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业公司如同经济体内个别基因的突变,只有少数能活下去,毕竟社会要保持稳定,市场不能让创新的业务占统治地位。这是因为创业公司复杂的环境,它们一般没有清晰的赢利模式,或运气不好,被市场淘汰是大概率事件。创业公司看上去离成功仅仅100米,然而这100米间却有着一个8000米高的悬崖,想要到达成功的彼岸花费的心力,很难为外人所知。
夸父公司自成立以来,踉踉跄跄四处探索,已经积累了若干客户,也开始有了收入,慢慢找出了一条业务模式,这是难能可贵的。我们是输出管理技术的公司,自己管理问题、发展路径如果都解决不好,就罔谈对别的公司开展管理咨询业务。
公司的主要业务类型:优良企业的精益管理及问题企业的再生改造,两个方向均为现在社会趋势所需,主要理念是管理思想+计算机软件,即管理思想工具化。主要的管理模块包括价值流管理方法、安全研究、资金平衡表、合同管理、日常事项管理、项目管理等。有的客户偏重软件,有的公司偏重管理技术。
这些业务涉及的知识非常多,包括管理顾问、财务管理、软件开发等,并且需要达到相当高的水平。这会让公司的业务模式非常复杂,在社会上很难找到这样的复合型人才,而这样的人才往往已身居要津。即使将来培养了这样的人才,若无必要的激励,恐怕也难留得住。毕竟咨询行业流动性非常高。
任何一个创新业务的开展,必须以其能够商业化为前提,而夸父业务的发展瓶颈是人才,复合型的高级人才。而夸父公司的业务如果不能模块化、流程化,不能让具有必要知识的“普通人”开展工作,就不具有商业价值。就比如软件开发无论多复杂,如果不能够让项目实施人员按可行的步骤就可以实施,那么其就无法大规模推广。
也许这个事情需要站在十年的长周期来考虑。短期来看,从0到1的过程,将技术过程搞的复杂些,也许是恰当的路径,不然怎么试错呢?怎么总结分析呢?所以从几个创业伙伴的角度来看,多参加学习相关专业知识是一个必经的途径。
从长期来看,从1到N的过程中,我们需要采用一定的技术路线图,将整个项目实施过程流程化、模块化、标准化,建立项目实施的汇报、沟通、监管制度,将绝大部分工作按计划时间分拆成一块块分次实施。将一切工作落实到纸面上,一切做好有据可查。这样才能使得项目经验得到传承。(如何分拆下次再讲)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