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中兴事件让很多人开始关注中国的芯片产业。中国每年的芯片进口已经超过了石油的进口。不少投资人都看到,这是一块相当大的肥肉,也想分一杯羹。以我在芯片行业工作10多年的观察,这个行业基本上不存在第二名。只有第一名能生存。难度相当大。
以生产CPU的Intel和AMD为例。都是x86架构的芯片。AMD陪跑了几十年,仍然无法撼动Intel的霸主地位。在移动通信领域,高通是霸主。这是因为ARM的架构非常省电。虽然在计算能力上赶不上Intel的CPU。但是智能手机的兴起,让ARM架构的芯片得以兴起。为什么在芯片领域会出现一家独大的情况?我觉得主要有这么几个原因
1. 芯片的直接用户都是企业。个人拿到芯片基本上什么也干不了。企业就是考虑性价比。消费非常理性。只要你的性价比差一点,我就不可能要你的产品。芯片迭代的速度很快。一步慢,步步慢,很难赶上趟。
2。芯片的生态系统。今天如果你提出一个新的架构,即使是性能稍微好一点也没多大的用处。因为光一个独立芯片没法工作,必须要有周边的设备来配合,比如硬盘,内存,总线等。这些东西不配合,新的架构的芯片仍然很难打开市场。典型的例子,就是谷歌自己开发的TPU,这个只在谷歌内部用于提高特殊任务的处理能力。还没有看到谷歌打算把这个东西卖给其他公司。还有就是亚马逊,IBM等都在传闻说要开发新的服务器芯片。但始终不见量产的产品。
3. 芯片的周期长,风险投资不愿意投入。最近一个朋友跟我讲,想找一些芯片投资的项目,问半年能不能有些回报。这个实在是太短了。芯片研发,可能5年内都出不了合格产品。一个例子就是华为的海斯。海斯大概十多年前就开始做通信芯片了。直到最近几年才在自己的手机上用自己的麒麟芯片。以往都是用高通的。而且海斯的人跟我讲,海斯到现在都还不赢利。你再看看软件,腾讯的崛起不过是7,8年的事。Facebook也很年轻。不光是中国的风险投资,即使是硅谷的风投,也是更亲耐软件。
既然芯片起步这么难,那能不能采取补贴的方式呢。这个也有很多公司试过。比如Intel的Atom. 为了对抗高通和ARM在手持设备的霸主地位,对凡是采用ATOM的厂商进行补贴,试图建立一个Atom的生态系统。但是这个还是失败了。我记得Intel的2015年的财报中透露,Intel为了补贴ATOM,移动部门亏了40亿美金。这真是花钱如流水啊。最后结果呢,仍然是打水漂。
那是不是芯片就此就放弃呢?当然不是。仍然有很多公司乐此不疲的开发自己的芯片。这个道理也很简单。对你难,对大家都难。你一旦会了,你就有优势。你要是啥都没有,就容易被人掐脖子。正因为它的开发周期长,很多大厂才需要不断投入开发自己的芯片。还是以上面提到的华为的海斯为例。海斯这么多年都不盈利,但为什么华为还要坚持搞?海斯的人跟我讲,虽然他们不赚钱,但是他们为公司省了很多钱。为什么?只要他们有一个Demo的产品,高通给他们的报价,同样的芯片就会砍掉一半的价格。他们的存在是相当有意义的,是谈判桌上的重要筹码。
搞芯片这个东西,要有足够的耐心。就好比现在的英伟达。以前就是一个搞高端显卡GPU的。Intel根本看不上的东西。结果呢,这个东西对并行计算特别好使。大数据,人工智能一来,突然就爆发了。股票翻了多少倍我就不说了。自己去查。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