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书人怎样有一个快意人生?参透了这三重境界,学习其实很快乐
孔子说:“学习能按时温故知新,心中不是很欣喜吗?有同门学友从远方来,不是更加快乐吗?别人不了解我,我不怨不怒,不就是君子吗?”
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论语》学而篇之一
这天孔子的心情一定很好。也许是又新进了几位弟子,孔老师结合自己的为学经历,喜滋滋地将做学问和立身处事的要诀传授给同学们。其核心就是读书人怎样有一个快意人生,前后贯穿了三重境界。
第一重境界:“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年轻时要拜在名师门下,听传道,学而时习。这个“习”,是理论联系实践的“习”,宋代大学问家朱熹把个“习”字说得很形象:“习,鸟数飞也。”就像春天农家屋前常见的小燕子,整天飞过来绕过去,练习飞行技巧,小鸟内心别提多快活,真是“不亦说乎”。这个“说”字读作“悦”,古代两字通用,意思就是喜悦、欢喜、快乐。
这里重点来了——“学而时习之”,强调不能死读书。学习需要理解,明白世间万事万物的道理。所以古人认为“学”,就是“觉”,就是“明理”,就是“悟性”。而要做到这一点,就必须“时习之”,时时刻刻,学以致用,反复实践。实践的过程,德育当然是摆在首位的——学习做人的各种美德与礼仪(习礼),另外还包括学习庄严神圣的音乐舞蹈(习乐)、进行体育锻炼(习射),还要考驾照(习御),研究数学和训练运算能力(习数),等等。用现在的话讲,大体上就是德、智、体、美全面发展。
说起全面发展,孔老师本人就是一最好典型。生而好学的他,终生都在给自己充电。很多人读书是为了能捧上铁饭碗,享受俸禄,但孔子的求学不是为了吃饭,而是精神世界丰富和完成的过程。
孔子自小就学习各种祭祀仪式和礼仪德行,并且还反复演练,到26岁时,已是鲁国小有名气的学者。但他并不满足,逮着机会,就迫切地向郯子请教少昊时代的职官制度、典籍历史等。少昊是三皇五帝之一,郯子是少昊后裔,二十四孝中“鹿乳奉亲”故事的主人公,有名的政治家和历史学家。
孔子曾专程寻访擅长音律的苌弘,多次登门求教韶乐与武乐的异同。孔子是位音乐发烧友,甚至听了三个月的韶乐,竟然忘记了肉味。一位名叫师襄的古琴大师,更是从没见过孔子这样拼命学琴的人。他向师襄学一支新曲,从技艺到神韵,从志趣到精神风貌,反复钻研,体会琴曲的内涵,直到看见文王的影子在乐曲中表现出来才罢休。
道家的鼻祖老子,孔子只跟他见过一次面,但只此一回,便论尽了人间苍穹。无涯理道,生命万象。孔子虚心好学,甚至连遇到7岁的小孩也肯谦恭地行师礼。他周游列国时,一天正坐车赶路,发现前面几个小孩在路上玩,用沙土堆成了一座城。车被土城挡住了,孔子下车,微笑着问:“你怎么不知道车来了要让路呢?”其中一个叫项橐的神童回道:“从古至今,只听说车要绕城而过,那有城要避开车的道理?”孔子听了非常诧异,经过几番问答,其口才实在让孔子折服,于是当场拜项橐为师,并绕“城”而过。
孔子的体育成绩更是彪悍,大概源于贵族血统的父亲遗传吧,他父亲叔梁纥是鲁国闻名的大力士。孔子从小就力大过人,据说可以举起沉重无比的悬城门,再加上经常的训练,练得一手好箭术,遇到那种大场面的仪典活动,人们都会争相观看他的射箭表演。
回到正题。接下来是第二重境界:“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学有所成之后呢,弟子们当然要出去干一番事业了。但参加工作之后,还有学长学弟自远方来,相互切蹉学问,交流信息,弦歌一堂,岂不更加快哉?
