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集点,也叫“交接点”,是苏霍姆林斯基教育思想中的一个重要概念:学生能否有效地进行学习,关键在于能不能进行思考,要引发学生的思考,最主要的方法就是教师要善于发掘交集点,即“各种因果的、机能的、时间的及其他的联系”,通过交集点产生疑问,通过这解决疑问更积极的进行思维,更有效地掌握关键知识。 一个包含了丰富的因果关系的“交集点”很在可能无法引起一个学生的认知兴奋,好的交集点,是一个拓展出最近发展区的起点行为。所以,教学,先创造出一个儿童认知与现象间的交集点,然后,开拓出一片这个领域的最近发展区,最终,儿童借此接近这个领域的“科学概念”。
今天下午听了一堂课, 在学习了It’s time to …\ It’s time for …后,老师布置一个这样的任务:
这个活动中,老师把学生的认知,即词语,和现象,即生活紧密联系在一起,学生通过设计生活中人物的作息表,把本课时的词组go home, go to school,get up ,go to bed等与作业紧密联系起来。
在这个任务中,共六个小组,有四个小组选择了为Ahong(班上同学)设计作息表,一个小组选择了Shuaishuai(英语老师儿子), 一个小组选择了Tingting(语文老师)。在评课时,上课老师说“没想到没有孩子选择Grandma Yang”。孩子们会选择Aong是因为,Ahong是他们的同学,也就是说他是孩子们知识与生活交集点的最近发展区,但杨奶奶是离孩子们比较远的一个人物,并且奶奶的生活作息时间孩子们是不熟悉的,所以说,杨奶奶这个人物在这个任务中是和孩子们没有交集点的。
在设计过程中,孩子们不仅使用了已学的词语,更会联系到新的词语,比如,在为Shuaishuai设计的作息表中,孩子们给他设计了go to the park, watch TV的时间,而这两个词语是孩子们没有学过的; 同样, 在为Tingting老师设计的作息表中,有安排做美容的时间。
所以,在这个任务就是一个非常好的交集点。好的交集点,就是一个拓展出最近发展区的起点行为。这个最近发展区的外端,是儿童接触到并在一定程度理解科学概念,这个最近发展区的内线,是儿童对现象开始困惑、兴奋、思考并深度做出解答。学生在接触到go to bed等词语时,让这些词语“活起来”。首先,将事实(go home等词语)与现象(生活中人物的作息表)联系起来,激发了学生的兴趣; 其次,让学生在思考事实、理解的过程中解决具体任务理解和掌握抽象真理,并发展思维能力;。
如果把这个任务再加一个选项“设计你自己理想中的周六作息表”,那将更精彩。因为在孩子们的实际生活中,他们的周六是被家长安排得比较满的,有些安排并不是他们想要的,那么这样就会产生“现实与理想”的矛盾,这样,孩子们会去根据自己的实际需求去思考自己的时间怎么安排,这样,还将会是一堂生动地思维课,因为他们能生动地、直接地感知自己理想周末的形象、画面、现象和事物,在分享时,孩子和老师一起进行逻辑分析,他们将获取更多的新知识并进行思维练习。也就是说,在这个过程中,学生将知识加以运用,在运用中加深理解和巩固,并使学生体验到一种理智高于事实和现象的“权力感”,增加了自我感受,即自尊感、成就感。
走近生活,促进思维
思维课,就是生动地、直接地感知周围世界中的形象、画面、现象和事物,并进行逻辑分析、获取新知识,进行思维练习,找因果关系。因为儿童能够非常敏锐地感知那些鲜明的、富于色彩、色调和声音的形象,并把它们深刻地保持在记忆里。要让词语主动可感的形象。
在上星期,我们学习了long, short, fat ,thin,big, small等词,文中用这些词是出现在动物园里去描述动物的。在初步学习了这些词的发音后,我带孩子们先在班级里里“寻找”这些词,让它们与活生生的形象建立起关联。所以,先引导孩子们说孩子们Xu Rui ze is tall;看到杨君泽(矮个子同学),会说: Yang Junze is short;做了一两个示范后,孩子们便在班上两两或几个同学在一起比起高矮:xx is tall. Xx is short.,xx is thin。当听到有同学说Che is fat时,我告诉孩子们,fat通常不形容人,除非他真的是到了肥胖的地步,一般可以用strong来形容。
接下来,我带孩子们去校园里寻找这些词。 当靠近一棵树时,黄姝洁说“Look at the tree, it’s tall”;然后看到枝条时,孩子们会说:It’s long\short. 看到我们的足球场,孩子们说,It’s big.看到小石头,会说,it’s small.孩子们把我们所说的内容在校园里都找到了。正在我们快要回教室时,飞来一只小鸟,我立刻说,Look at that bird. It’s small.孩子们跟随我的目光去看小鸟在空中飞,此时,一个孩子说,Wow, it’s so cool.我立刻给他点赞。另一个女孩跑过来说“老师,我发现这丛树是先开花,再长叶子。你看上星期我们来这里上课时,都全部是红色的花,今天就长了好多叶子。”听她这么一说,其他同学也纷纷表达“我发现这棵树的叶子比上星期大了好多”、“这棵树的叶子每一簇都是六片”……
回到教室后,我给孩子们布置了作业:画现你所看或所想的动、植物,并用Look at …it’s …表达。第二天每个孩子都交了作业,就连最不爱写作业的几个孩子都写了。作业中,孩子们不仅用了我们会的单词,还出现了 dolphin(海豚)、hamster(仓鼠)、wolf等,并且描述十分有意思。
在这个实践课程中,孩子们把这些词语为成生动可感的形象:同学的高矮胖瘦、校园里花草树木的长短以及大操场、小石头,所以孩子对本课目标掌握得还比较不错。再后来,孩子们通过每周一次来校园里观察这些花草树木,发现了有些是先开花、后长叶,有些是先长叶再开花的规律,还发现了叶子的规律等等,这都是孩子们在观察自然中自己思考中获得的,这些活动“促进学生对大自然中因果关系的思考,发展了思维能力。”
附部分作业:
![](https://img.haomeiwen.com/i14644217/7f40536044c989a2.jpg)
![](https://img.haomeiwen.com/i14644217/277bca4d7532f2e8.jpg)
![](https://img.haomeiwen.com/i14644217/a065e4cd3aab2012.jpg)
![](https://img.haomeiwen.com/i14644217/96631558e0af4d39.jpg)
![](https://img.haomeiwen.com/i14644217/9997aff0f37db23a.jpg)
![](https://img.haomeiwen.com/i14644217/37cf8e3fbd9d8bde.jpg)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