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养育界限》:养育有界限,孩子更自由

《养育界限》:养育有界限,孩子更自由

作者: 浅荷深韵 | 来源:发表于2024-02-04 21:00 被阅读0次

2024年1月31日,北大才子吴谢宇被执行了死刑。这真是一个大悲剧啊!

曾经的天之骄子,为何沦为阶下囚。吴谢宇弑母可能有多重原因,但是我们也无法否认一个非常重要的原因,那就是孩子与父母的边界问题。

不管吴谢宇想做什么都必须要得到母亲的同意,母亲与他实际上形成了一种“共生”关系,两人是无法分离的,可能也只有死亡才能够终止这种关系。

在我们身边这样的悲剧并不是只有吴谢宇一个,很多父母在犯同样的错误。她们把孩子当成自己的私有财产,严格地管控孩子,与孩子之间没有一个清楚的边界,这样迟早会害人害己。

因此,我希望每一位父母都能够读一下《养育界限》这本书。在养育孩子时能看清事实,分清界限,让孩子成长为一个独立、健康的个体。

本书作者海夫人,原名赵云清。她是一位育儿博主,曾成功帮助患抽动症并发多动症的儿子顺利康复。她通过亲身的经历,加上十多年的深入学习总结出身心相互联系、相互影响的康复理论并著有《爱是最好的良方》《看见才是爱》等书。

1.父母看到事实,才能与孩子保持边界感

父母与孩子的边界在哪里?事实就是边界。

一位妈妈在群里咨询,说自己的儿子总想买玩具,不给买就大哭大闹。妈妈不想给孩子买,可是又不愿让孩子陷入糟糕的情绪,非常纠结,不知道怎么办才好。

作为父母的你是不是也遇到过同样的事情呢?你会怎么做呢?严厉拒绝孩子不给买,任他哭闹;还是就此妥协,就给他买了。

我们在这里来看看作者的建议:只给孩子陈述事实,如实表达妈妈的想法,而不要去评判孩子说“玩具太多了,你这样太浪费了”……

孩子哭闹是因为心智水平低,这是他们真实的表现。父母不需要为孩子的情绪负责,去哄孩子好让孩子不哭了。这样只会让孩子无法确立清晰的界限感,认为我只要撒娇妈妈就会按照我的要求去做。

父母可以让孩子表达自己的真实想法,这样有利于孩子建立独立意识。可并不是洗说孩子说了,父母就要照做。如果父母不同意孩子的请求,就干脆、直接拒绝,但千万不能进行任何道德评判和谴责。这样就会让孩子知道事情的边界,明白什么能做,什么不能做。

2.父母守护好边界,才不会与孩子“共生

父母把所有注意力都放在孩子身上,常常丢失了自我,这就形成了与孩子“共生”的关系。这样的关系在日常生活中也很常见。

一位学生在群里分享自己的遭遇:妈妈在我上高中时总逼着我吃饭,甚至会说“妈给你跪下,你把饭吃完”。妈妈还总是让我多穿衣服,结果弄得我全身都是汗。

这位妈妈显然是没有了与孩子的界限。吃饭、穿衣本来是孩子的自己的事,作为一个高中生了,孩子已经有能力为自己负责了。

北大天才吴谢宇的悲剧又何尝不是如此。他的母亲是一名老师,从不参与任何娱乐活动,也从不与人打交道,而是喜欢宅在家里。她脸上从不露笑,显得整个人格外的严肃。

自从丈夫去世之后,谢天琴就把所有的注意力都放在了儿子身上,对其非常严格,而吴谢宇也本来就比较懂事,在母亲的“优秀教育”下,最后成为了“别人家羡慕的孩子”。

吴谢宇的日常行为受到了母亲的严格管控,无法做自己想做的事。当他上大学后做了一件出格的事,认识了一位性工作者。这一行为让他非常害怕母亲知道后不能接受,于是决定痛下杀手,弑母悲剧就此产生。

吴谢宇与母亲就是共生关系,他和母亲之间是重合状态。他的母亲把自己的感受当成孩子的,把自己的想法当成孩子的想法,二人一体,不分你我。

长期处于共生关系中的人,没有独立、清晰的边界意识,同时缺乏担当。他们容易把自己的需求寄托在别人那里,一旦需求没有得到满足,就会心生不满或抱怨。

有界限才不会“共生”,有界限才有担当。当一个孩子从小与父母形成了共生关系,孩子将无法形成独立的自我,这种病态的关系阻碍了孩子的发展。当孩子哪一天无法承受这些压制时,便会爆发、反抗,这就导致了悲剧发生。

