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2021-08-15每日美文阅读学习和英语学习(第491天)

2021-08-15每日美文阅读学习和英语学习(第491天)

作者: 爱秋拾 | 来源:发表于2021-08-15 23:43 被阅读0次

英语学习

Archaeologists Uncover 3,000-Year-Old Gold Mask in Southwest China

The remains of a gold mask are among a huge cache of 3,000-year-old artifacts found at an archaeological site in China's Sichuan province.

Weighing about 280 grams (0.6pounds) and estimated to be made from 84% gold, the ceremonial mask is one of over 500 items unearthed from six newly discovered "sacrificial pits," according to the country's National Cultural Heritage Administration.

在中国四川省的一个考古遗址中发现的3000年前的巨大文物中,有一个金面具的遗骸。

据中国国家文化遗产管理局(National Cultural Heritage Administration)称,该仪式面具重约280克(0.6磅),估计由84%的黄金制成,是从六个新发现的“祭祀坑”出土的500多件物品之一。

The finds were made at Sanxingdui, a 4.6-square-mile area outside the provincial capital of Chengdu. Some experts say the items may shine further light on the ancient Shu state, a kingdom that ruled in the western Sichuan basin until it was conquered in 316 BC.

In addition to the gold mask, archaeologists uncovered bronzes, gold foils and artifacts made from ivory, jade and bone.

The six pits, of which the largest has a footprint of 19 square meters (205square feet), also yielded an as-yet-unopened wooden box and a bronze vessel with owl-shaped patterning.

More than 50,000 ancient artifacts have been found at Sanxingdui since the 1920s, when a local farmer accidentally came upon a number of relics at the site.

A major breakthrough occurred in 1986, with the discovery of two ceremonial pits containing over 1,000 items, including elaborate and well-preserved bronze masks.

After a long hiatus in excavations, a third pit was then found in late 2019, leading to the discovery of a further five last year. Experts believe the pits were used for sacrificial purposes, explaining why many of the items contained were ritually burned as they were dropped in and buried.

这些发现是在三星堆发现的,三星堆位于省会成都郊外,面积4.6平方英里。一些专家说,这些物品可能会进一步照亮古蜀国。古蜀国一直统治四川盆地西部,直到公元前316年被征服。

除了金面具,考古学家还发现了青铜器、金箔和象牙、玉和骨头制成的文物。

六个坑中最大的坑占地19平方米(205平方英尺),还发现了一个尚未打开的木箱和一个带有猫头鹰形状图案的青铜器皿。

自20世纪20年代以来,三星堆发现了5万多件古代文物,当时当地一位农民意外地在遗址上发现了一些文物。

1986年发生了重大突破,发现了两个仪式坑,坑内有1000多件物品,其中包括精心制作、保存完好的青铜面具。

经过长时间的挖掘,2019年末发现了第三个矿坑,导致去年又发现了五个矿坑。专家认为,这些坑是用来祭祀的,这也解释了为什么其中的许多物品在被扔进坑中掩埋时会在仪式上被焚烧。

美文阅读

㈠在面包店,我为了买奶酥面包或花生面包而迟疑半天,因为两种我都爱吃,但一天只能吃一种。后来我买了奶酥面包,是不得不作的选择。

  排队结账的时候,我想到,买面包时的迟疑就像人生里的每一个选择一样:我们要买一条吐司容易,但选择面包的馅儿就难;我们要生活很容易,但生活得有内容、有滋味就难。

  人生的追求也是如此,有的人只顾物质而不顾心灵;有的人为了强调心灵而鄙视物质;只有视野开阔的人,才知道心灵与物质平衡的重要。

  物欲的追求与心灵的追求乃是天平的两端,一个有慧心的人自然可以找到既可充饥又好吃的面包。

㈡总是喷涌、喷涌,却抑制着过度的倾泻,使回旋的激流,保持着持续的深情。

  并非深不可测,连地球的直径都早已计算出来了,我们面对的深渊巨壑,其深几何、其宽几多,在数学上都不是难题。但它的喷涌,的确有着更复杂的起源和深度。或许起因于地质深处断裂的阵痛,一种无法治愈的创伤,成为思想的源头。

  总是在我已倦于跋涉的群山深处,突然,我看见盈盈水光。我跪在它的面前,用双手掬起,这远道而来的倾诉慰藉了我。

  那看不见的心,因找不到停靠的胸膛而一直摸黑行走,直到看见突然敞开的伤口……

㈢中国古代有这样一个故事:一个老者携孙子去集市卖驴。路上,开始时孙子骑驴,爷爷在地上走,有人指责孙子不孝;爷孙二人立刻调换了位置,结果又有人指责老头虐待孩子;于是二人都骑上了驴,一位老太太看到后又为驴鸣不平,说他们不顾驴的死活;最后爷孙二人都下了驴,徒步跟驴走,不久又听到有人讥笑:看!一定是两个傻瓜,不然为什么放着现成的驴不骑呢?

  爷爷听罢,叹口气说:“最后一个选择就是咱俩抬着驴走了。”

  这虽然是一则笑话,但是却深刻地反映了我们在日常生活中习焉不察的一种现象:即个体由于受到群体的影响而怀疑、改变自己的观点、判断和行为等,以和他人保持一致。就是所谓的乐队花车效应(也叫从众效应),由此衍生出乐队花车谬误。

人人都想跳上“乐队花车”

  乐队花车是指在花车大游行中搭载乐队的花车,参加者只要跳上了这台乐队花车,就能够轻松地享受游行中的音乐,还不用走路,并且跳上乐队花车就代表了“进入主流”。

  在生活中,每个人都有不同程度地想要跳上乐队花车的从众倾向,总是倾向于跟随大多数人的想法或态度,以证明自己并不孤立。

  研究发现,持某种意见的人数的多少是影响从众心理的最重要的一个因素,“人多”本身就是说服力的一个明证,很少有人能够在众口一词的情况下还坚持自己的想法。

  跟随大多数人的想法走,也就是“随大流”,看起来轻松省事,甚至有时候也是不错的选择。然而我们都知道,正确的推理需要以正确的前提为基础,而乐队花车谬误却基于一个错误的前提:“大家都这样,故这样一定不会错。”

  例如我们在广告中经常可以看到类似“每五个医师中就有四个推荐某种牌子的口香糖……”的文案,这类文案同时犯了乐队花车和诉诸权威的逻辑谬误,却被频繁用来误导消费者。

独立判断能力是成败的关键

  能否减少盲从行为,运用自己的理性判断是非并坚持自己的判断,是成功者与失败者的分水岭。很多人都有过切身的体会:有时候明明认为自己的想法或判断是正确的,可在周围其他人的影响下,最终选择了相信他人而否定了自己。这个时候,坚持己见就很重要了。

  一位名叫福尔顿的物理学家,由于研究工作的需要,测量出固体氦的热传导度。他运用的是新的测量方法,测出的结果比按传统理论计算的数字高出500倍。福尔顿感到这个差距太大了,如果公布了它,难免会被人视为故意标新立异、哗众取宠,所以他就没有声张。没过多久,美国的一位年轻科学家,在实验过程中也测出了固体氦的热传导度,测出的结果同福尔顿测出的完全一样。这位年轻科学家公布了自己的测量结果以后,很快在科技界引起了广泛关注。反观福尔顿,却因为不相信自己,而失去了他科学生涯中至关重要的机会。

  由此可见,“偏离主流”的恐惧严重制约我们的理性思考,因为它鼓励我们不依靠理性或证据,盲目追随、附和他人,这需要引起我们的警觉和重视。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2021-08-15每日美文阅读学习和英语学习(第491天)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lfwpbl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