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国我只去过几次,只做短暂停留。了解得并不全面细致。可能还停留在看山不是山看水不是水的阶段。
以前总觉得德国人刻板,就像德文语法一样,严谨但不够灵动。后来到了德国,接触到一些德国人,发现德国人的整体素质还是有很多值得我们学习的地方。
比如早上上班的人特别多,但扶手梯左侧永远都是空着的,留给紧急通道。上班高峰期人特别多,大家都步履匆匆但井然有序,寂静无声。
比如头发花白的老妇人也能讲得一口流利的英语,礼貌谦和。临别时微笑着说一句“Have a nice day.” 在陌生的异国他乡,这句话温暖了我那个冬天。
比如在地铁口抽烟的老人不懂讲英文,看了我们手机的地图,主动带路把我们送上地铁,然后挥手离开。
比如百货商场的售货员英文不是很流利,被更不懂英文的同事用蹩脚的英文问路,一遍一遍倾听,始终保持着礼貌的微笑。
比如空空的街道没有一辆车,一个等红灯的路人也能站成一道风景……
德国的街道就像德国的人一样,规规矩矩,很好找路。路标清晰,繁华的市中心设有问询处方便路人问询。
而对于巴黎我又有不同的感受。以前在电影里在书本上,了解到的巴黎就是走在时代前沿充满浪漫情调的代名词。那是多少青年男女向往的地方。
但是真正到了巴黎,心理落差还是蛮大的。经过巴黎市郊看到一个不起眼的平顶小楼,司机介绍说那就是欧莱雅的工厂。巴黎市区的街道还算是整洁,路旁两排高高的梧桐树给小路铺上一层浪漫的气息。经常会看到一对青年男女在街边拥吻,旁若无人。
巴黎的楼格局都不大,从外观上看一栋栋小巧别致,也挺符合巴黎这个城市的的浪漫基调。我们住的宾馆的房间也不大,一张床几乎占据了房间的整个空间。不禁怀疑,以欧洲人的身高和体型,这小床小房间可会容纳得下?从小小的阳台望向雨后的街道,行人稀少,整个城市透着一分慵懒的气息。
晚上工作回来,在不熟悉的街道兜兜转转,路上很黑,背地里突然穿出几个骑着机动车的十几岁少年,从身旁哄笑着急驰而过。地铁站黑人旁若无人的跳过闸口逃票,乱穿马路。
在巴黎问路,一般是问不出结果的,不知是法国人的民族优越感太过强烈,根本不屑于学习英语还是什么原因,他们大多只讲法文,而且对东方来得面孔也不是很礼貌。所以在巴黎找路一般我只借助于地图,靠分辨发音对照地图上的法文拼写的站名,也能准确无误的找到要去的地方。可能是那时年轻,无知但无畏。
我本不喜出国,因为工作之故,每次匆匆忙忙,这只是我看到的一些细微的场景。不能概括评述整个民族的好与坏。但有些场景我永远都会铭记,感恩,怀念。看问题也会不再先入为主,不再盲目听信,学会了用自己的眼睛去看,用心去感受。
也许经过再深入的了解,又会推翻现在的认知。但是谁知道呢?世界不就是这么发展的吗?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