牡丹江师范学院(2017乡村教师访名校)项目第五天,由牡师院音乐与舞蹈学院的姜涛老师进行讲座。姜老师的学习精神值得我们学习,这几天一直跟着我们国培学员一起学习……姜老师的敬业精神不仅仅是对自己的负责,更是对学术的尊重。有着远东国立学院学习的经验,是我们没有经历的,是我们渴望知道和学习的。一个乐于学习的人,必将是一个热爱生活之人。

姜涛老师分三个方面阐述他今天的讲座内容:
一 我对“新体系”的理解
1 教学实践的组成部分

2新体系的产生:

3三个体系之间的关系:

二 柯达伊音乐教育体系
主要特点

三 奥尔夫教学体系

通过姜老师大量的理论基础奠基,我们着重思考分析以下几个问题:
1 “民间歌曲是培养爱好的最好素材”
我个人比较喜欢民族歌曲,我也一直认为,民歌是我们能够接触到、很熟悉的音乐素材,取之方便,用时适用,能够符合我们学生的生活,家长也可以参与活动中来,我们也可以家校携手,让孩子在学习音乐中与家长建立很好的情感沟通,有时候陪伴是最重要的,陪伴的过程中有快乐,加之音乐活动渲染气氛,解决了孩子与家长的紧张关系,又可以达到家校共赢。
2 重视合唱的作用“倾听配合”
合唱是与他人配合的一个重要过程,是学生能够倾听他人和配合他人的最重要体现。当学生步入社会以后,会对学生的社会成长奠定交际基础,同时合唱也是让学生懂得合作的重要组成部分。有一次我上课,本想着给学生练习《红河谷》的小合唱,但实际上,一个班级八十多人,组织纪律就要有五分钟之久,接下来怎么办呢?自然头两节课效果不好很好,给教学带来了一定的难度,我一度认为,孩子的纪律就是管出来的,老师必须要有威严……我忽略了一点,我们教师要做学生的良师益友,要爱生如子,爱校如家……于是我改变了教学策略,采用先讲解合唱教学的作用和重要性,果然在后来的几节课中我发现,孩子慢慢的在歌唱中找到了自己都位置,加之我采用的鼓励式教学,孩子们变得乖巧、自信、阳光……纪律随之也变得好起来,同学们每每再次上合唱课时,都会很自觉的遵守纪律……我想这就是“新体系”当中的自主学习。
3“器乐教学应该以歌唱为主”
学习器乐教学之前,先学习歌唱,无疑是为学习器乐曲做了很好的铺垫,让旋律有了优美性,有了生命。就如我最近在练习竖笛,我发现从刘凯老师课程以后,我也尝试把身体动作加入,让旋律有了起伏,无奈自己身体协调性不是很好……经过一晚上的练习以后,我虽然不能够像老师那样让音乐可以赋予生命,但是我深深的感觉到我自己是有一点变化的,竖笛的音乐好听了许多,我的吹奏气息也平稳了许多,听起来不再是上气不接下气、声音生硬、气息不连贯了……这就是进步。
四 教学案例视频分析
玩具兵,真可爱,悄悄悄悄跑出来……视频中的女教师通过让学生课前搜集材料开始导入课程、听音乐时带领同学们进行简单的肢体动作、加入加入简单的奥尔夫打击乐、加入玩具兵图形(粉色代表旋律和蓝色代表节奏),通过教师引导让学生画出旋律线的走向,简单、快捷、直观的让学生马上学会音乐旋律,加入拍手动作,让学生两人一组自我创编,加入同伴合作等活动,让学生进一步了解和熟知音乐之间的联系。

所以我们在学习音乐的过程中,加入情感和身体律动,加入更多的细腻元素以后,音乐真的会变得更加丰富,音乐会变得更加多彩,这才是真正的“寓教于乐”。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