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省于红梅名师工作室成员 赵萍
童年啊!是梦中的真,是真中的梦,是回忆时含泪的微笑。——冰心
统编人教版语文四年级上册第六单元,以“成长的故事”为主题,为我们串起了三个与成长有关的童年故事。
其中第17课《牛和鹅》记叙了敢于欺负牛的“我”却在放学路上被鹅欺负了,最终在金奎叔的帮助下脱了险,还改变了“我”对牛和鹅的态度。
本单元教学目标之一为“学习边阅读边做批注,感受童年生活的丰富多彩”。
作为教者,我们应先以学习者的态度来研读课文。
课文第一段:“大家都说:牛的眼睛,看人觉得人比牛大,所以牛是怕人的,鹅的眼睛看人觉得人比鹅小,所以鹅不怕人。”
“事情真的是这样吗?”课文左手栏空白处提示我们应“于无疑处生疑”——批注的一种形式。
其实,文章第一段和下文关系紧密。正是因为孩子们有了关于牛和鹅的这种所谓“通识”,认为牛自觉人比牛大而怕人,所以“我们”一点儿也不怕牛,敢用手去拍牛背,摸牛的肚子,用树枝去抽牛的屁股;但是鹅会“觉得人比鹅小”而不怕人,以致于“我们”见到鹅,都不敢走到它近前,要绕道或远远地站着,更别提和它对视了。
但是这种“大家都说”果真如此吗?
随着作者叙事的展开,我们发现不是这样。
鹅只会扑啄害怕它的孩子,你在它面前越是战战兢兢,手足无措,它就越是趾高气昂,登鼻上脸。你看,文中那只好斗的老公鹅一开始不就是这样对待“我”的,尝到甜头的它简直是耀武扬威不可一世了!
可是,当它遇到了经验丰富的金奎叔时,还想使它爪划嘴啄的老一套时,发现不管用了,脖子被攥住,直接扔到了池塘中,哪有半点儿威风可言!那一群刚才还起哄助威看热闹的鹅也灰溜溜地游走了。
由此可见,决定鹅怕不怕人的关键在于人,而不在于鹅。
鹅在以前,散养居多,且公鹅领地意识很强,所以对于“入侵者”,它们一律“犯我领地,虽远必诛”。随着驯化发展,它们的这种领地意识仍未消失,所以会选择性的展示“神威”。
而人类对于牛的驯化应该更为久远,也更加残酷。所以小牛在老牛与人类的相处中,耳濡目染,渐渐习得,将顺从印刻到了自己的基因序列当中。长久的与人类共生,让它们学会了与人为善,甚至是逆来顺受。
所以我以一个成年的学习者态度去看《牛和鹅》第一段写得真好!编者的第一问也问得真好!这哪里是写牛和鹅,无处不有人的影子!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