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别人看的过于完美,本质上是一种自恋

作者: 长路漫漫有话说 | 来源:发表于2020-09-01 23:50 被阅读0次

在弗洛伊德的理论里,自恋是投注于自身的力比多过量,从而阻碍了一个人与他人形成有意义的关系

但科胡特说,自恋是人的基本需求,而且是贯穿一个人一生成长的线索

在心理学同行里谈到科胡特,大家的第一反应可能就是“那个研究自恋的精神分析大师”。

不过科胡特所谈的自恋,和我们平时所说的自恋有一定的差别。

我们平时说“自恋”的人,主要分为以下三种:

一、觉得自己长得漂亮、经常照镜子;

二、觉得自己很有本事,经常在别人面前炫耀自己能力;

三、不顾别人感受,比如老板不顾员工的感受,随意评价员工的容貌、能力、出身

这三种情况,在科胡特的定义里都可以算自恋的表现。但是科胡特对自恋的理解在深度上和广度上都有很大突破。

首先,虽然我们在日常语言里把自恋看成一种病态,或者至少是一种人格缺陷。

科胡特认为自恋是人的本性。为什么有些人表现出来的自恋会被人看成病态呢?科胡特会说,因为他们表现出来的自恋不成熟

如果有个30岁的女性,有工作有家庭,但是她最喜欢的是每天打扮得漂漂亮亮的,背着一个名牌包上街去逛,除了吸引别人的目光,她对其他事情都没什么兴趣

这在科胡特看来,她就像一个学龄前的小女孩,刚产生了性别意识的时候,穿花衣服、漂亮鞋子,想让大家夸她漂亮。

这种愿望对于一个小女孩当然是正常的,但对于一个30岁的女性,她停留在三四岁的自我展示阶段,而且展示的方式也是小女孩似的,说明她的自恋没有得到发展

再比如,一个35岁的男性,他最关心的是他能不能得到很大的权力,成为“上等人”,看到比自己有钱有势的就去巴结,看到没有钱、可能不能帮他发展的人就把别人当成“下等人”,看不起他们。

而且他跟人交往就是要想方设法去利用别人,我们会把这样的人称为“自恋的人”

但是我们看三四岁的孩子会对别人说,我佩服我叔叔,因为他是老板。孩子可能坐在他叔叔的豪车上,觉得自己就是上等人,我们大概率也不会觉得这孩子不正常。

孩子在这个年龄,经常表现得有点“势利”,我们并不会担心。但是很多人成年后还这样,这时候我们称这个情况为自恋

孩子的自恋表现是很夸张的,但是因为和他们的年龄相称,所以是正常的。

不过科胡特进一步说,孩子们这种夸大的自恋需求不仅仅是一种现象和那个阶段里好玩的表现,还是他们发展的动力。

这些夸大的自恋需求需要得到满足和认可,也需要受到挫折,慢慢地才发展成为成熟的自尊

一个女性到了成年,她会打扮自己,她觉得自己是漂亮的、是被别人喜欢的,而不是害怕他人的目光。

如果没有别人的目光自己几乎没有存在感,或者觉得自己根本没法见人,这就是自恋的问题了。

不停地博取别人的目光是自恋,觉得自己没法见人也是自恋,都是因为早期的夸大的自恋需求没有得到很好的发展导致的

前文中那个35岁的男性,他唯一关心的就是超过别人、利用别人,这是不成熟的自恋。

但一个人有事业心,有一定的竞争心理,并不就是问题。如果他没有这种动力,他可能在职业发展和创造性方面就发展得不好。

所以,科胡特认为通常意义上所谓的自恋,是没有发展成为“成熟的自恋”的状态

关于自恋,科胡特还有另外一个看法。他说我们每个人除了希望自己在别人眼里是好的,希望自己很能干,还渴望依附于强大的他人

我们会把某些人看得更完美、更有能力,希望自己能从他们那里得到力量,这也是一种自恋需求,而且也有成熟和不成熟之分。

这就既体现了夸大的自己,也体现了对他人的夸大,科胡特把一个人对他人的夸大称为理想化。

科胡特说,一个成熟的人,会尊重别人,看到别人的长处,但不会把一些人看成神仙,又把另一些人看成垃圾

所以科胡特所认为的自恋包含两个方面,一方面是对自己的夸大,一方面是对他人的夸大

这两个方面经常是在一个人身上同时出现的。

在鲁迅的小说《阿Q正传》里,阿Q认为自己祖上是个阔人,看不起跟他一样做工的小D。同时他认为自己是赵家人,总想让他们接纳他,认祖归宗。

所以他既有夸大的自己,也要依附于夸大的他者,一个人自恋的两极在《阿Q正传》的阿Q身上表现得非常充分。

科胡特对于“自体”的定义:

