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世界插上了电》这个主题探究中,我们采用了学生自主探究的方式。
思路是这样的:
学生提出自己的问题——将类似问题合并,形成问题思维导图——每个小组认领一个单元,在老师的帮助下查阅资料,解决问题——向全班呈现自己的探究成果。
自主探究过程中一度呈现这样的问题:
1.资料杂乱,不够精致,很多是百度上的大片截取。
2.不知道该如何处理手里的资源,茫然不知道该干什么。
3.要做实验但材料并未准备,要讲原理但是没有课件空讲。
课堂上会出现这样的问题:
1.小老师讲课模糊、表达不清楚,但是听众们却无动于衷,不提问不质疑。
2.小老师被问住了,纠结于一个小的点抠字眼,停滞不前。
整个过程最大的遗憾是学生似乎缺少探究的热情,都是老师在推动。
我想,这样的设计确实对合作能力、资源阅读筛选、表达能力、逻辑思维能力的要求都比较高,难道是我们的学生整体不适合这样的探究模式吗?还是我们的设计和指导有问题呢?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