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苏州度过一个多月暑期的晨宝即将和妈妈回海南,外婆对她的表现进行记录和总结。
1,爱吃鱼虾和冷饮
外婆家的餐桌上每天都有鱼虾的影子。大清早,外公买回家,盐水煮熟,外婆着手剥虾仁。平时不爱喝米粥的姐弟俩,看到剥好的虾仁,米粥也愿意喝了。
还有这蒸软的红糖米糕,姐弟俩竟然也爱吃。外婆说,冰箱里还有几块,若你们喜欢,让它们乘飞机去海南。
大家都笑。
河虾吃多了,学外婆样,自己动手,掐头去尾剥虾仁。外婆夸她:到底是长大了。
弟弟不肯吃饭,外婆喂也不行。姐姐出场,效果特别灵。
外婆家的冰箱里藏有酸奶、养乐多和巧克力蛋筒。妈妈有限制,不能多吃。
2,认真学习的好孩子
没有补课任务,不给报培训班,外婆很忧虑。妈妈说:孩子还小,不能给过多的压力,让他们放松地玩。
说是不给压力,其实还是有所触动,比如买的学习机不能看动画片,只能学拼音,做简单的算术题,跟着学唐诗。阿拉伯数字务必写好,不能七大八小,歪歪斜斜。
除了阿拉伯数字,外婆反复让晨晨认字。四本识字卡,翻得烂熟。每次认字,都有延伸,比如“裤”,拆开,衣字旁,广字头,下面有辆车。广去掉一点是工厂的厂,厂下面加车就是北厍的厍。就像口天吴,吴江的吴。
晨晨自己的赵姓,也让外婆拆字,走字加叉,走字上面是土……不仅识字,外婆还教她练字,从最基本的笔画开始,学写简单的汉字。
偶尔也要乱涂乱画。外婆称之为:大写意。外形不太像,意蕴在其中。
3,爱背唐诗
晨晨的唐诗,大都是妈妈教的,也有学习机的功劳。自从跟着家人看了两次《长安三万里》,晨晨特别喜欢唐朝的诗人,如李白、杜甫、王维、贺知章等人的诗歌。
某次,外婆让她学背郑板桥的一首诗,一听说是清朝诗人,她立马说不要学。也有例外,比如陆游的《示儿》,最近刚刚学会,天天背诵。妈妈说,这首诗的开头是“死”,内容也很悲凉,别老是挂在嘴上。
近日,妈妈给晨晨买了《长安三万里》艺术设定集和诗歌集。
4,搭积木
青岛家搬场时,外婆宁愿丢下实用性较强的生活用品,也把晨晨的一些书和玩具搬到吴江,其中就有搭积木的桌子。
晨晨从小就爱搭积木,搭出各种形状。最近几次,外婆给她拍出来,留存。
每一个图案,晨宝都给它们名字,表达所包含的意思。弟弟总在边上搞破坏,手一伸,全部推倒。心情好的时候,晨晨会说:不要紧,我可以重新搭一个。心情不好的时候,会对弟弟大声呵斥。
5,毛绒玩具
这次回来,跟妈妈去赴约,又见到了熟悉的小朋友,吃完饭的晨晨随小伙伴去商城“抓”毛绒玩具。一而再,再而三,家里多了十来个。这玩意,婚礼上常有发送,家里有不少。
6,回妈妈老家
过祀节那天,晨晨回了趟老家,在院子里玩耍。返城后,常和外婆说起老家的事,说还要去,喂鱼,采橘子柿子。告诉她,橘子和柿子还没成熟。
“那我什么时候吃?”
“过些日子,外婆采下来给你送去。”
7,这个人是谁?
外婆家的楼梯上,挂着一幅合影照片。某天上午,晨晨呆呆地看着照片。
“晨晨,你在看什么?”
“我在看照片。外婆,照片里有外公和妈妈,还有一个是谁?”
“是外婆呀,不认识了?”
“可是,照片里的外婆太年轻了。”
“外婆现在老了。”
“我不要外婆老!”
8,游泳升级
苏州的一个月,外婆建议妈妈给晨宝继续学游泳的机会。报了班,姐弟俩一起学。晨宝胆大,学习劲头足,进步快。老师给她升级。收获一枚徽章,一张升级证书。
9,小伙伴
妈妈的好朋友也都生了二宝,晨晨是大宝中年龄最小的,弟弟是二宝中最大的。
晨晨和小伙伴玩,总能有所收获。
10,给外婆捶背
这阶段,外婆很累,常有腰酸背痛的症状。晨晨时常给外婆捶背。某个晚上,弟弟给外婆捶背,晨晨给外婆按摩头部。外婆很享受,说:谢谢宝宝,我很幸福!
11,礼物无数
这次回来度假,晨晨收到两个舅舅和妈妈朋友们送的礼物。衣服、饰品盒、玩具……乐不思蜀,晨晨都不愿回海南了。
12,证件照
即将升入大班的晨晨,妈妈给她拍了证件照。
照片里的晨晨像个大宝宝了。
9月2日,晨晨6周岁。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