在公司会议上,上司提到你业绩很出色,人也很好,你多半会觉得很开心。

之所以这么开心,是因为你内心期待自己在别人眼里,是能把工作做好,把人际关系处好的形象

得到称赞之前,你可能觉得自己挺好的,但还不是特别肯定;得到别人的认可后,你就很开心。

如果你觉得自己不行,别人肯定了你,你可能对自己的评价也会提高些。

所以什么是自体呢?首先可以说自体就是你眼中的自己,它又是可以被其他人的眼光所改变的

当然这种改变并不简单的就是别人肯定了我们,我们就肯定自己;别人否定了你,你就否定了自己。

我们怎么看待自己,也会影响到别人看待我们自己的时候,我们怎么感受它。

当然我们怎么看待自己,又和以前别人怎么看待我们自己有关,尤其是在小时候,重要他人怎么看待我们有关。

我们经常会听到这样的说法:我们不要管别人怎么看,我们要自己看得起自己

这种说法其实在说,我们很在乎别人看待我们。如果我们对自己的看法过多地依赖于别人,内心很容易失衡

另外,我们在发展的起点上,在孩童阶段是很在乎别人的意见的,那个时候我们如果被适当地肯定,到了成年之后,才会对于被肯定不会那么如饥似渴

而人到了成年之后,自己和自己的关系就变得非常重要,在很多地方不依赖他人的评价,而是自得其乐,这往往是幸福感的重要来源。

但这只是表面上的相似性。一个人之所以做到“随心所欲不逾矩”(《论语·为政》,意为能随心所欲而不越出规矩),其实是因为自恋发展到成熟的状态。

而且科胡特会认为所谓的自得其乐,不依靠周围的人的评价,有时候是因为我们自己归属到了一个更大的文化的自体客体里面。

比如说一个作家的作品虽然不畅销,但当他讲到自己的作品属于文学传统的一部分,属于一个更大的文化概念一部分,他就能从自我肯定中得到力量,就不需要从现实中获得敬佩和认可。

所以在科胡特看来,我们的自体存在始终是和环境有关的,环境可以是当下的环境,也可以是一种文化,也可以是我们内心中制造出来的一种共同的东西

相关文章

  • 把别人看的过于完美,本质上是一种自恋

    在弗洛伊德的理论里,自恋是投注于自身的力比多过量,从而阻碍了一个人与他人形成有意义的关系。 但科胡特说,自恋是人的...

  • 个人成长

    [玫瑰]个人成长[玫瑰] 我才是最重要的 太在意别人看法的人, 本质上是一种自恋, 不允许别人说“我”不好。 这也...

  • 请认同我的想法

    人本质上,都是一种自恋的动物。 当别人来问你意见的时候, 他其实心里已经有...

  • 男人为什么需要妻子?

    男人需要女人,本质上是因为:寻求完整感! 人是一种非常自恋的生物,从小婴儿开始,就具有一种“全能自恋”的感觉,这种...

  • 苑九芬2043:关于自恋

    自恋是什么?一个人为什么要拼命维护自恋? 自恋是一种原始的未分化的状态,无法把别人和自己区分开来,也无法把自己的情...

  • 自信是种什么感觉

    自信和自恋,是两回事! 自恋是比较虚的,是那种把自我价值放在了外在条件上的一种认知,觉得别人说你聪明,别人夸你漂亮...

  • 过头的自恋是一种病

    见:我一直觉得自恋是一种自我欣赏,是爱自己的一种体现,但对别人的自恋我习惯于撇撇嘴。过度自恋的人,就会形成自恋型人...

  • 在乎

    今天坐在公交车上,思想随意飘动着。 二三十岁时的我,总是把别人看的过于重要,也总是把自己看的过于重要。 别人怎么看...

  • 学习笔记-全能自恋的常规表现

    全能自恋的常规表现 卓越强迫症:通俗表达为“不优秀,不配活”,也就是在追求全能和完美,这种全能自恋者会过于将过错归...

  • 减少对自己的内耗

    1.可以追求完美,但不要过于追求完美,不要把结果看太重,接受自己是普通人的现实。 2.可以要求自己,但不要要求别人...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把别人看的过于完美,本质上是一种自恋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lftisk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