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你问我,至今最让我感动的电影是哪一部?
《忠犬八公》,一部让我嚎啕大哭,整颗心揪在一起的感觉,现在还能够回味出来,不过,那已经是八年前的事情了。
如果你问我,至今最打动我的书是哪一本?
《兄弟》,一本同样让我嚎啕大哭,鼻涕眼泪一起涌的作品,哭了一下午,眼睛都哭疼了,这是,上个月发生的事情。
这是一本646页的书,有点厚,封面也是黑色,并不容易引人眼球,但是看了《活着》之后,邂逅了余华这么优秀的作家,又怎么能够舍得和他的其他作品错过,于是选择了《兄弟》。
还有一个渊源是,十几年前在朋友的书架上看到过这本书,当时却连翻开的勇气都没有,因为那时觉得它太厚了。为何我能记得如此清楚?因为好友的书很少,可我们的回忆很多。
整本书分为上下两部,上部主要反映了在文化文化大革命中人性的冷漠,下部主要体现了在经济飞速发展的浪潮中人性的扭曲。面对不安定的社会环境,人性可以变得何其冷漠和丑恶,面对欣欣向荣的时代背景,金钱可以让人迷失到何种地步,你都可以在书中看到。
余华的悲伤式幽默,直白大胆的描述,毫不矫揉造作的用词,使人读起来欢悦,让你哭,让你笑,没有一句废话,没有一点拖拉。一个个人物,那么鲜活的展现在你面前,但你也只能做个看客,对其命运那么的无能为力。
我是看到第128页时,泪崩的,一个人的下午,一个人在房间里,放声大哭,眼泪像决堤的洪水,哗啦啦往下流,连带着鼻涕一起冲下来。幸好周围没有人,有,我也不怕。因为没有人看到这里不会哭泣,我想再高大坚强的男儿都会湿润眼睛吧。
两个孩子面对车站门口一具鲜血淋淋的尸体,尸体的脸部被打烂了并被血糊住了,无法辨认模样,身上的衣服也被血浸透了,就那一双鞋好似是孩子爸爸的,孩子们不敢认啊,他们也认不出来啊,就盯着那鞋子看,觉得有点像是爸爸的。
他们四处问人:“阿姨,请问那是不是我爸爸啊?”,“叔叔,请问那是不是我爸爸啊?”,他们没有得到帮助,那些旁观者要不是让他们滚的冷漠之人,要不就是嘲笑他们连自己爸爸都不认识的邪恶之人。
“他浑身都是血,脸上也是血,我们认不出来。”孩子委屈胆怯的嘟囔着。最后,问到车站旁点心店的老板,“我们想问你,又怕你生气……”“那是不是我爸爸啊?”。那一年,李光头八岁,宋钢九岁。
以上这一幕,我现在想起来,也是心中犹如压了千斤重的杂物,喘不过气来。两个无助,可怜的小娃娃,完全刻入了我的记忆中。
一碗饭同吃,一件衣换着穿,父母双亡,毫无血缘关系却相依为命的两兄弟,因为一个女人而分道扬镳了,忍让的兄弟不再忍让,霸道的那一位就无法接受了。两兄弟的结尾也是因为同一个女人,这个结尾看得我很不甘心,看得我义愤填膺,看得我想问问作者为何如此残忍。我又哭了,这次是默默流泪,哭不出声的悲伤,是最痛的经历。
跟母亲讲述这本书的时候,她也哭红了眼睛,以为我在讲一个真实故事,让我以后少看点悲惨的,可是,母亲,这不就是世界吗?!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