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认识王阳明(1)

认识王阳明(1)

作者: 古云梦泽 | 来源:发表于2024-01-11 11:34 被阅读0次

王阳明,我曾在中学课本上听过他的大名。关于他的基本理论,课本上只提了寥寥数字,什么“心即理”、“知行合一”和“致良知”,但课本上却没有详细介绍,所以关于他的学说细节我是一窍不通,从无了解。

随着时间流逝,我又在很多场合看到对王阳明心学的推崇,才知道他被誉为五百年来唯一的圣人。可是很少人谈到他的理论,谈到的无非是心学什么的,看起来高深莫测又充满玄奥。似乎学会就可以知行合一无往不利,但又没有很清晰的方法论存在。

因此我决定要好好地了解一下王阳明的学说,看看到底是虚有其名,还是真的对工作和生活具有指导作用。

对于王阳明的心学,我目前的猜测是一门关于内心的学问,更多地像心理学。他所谓的知行合一,应该主要是先调整内心,只有内心真正认定的事物,才可以行动出来。当然人还有很多恶念以及懒惰,认知就是偷懒干坏事,自然也就会付诸到行动上。所以需要“知良知”来约束自己的知。在知到行的过程中,一定还伴随着实践的最新反馈以及根据反馈重新调整认知的过程。

心学应该不能归为唯心主义而加以批判,因为人类对世界的认知就是从心开始的。同一件事,不同人有不同的认知,因而有不同的行动。心学可能就是调整认知的学问,这与客观现实并不矛盾。就好像竹子就是竹子,没有人会否认竹子的存在。但看到竹子作何反应,应该是因人而异的。比如有些人会想砍了竹子做柴火,有人想画出竹子,有人想做竹筒饭。所以对于客观事物,每个人的认知是非常重要的。而认知也不完全是心,例如人们都知道应该孝敬父母,但是孝敬父母只是社会约定的道德准则,未必是内心真实所想。如果不是内心所想,人们就会把孝敬父母当成口号,而不是行动。只有真正从内心出发想孝敬父母,行动上才会孝敬父母。只是我不知道的是,王阳明的学说,究竟是如何把认识到的道理,转化为真实想法的,也许随着我的了解深入,我会逐渐探索出来吧。

相关文章

  • 2016年 读书小札

    1、《心学大师王阳明》 周月亮 ;《知行合一:王阳明详传》高濑五次郎;《王阳明全集》部分, * 周月亮很有料,认识...

  • 随感一句13

    王阳明的心学真的值得好好读。认识自己从认识心开始

  • 我认识的王阳明

    就在前三年,学校会计事务太多,又有教学任务,每天累得喘不过气,于是心很烦,跟我在一起的同事说,你可以看看佛经,在...

  • 谁会认识王阳明?(上)

    为什么现在突然想起来说这个人?误会了误会了!不是你说得那个,而是那个王阳明。 这个人从小极度自负狂妄,说要当圣人!...

  • 谁会认识王阳明?(中)

    有点后悔了,也有点后怕了。这种几百年不出的一个猛人,就敢这么开写了??! 正儿八经步入了仕途,王阳明...

  • 谁会认识王阳明?(下)

    说来说去,王阳明目前也就是个玩理论的。悟道以后,他办起了学习班,讲授心学,招生对象主要是邮政所周围的——农...

  • 王阳明—1

    王守仁(1472年10月31日-1529年1月9日),本名王云,字伯安,号阳明,浙江余姚人,汉族。明朝杰出的...

  • 关于王阳明(一)

    最近我妈给我买了一本书《五百年来王阳明》,这是一本关于王阳明的生平的书,对于王阳明这个人我是真的不认识,但是在这本...

  • 学儒家思想(二十八)

    事实上,从这个课程一开始,一直都在讲王阳明,在用王阳明的认识论和方法论来学习儒家思想。因为不先讲王阳明,后面的都没...

  • 王阳明心学精髓之一:心即理

    王阳明心学精髓之一:心即理也,心外无理,心外无物,心外无事。 从认识论角度理解,王阳明认为人心就像镜子,...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认识王阳明(1)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lfdwnd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