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 董小琳
大概从去年开始,我忽然发现自己——
越来越不爱在微信群里说话了;
朋友圈也总是想不起来发;
更重要的是,一个人在家待一天,竟然没有想找个人“聊聊天”的冲动。
于是,我觉得自己得了“社交恐惧症”。
自己不爱说话,也还好说。更重要的是,我发现孩子也被我带坏了。
在家里上窜下跳的,一出门往我身后躲;
不管遇见谁,都是羞答答一低头,装没看见;
有一天,我叫他去给奶奶送东西。结果,小朋友在门口站了半天,楞是没敢出门!
一个男孩子这么胆小害羞,以后可怎么办?
看来,有必要解决下 “一家人的”害羞问题了。
一本叫做《不再害羞》的书,进入了我的视线。
害羞,到底是什么?
脸红是害羞吗?
见了生人不敢说话是害羞吗?
说起“害羞”,人们多少都遇见或者经历过。
但具体什么是害羞,真的很少有人能说清。
《不再害羞》的作者津巴多,不愧是专门研究“害羞”的大师。他竟然能从4个方面,为我们解释“害羞”的概念。
人格特质理论认为,害羞是一种不可变的遗传特质,就像我们的血型、发色一样;
行为主义理论认为,害羞是因为我们没有掌握恰当的社交技巧;
精神分析理论认为,害羞是本我、自我、超我内在冲突的外在表现;
社会学家则认为,害羞源于现代社会环境的影响。比如说,越来越多的人开始独居。逐渐减少的社交,让他们刻意给自己贴上了“害羞”的标签。
这么多解释,到底该听谁的?
作者说,正确的态度,应该根据具体情况,灵活地解释“害羞”这件事。
比如说,儿子表现得很害羞,我可以说他是因为不知道应该怎么做,也可以说是遗传的结果。(我表示不背这个锅……)
其实,与怎么解释相比,更重要的是,当你认为自己害羞时,你就是害羞的人了。
所以,当我给自己、孩子贴上“害羞”标签时,就让我们变成了“真正害羞”的人了。
不管害羞行不行?
也许你会说:那就害羞吧。大不了少说几句话,能有什么问题?
还真有!
如果一个人长期被控制在害羞的情绪里,轻则变得孤僻、没朋友、难以得到他人的积极评价。重则会成为抑郁症患者,甚至有生命危险。
在《生活大爆炸》里,有一个主角叫Raj。
他是个移民到美国的印度富二代。然而,这并不是重点。说到Raj,我们首先会想起:他从来不敢和异性直接交流。
见到心仪的女生,就脸红心跳,是正常的。
然而,像Raj那样,一句话都说不出,只能把心里话耳语给好基友Howard,再由Howard代他说出来的,的确少见。
因此,到了剧末,单身的也只有他一个。
作者还给我们讲了,一位因为害羞而导致婚姻破裂的女士的故事。
还有一位女实业家,因为害羞,而感觉孤独;因为孤独,就更加远离社交,最终产生了轻生的念头。
面对害羞,我们真的不能不管不问,任其发展。
然而,任何事情都有两面,害羞也不例外。
轻微的害羞感,能让我们更加谨慎、时刻自省。
同时,有害羞习惯的人,还能更容易保护隐私。
在挑选朋友方面,害羞的人也会更加敏锐挑剔,从而避免交到“坏朋友”。
因此,如果你发现有害羞的习惯,也不用太紧张。
只要稍微调整下,不任其发展,就能实现更好的工作和生活。
如何改善害羞,大胆表达?
4个步骤,能帮助你从害羞状态中走出来,重新回到社交中去。
第一步:重新发现自我。
第二步:找到害羞的原因。
第三步:肯定自我,提高自我价值感。
第四步:改变固有行为习惯,改善社交技能。
那么,你能不能用这4个步骤,帮助我克服“社交恐惧症”呢?
首先第一步,增强自己我认知。
下一次,当我默默地把写好的信息,一个个字地删掉时;当我明明知道问题的答案,却不想主动回答的时候;总是怕出现不好的结果,而避免成为话题中心的时候,我会悄悄地提醒自己:
没关系,我这是又害羞了。
想到这里,就可以进入第二步,分析原因了。
认识到了害羞,我们还得知道这害羞是从哪来的。
因此,从刚才津巴多大师的4个定义中,挑一个最适合自己当时状态的,就ok。
第三步,做一些事情,提升自己的自尊与自信水平。
比如说,回想一些之前的成功时刻。告诉自己:其实,我是能做好的。
请停止对自己的挑剔,批评,责难,也不要期待用逃跑来解决问题。
要知道,如果自己都不信任自己,那么这个世界上还有谁会信任你呢?
最后,逐渐将这个过程养成习惯。
将注意力转移到怎样说能让沟通更清晰高效,怎样能让彼此发现对方身上的优点。每次与人交流后,也可以多进行经验总结。
慢慢地,我们就能摆脱害羞情绪的控制了。
对了,忘了说了,这本书的作者是大名鼎鼎的心理学大师菲利普·津巴多。
没错,如果你是心理学的学生,肯定对他的《心理学与生活》《津巴多普通心理学》等诸多教科书不陌生。
他还被誉为“当代心理学的形象与声音”,曾荣获“心理科学终身成就奖”。还有震撼世界的斯坦福监狱实验,也是由津巴多一手设计的。
津巴多对心理学的3个重要贡献之一,就是将害羞概念化,并且为长期处于害羞状态的患者,提出了切实可行的改善建议。
1977年,津巴多在斯坦福大学心理学系建立了第一个害羞诊所,治疗成功率达到100%。直到今天,诊所仍在正常运作。
害羞是一种习得性心理状态,人们可以通过提高社交技能、改变消极的自我认知、运用冥想练习而非药物治疗等方式减少社交焦虑,缓解和克服害羞。
——津巴多
今天关于害羞的话题,我们就聊到这里吧。
发现自我、找到原因、肯定自我、培养习惯,四个改善步骤,你学会了吗?
欢迎留言,我们继续讨论
—END—
我是董小琳,世界500强主管,用心写作的宝妈。
很高兴,能在这里与你相遇~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