桐宝玩的时候,把手上烫的那个水泡弄破了。上面的那层皮卷起来,露出了里面的嫩肉,还粘了沙粒,他哭着找我。
这几天在老家住,发现很多对孩子来说比较危险的因素。有些是环境问题改变不了的,比如屋前的台阶和院里停放的车子;有的是人为因素可以避免的,但是姥姥姥爷因为习惯了便觉得无所谓,比如吃饭时放在地上的锅,低矮桌子上的菜刀。
每次吃饭时,小侄子都要晃悠悠地朝地上的热锅走去好多遍,需要我们一刻不眨眼地看着,以免孩子烫伤。他们始终不肯把热锅放到高处,只是为了盛饭方便。我觉得因此照看小侄子的精力和万一被烫伤的风险,相比起来得不偿失,但是他们不怎么听。
令我欣慰的是,桐宝不会去饭锅旁边,这大大减轻了我的照管任务。并不是桐宝天生知道远离热锅,是我曾经选择了“狠心”的方式,以绝后患。
以前我做饭的时候得抱着桐宝,他一开始也对煮饭的锅产生兴趣,总想伸手摸摸。最开始我是频繁地阻止他伸出去的手,一次次给他说那很危险不可以摸。但是因为太小,说教根本没有作用。
后来我为了避免大的伤害,选择让他摸了烧热的锅。前提是我自己先摸了试过温度,保证自己能够控制,然后在他摸上去的时候按着他的手停留了几秒。当我放开他的手时,他也因为烫到手迅速缩了回来,然后他就记住了被烫的感觉。
后来每天做饭时,我都测试他,站在锅旁边问他摸不摸,甚至拉着他的手作势要去摸一摸,他每次都往回缩,再也不主动去摸了。
第一次用那种方法,让他维持了大概三个月不摸锅。有一次爸爸抱着他做饭,不知道是因为没有我的测试还是觉得爸爸在旁边会不一样,他又一次伸手去摸。刚好被我看到,我又按着他的手烫了一次,在可控范围内,但是把他烫哭了。
我打开水龙头给他冲水,再一次严肃地告诉他,不可以摸任何冒烟的东西,不管锅冒不冒烟都不可以摸。直到现在,桐宝不再摸锅了,我家的放在高处,不抱着他够不着。在姥姥家这几天,吃饭时饭锅就在地上,他也从来不摸,即便弟弟总是过去,桐宝也没去过。
虽然我用了比较极端的方式,但是非常有效。对孩子适当的狠心和平常的规则建立,很有必要,反而一味纵容孩子才是害他。
所以桐宝没有被饭锅或者热水瓶烫伤,这次来却被姥爷掉落的烟灰烫伤了脚,因为姥姥放在垫子旁边的蚊香烫伤了手。
带孩子真是必须万分小心才行啊。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