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文学空间天地风采
1983·秋,长江之歌(41):京杭大运河

1983·秋,长江之歌(41):京杭大运河

作者: 完璧 | 来源:发表于2020-12-11 10:11 被阅读0次

长篇散文游记·连载


10月12日(7):江苏苏州·京杭大运河

        下午5点,随着拥挤的人流,我们跑上运河客船。原想好好领略一番京杭大运河的风光,回味一下长江上千里行舟般的乐趣;然而,运河船小得可怜,舱中低矮,座位狭窄,既不准出舱站于船舷,又不能尽情饱览(因窗户小且又封了木条)水上风光。其实,天也很快暗下来,我们也来不及窥探水乡景色了。

        京杭大运河为春秋吴国伐齐国而开凿,隋朝大幅度扩修并贯通至都城洛阳且连涿郡,元朝翻修时弃洛阳而取直至北京。开凿到现在已有2500多年的历史。她是世界上里程最长、工程最大的古代运河,也是最古老的运河之一,与长城、坎儿井并称为中国古代的三项伟大工程,并且使用至今,是中国古代劳动人民创造的一项伟大工程,是中国文化地位的象征之一。

     (来自百度百科·侵权删除)

京杭大运河(来自百度百科·侵权删除) 行进在京杭大运河上的货船(来自百度百科·侵权删除) 【相关链接】

        2002年,苏州昆山周庄。

苏州周庄(本文作者摄于2002年)

        2005年,苏州古运河河道。

苏州河道与摇橹人(本文作者摄于2005年) 苏州河道与摇橹人(本文作者摄于2005年) 苏州古运河河道(本文作者摄于2005年) 苏州古运河河道与古石桥(本文作者摄于2005年)

        2005年,苏州评弹。

苏州评弹(本文作者拍摄于2005年)

        苏州评弹是苏州评话和苏州弹词的总称,是采用吴语徒口讲说表演的传统曲艺说书戏剧形式。它产生并流行于苏州,以及江、浙、沪一带,用苏州方言演唱 。评弹的历史悠久,清乾隆时期已流行。最著名的艺人有王周士,他曾为乾隆皇帝演唱过。嘉庆、道光年间有陈遇乾、毛菖佩、俞秀山、陆瑞廷四大名家。咸丰、同治年间又有马如飞、赵湘舟、王石泉等,之后名家流派纷呈,使苏州评弹艺术历经200余年至今不衰。

        (待续)


        注:此文(原标题《1983·秋,长江召唤,我们出发……》,为了标题更具时代背景,也更加含蓄和洗练,故改之)是记叙散文体裁中的游记,且是沿着时间场景顺序,以日记形式和场景变换为行文结构(进行连载);同时,为了使内容更加丰富,采取“时空叠加”的方式,加入了同一空间的不同时段的内容。

        本文为作者断续历时11年于1994年底完成,然后压箱底25年;2019年第一次修改,增强了文中历史事实、时代特征、地理景观和人文景观的史料性与真实性,尽可能做到顾言而见貌,即字而知时;2020年6~12月第二次修改,对第一次增改再次补进文史地情内容,进一步加强了行游中从感受到感悟的内心演进,并修辞润色完善;全稿约8~9万字。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1983·秋,长江之歌(41):京杭大运河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lgbhuk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