物品。所以你使用频次高的东西一定要放在这个区域中。
黄金区域的上下是非黄金区域,要么需要你蹲下才要拿到的,要么你得搭梯子。那么下半部分的位置适合放比较重且不常用的物品,上半部分的位置适合放一些轻便
第四个原则,按人分区。
如果条件允许,老人孩子都应该有自己独立的收纳空间。
第五个原则,形成定位习惯。
每一种分类都要习惯放在固定的位置。
东西有了固定位置,下次你找的时候就可以不过脑子,随手归位也很方便。
第六个原则,直立收纳。
直立收纳指的是,在你摆放任何东西的时候,都把它竖起来。
四、人生物品如何整理
(一)如何处理充满回忆的用品
整理回忆物品有两个步骤,第一是要单独归类,第二是要带着仪式感去做整理。
第一步,单独归类。
在物品整理当中,如果遇到了你觉得带有回忆,带有情感价值的物品,当时就应该把它们单独拎出来,先集中到一起搁着,再对其中的物品进行整理。
第二步,整理回忆物品要有充分的仪式感。
整理回忆物品,跟整理其他物品不同,是你更深地面对自己的内心世界,仪式感非常重要。这个仪式感主要包括4个部分。
1.要保证独处的空间
2.要保证充分的时间
3.郑重其事地告别
4.有仪式感的留存
苦涩的回忆物品
核心就是:从积极和感恩的角度去理解一切回忆。
通过认真地告别回忆物品,更深地与自己和解,以积极和感恩的视角看待自己所经历的一切,才能够使你不是单单在回忆中受苦,而是把整个经历化为你自己人生的养分,给予现在的你更大的力量。
(二)为未来做准备的梦想物品--“万一有一天”
在每个人的生活里边,都有非常多的“万一有一天要用到”的物品。
万一有一天瘦了就能穿的衣服,
万一有一天有空了就会看的书,
万一有一天来客人了就会用到的精美桌布。
还有很多“万一没有”你可能就非常困扰的生活小工具。
“万一有一天”,本质上是恐惧焦虑和幻想。因此留下的东西,并不解决人恐惧焦虑,也不能实现你的幻想。
但是恐惧焦虑和幻想都是人的正常情绪,通过整理,你可以找到比囤东西更正确的解决办法。建议核对自己的情况,理解自己的焦虑和恐惧,通过规划和行动,促使自己的梦想真的发生。
三个方面,帮助你一一解除“万一”这个魔咒。
“万一哪一天”,大概率是不会到来的。
首先,看见存量,消除恐惧。
有一种“万一”是万一要用的时候没有可怎么办呢
这么一想肯定是谁都会产生恐慌的,这是人会囤积物品的一个非常重要的原因,但仔细分析,这其实是一种虚假的不安全感。
其次,付诸行动,打败焦虑。
有一种万一是“万一自己有时间了就可以用”。
在整理书的时候,你有可能会想,这本书不能扔,万一等自己哪天有空了就可以看,那本书不能扔,这个领域还想深入学习呢……因为抱着这些想法,好像每一本书都处理不了。
这其实是反映了你在面对竞争激烈,变化迅速的世界的时候的极度焦虑。
那怎么解决这种焦虑感呢?
用“万一”来当借口没有用,要通过实际的行动来解决。
1.探索过什么是更适合你的学习。是不是除了读书以外,听网课、跟朋友交流更适合你呢?
2.思考学习的目的。逼自己读书真的能达到你的目的吗?
3.为学习规划时间。能不能规定自己每天学习至少30分钟,先向养成习惯的第一个21天努力呢?
所有真正的行动,都比推脱到“万一有一天”,更能缓解你的学习焦虑。
第三,破除空想,关注真实。
1.“万一有什么场景我会用到这个东西呢?”
这种万一,多半都不会真实发生。
面对这类情况,你可以发挥想象力,越细节越好,如果你勾画不出来真实使用的场景细节,你也就不会再想“万一”了。
你打算自己要在家健身。有些人想想就算了,但有些人却会为此给家里添一部跑步机。但事实上,由于工作忙,跑步机最终变成了堆放杂物的地方,完全没有发挥功能。
对于这些美好的幻想,你需要让自己的购物冲动降降温,如果不能落地,就不要贸然买东西。
2.人不想活在当下的场景当中,本质上是对现在的自己不接纳。
有人会在发胖以后,一直留着以前瘦的时候买的衣服,想着万一有一天自己瘦了就可以穿了。
如果只是简单想一想,没有靠谱的减肥计划,穿下旧衣服的那一天就极有可能永远不会到来。
面对这样的物品,要么,你需要重新规划自己的饮食和运动,要么,从活在当下的角度,接纳现在这个微胖的自己。
与其活在瘦回去的幻想当中,不如为当下的自己预备一些更得体的衣服。
2022年3月3日星期四 21时
安安淼淼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