“朋”这个字,现在都和“友”字连起来讲,指一般的朋友,但古人有严格的区别。《礼记》的解释:“同门曰朋,同志曰友。”在同一个老师门下求学的,叫做同门。同门之间称作“朋”,就是我们现在所说的同学。而“友”则指“同志”,即志同道合,相互之间志趣相投。要是同门又恰巧志向一致呢,那就称得上是真正的朋友了。
不过孔子在这里强调的是“朋”,因为“朋”这种关系是维系弟子之间感情的纽带。大家都是孔门弟子,人生志向和所走道路可能不尽相同,但在孔老师的精心教诲下,大家都确立了人生目标,都对学问之道有孜孜的追求,同门的友谊是长存的。那时交通不便,见面一次不容易,所以一旦有同学自远方来相聚,那欢乐自然是溢于言表的。
最后第三重境界:“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这是修养有成的君子境界了。“愠”是心里燥热、不冷静,引申为怨恨、生气、发怒。就一般人而言,如果感觉自己有一肚子本事,又是有学问又是有道德,但却没人了解,没人关注,没粉丝点赞,更没朋友圈转发,就难免会心生怨恨,要大发牢骚了。而君子应该怎么应对呢?孔子认为正确的态度是“人不知而不愠”。
君子只求有德,至于别人知不知道,根本就不要去惦记着,不会轻易受到外界干扰影响。哪怕只有天知道——“知我者其天乎”,也不会发脾气,不会心生怨恨,自己只管做君子就是了。呵呵,很爽吧?这已经是修炼到学问的高深境界了。正如朱熹所说,“圣人千言万语,只是教人做人。”孔夫子的教学方法实在是妙,引导同学们在快乐的学习过程中成长为正人君子。
翻开《论语》,第一眼看到孔子的人生态度,就是乐观地对待人生。而通篇的《论语》,居然从头到尾没有一个“苦”字,偶尔谈到“忧”,也是“乐以忘忧”。孔子那种心里自得的样子,那种乐趣快畅的人生感受,确实是把追求理想看作人生最大的快乐,孔子的精神家园是充满幸福阳光的。
读完了,还有2个成语请记下来:
不亦乐乎
学而时习之
拓展阅读 :
【先贤精义】
《论语注疏》:此章劝人学为君子也。孔子曰:“学者而能以时诵习其经业,使无废落,不亦说怿乎?学业稍成,能招朋友,有同门之朋从远方而来,与己讲习,不亦乐乎?既有成德,凡人不知而不怒之,不亦君子乎?”言诚君子也。君子之行非一,此其一行耳,故云“亦”也。
蕅益大师:此章以“学”字为宗主,以“时习”二字为旨趣,以“悦”字为血脉。
郑汝谐先生:此数语,盖孔门入道之要,故以为首章。古人之学,必有入处。于所入处而用力焉,是之谓习。颜子之克己,曾子之三省,皆习也。
程子:学者,将以行之也。时习之,则所学者在我,故说(悦)。又曰:以善及人,而信从者众,故可乐。又曰:说在心,乐主发散在外。
尹氏:学在己,知不知在人,何愠之有。”
朱子:愚谓及人而乐者,顺而易;不知而不愠者,逆而难,故惟成德者能之。然德之所以成,亦曰学之正、习之熟、说(悦)之深,而不已焉耳。
《论语正义》:《学记》言学至大成足以化民易俗,近者悦服而远者来之,此大学之道。然则朋来,正是学成之验。……《中庸》云“诚者,非自诚己而已也,所以成物也”。此文“时习”是“成己”,“朋来”是“成物”,但成物亦由成己。既以验己之功修,又以得教学相长之益。
《论语正义》:《礼·中庸》记,子曰,正己而不求于人则无怨,上不怨天,下不尤人。又《论语》下篇,子曰,莫我知也夫,不怨天,不尤人,下学而上达,知我者其天乎?正谓己之为学,上达于天,为天所知,则非人所能知,故无所怨尤也。夫子一生进德修业之大,咸括于此章。是故学而不厌,时习也,知(智)也;诲人不倦,朋来也,仁也;遁世不见知而不悔,不知不愠也,惟圣者能之也。
康有为先生:礼时为大,故学亦必随时而后适。孔子为时圣,学之宗师也。时亦兼数义,日知月无忘,则时时为学;循年而进,无时过而难成,亦是也。……上论一书以时始以时终,以明孔子之道全达于时。……于己身首言学,于人伦首言朋,盖万理有变,而学之与朋,贯万亿世而不易者。
钱穆先生:本章乃叙述一理想学者之毕生经历,实亦孔子毕生为学之自述。学而时习,乃初学事,孔子十五志学以后当之。有朋远来,则中年成学后事,孔子三十而立后当之。苟非学邃行尊,达于最高境界,不宜轻言人不我知,孔子五十知命后当之。
……学者读《论语》,当知反求诸己之义。如读此章,若不切实学而时习,宁知不亦悦乎之真义?孔子之学,皆由真修实践来。无此真修实践,即无由明其义蕴。本章学字,乃兼所学之事与为学之功言。孔门论学,范围虽广,然必兼心地修养与人格完成之两义。学者诚能如此章所言,自始即可有逢源之妙,而终身率循,亦不能尽所蕴之深。此圣人之言所以为上下一致,终始一辙也。
伊川先生:今之学者有三:辞章之学也,训诂之学也,儒者之学也。欲通道,则舍儒者之学不可。尹侍讲所谓“学者,所以学为人也”。学而至于圣人,亦不过尽为人之道而已。
朱子:所为学者,果何学也?盖始乎为士者,所以学而至乎圣人之事。……夫子之所志,颜子之所学,子思、孟子之所传,皆是学也。其精纯尽在此书,而此篇所明又学之本,故学者不可以不尽心焉。
《论语后案》:盖学者所以学圣人之道,而圣人往矣,道在方策也。
【学习参考书目】
《礼记》《论语集解》《论语义疏》《论语注疏》《论语集注》《论语集释》《论语新解》《论语正义》《论语讲要》《论语点睛》《论语意原》《癸巳论语解》《论语注》《说文解字》《朱子文集》《论语后案》《论语驳异》《采荣录》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