3.有界限,孩子才能有担当

一个四岁男孩的爸爸咨询了这样一个问题:他们夫妻带着儿子去商场玩,后来商场要关门了,孩子哭闹着还想玩。这时夫妻二人的想法不一样,爸爸说让孩子哭,不能惯着,妈妈的想法却是买东西哄哄孩子。为此这位爸爸不知道怎么办才好。

面对这个问题作者给出了回答:对于这件事,商场要关门是事实,大家都需要离开。事实就是边界,所以大家都需要遵守规定,所有人都必需要离开。

那这个孩子为什么要哭闹呢?因为他还没有形成边界意识,不知道边界在哪里,无法为自己的行为负责。

日常生活中有很多父母会逼着自己的孩子去补习。虽然孩子觉得自己目前学习没有问题,没必要去,家长仍然不答应。

其实学习本身是孩子自己的事情,父母需要守住这份边界,不能过多的去干预孩子。这样孩子就知道学习是自己的事,我要为自己负责。这样做孩子反而更有自驱力,对学习会更加主动。

如果家长总是要越界,管、管、管,会让孩子觉得自己就是在为父母学习,你管我就学,你不管的时候我就不学了。这样的孩子缺少了担当,以后只会什么事都依靠父母,成为长不大的“巨婴”。

界限就是你做好自己的事,他人的事由他人负责。父母需要分清孩子与自己的界限所在,不去过多干预孩子的事,这样孩子才能有担当,更独立。

写在最后:知名育儿博主项目说:真正的爱是看见、连接而又有界限。

《养育界限》这本书让我们父母找到了与孩相处的正确模式——那就是既彼此连接又要分清界限。我希望通过这本书让父母们都能重新审视一下自己的亲子关系,重塑养育边界,给孩子更多的自由,让孩子的人生绽放异彩。

相关文章

  • 养育孩子中的界限问题

    老大刚又吐了,因为昨天吃了很多肉,还有冰激凌。是的,大冷天吃冰激凌,因为她想吃。不是第一次了,但我希望是最...

  • 【育儿需要界限感】

    很多的养育问题,源于父母缺乏界限感,而有限管教可以解决这个问题。没有界限感的亲子关系是痛苦的。 ...

  • 多子女养育之养育路上的界限

    规则与自由是个共同体,规则之下才有自由。界限即是规则,规则亦是界限。工作中需要、交往中需要、生活中是如此。即便是...

  • 做一有界限的人

    [太阳]我们的烦恼大都来之于我们管太多 ,缺乏界限 ,或是被別人控制,別人缺乏界限,不是嗎? [太阳]而我们养育孩...

  • 2018-11-09

    父母和子女是养育和相爱的关系,一旦养育成人不要突破和逾越独立个体间的界限,否则会吃来自独立个体的闭门羹。而在养育过...

  • 《孩子永远惯不坏,关键你要这样带!》

    《孩子永远惯不坏,关键你要这样带!》 「原价17.95,限时5折」分清爱与溺爱的界限,解决父母的养育困扰,帮助你与...

  • 坚持学习分享第447天 设定界限,让孩子有责任感(第八课上)

    一,界限是什么 没有界限是没有安全感的,合适的界限能给孩子安全感。 好的界限不会限制潜力和自由,不会带有强迫。 怎...

  • 正面管教内容三

    正面管教第三次培训内容 养育孩子的过程也在养育自己 在养育过程中,关注你和孩子的关系 有规则的自由才是真正的自由,...

  • 百城共读《接纳力》第8天

    划界限——给孩子成长空间 每个人都是自己领地的主人。随着孩子年龄的增长,孩子的自我意识越来越强。养育孩子是一个逐步...

  • 读《给孩子立界限》

    养育孩子需要科学的方法,为孩子设定适当的界限。让孩子为自己生活的每个层面负责任。我也觉得应该这样,从小学会为自己负...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养育界限》:养育有界限,孩子更自由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lfkfad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