旅行在路上 2020寒假5班

作者: 水云闲 | 来源:发表于2020-01-23 10:08 被阅读0次

    有人说,每个人都行走在路上,或是心灵,或是脚步,让我们追随孩子们的脚步,一起领略祖国的大好河山。

           

                              长安纪行

                          八年五班 王婧一   

世人皆在烟花时节下江南,可知长安城里灯火通明。——题记 

也忘了最初,我对西安的印象是什么。大概是“秋风生渭水,落叶满长安”;大概是“春风得意马蹄急,一日看尽长安花”;大概是“世人谓我恋长安,其实只恋长安某”……当我的心在这片黄土安定下来时,不禁感叹道:“千年古韵永不变!”

                              城墙

行走在每一方砖,我总能感觉自己被某个时代召唤着,或许是被这里的古建筑深深吸引了:在这里,雁塔题名,晨钟暮鼓,古色古香,闭目,仿佛还能听见某人在轻轻梵唱。千百年来,这些建筑始终于此地,静默着,沉思着,岿然守护着他们的净土。尽管这些建筑历经风雨,已经有了破损,但他们经历的故事足够填补所有的缺憾,仿佛给他们注入了新的灵魂。令我印象最深的是大慈恩寺和大雁塔。当年,玄奘取经归来,抵达长安,在大慈恩寺里整理佛经,并亲自主持修建了大雁塔。我能够粗略懂得僧人对佛法的虔诚,粗略懂得这种坚守众生平等、奉行众善的智慧。

                                烟火

陕西的美食天下闻名,这些特色美食随处可见;然而只有亲临西安,才能尝到正宗的美食,体味人间烟火。回民街和永兴坊两个地方就把这几点体现得淋漓尽致。深红的汤,青绿的葱,白里泛黄的面相得益彰好像组合成了一幅油画;还有两片又薄又脆的馍紧紧地和肉末拥抱在一起……在永兴坊,我可以坐在门外,边观赏夜色边品尝小吃,也可以手捧一杯热茶,安心地欣赏秦腔。循着万家灯火的指引,漫无目的地寻找,足可以得到心灵上的慰藉。

                                盛世

余秋雨曾云:“一座城市既然有了历史的光辉,就不必再用灯光来制造明亮。”长安城作为十三朝古都,见证了一个又一个时代的变迁。秦国一统天下,使得社会经济飞速发展,也许因此,兵马俑才能够如此壮丽地呈现在后人眼前;文景之治让人们都喜爱汉景帝,于是他的陵墓设施完备,处处彰显着百姓对他的爱戴;开元盛世,国泰民安,“春寒赐浴华清池,温泉水滑洗凝脂”,杨玉环和李隆基的故事让华清宫仿佛四季梨花盛开。遗憾的是,我们去的这几天并没有下雪,不然西安便马上变成长安;不知那时会不会有人身着戎装,带着一身荣光地回到故里,回到久别重逢的长安城。

五天时间很短暂,并不能和这座城市熟识。可我已深爱这里,爱这里的草木,爱这里的黄土,爱这里的砖瓦,爱这里的文化,还有善良可爱的人。飞行途中,我仍默念着一个温柔的名字:长安长安,长治久安。长安,常安!

教师点评:婧一这篇游记构思新颖,打破按照游览的顺序介绍所观所感的思路,而是以小标题的形式构思全文,内容丰富却不庞杂,给人耳目一新的感觉。文章结尾又是一个亮点,尤其是对长安名字的解读,有新意又传达了作者对此地的留恋和不舍。虽是一篇游记,我们却能够读出作者的一片拳拳爱国之心。古诗的引用增添了典雅之美,也显示了作者深厚的文化底蕴。

远行

  2                          云水谣

                  八年五班  尹一涵

云水谣是一座古镇,它就藏身在漳州南靖县梅林的群山环抱之中,长期不为人知。后因一部《云水谣》的电影而声名远扬,成了一个充满故事的地方。 

云水谣,一个如诗般的名字,也如诗般的存在。一个小桥流水的原始村庄,清澈秀美的小河绕村而过,秀美的山川,葱郁的古榕树,狭长的圆拱桥,古老的房屋和水车,如此景致宛若山水墨画,又似桃源仙境,鹅卵石铺的小路,让人不知不觉中忘却了时间、疲惫和烦恼。  踏着鹅卵石铺成的小路,大山里,隐隐约约地可以看见一两座小土楼。土楼可以说是云水谣标志性的建筑。土楼有方有圆,都是用土块建造而成。中间有一个“楼中楼”一楼是不住人的,二楼以上有住人。土楼的窗户内大外小,外面的敌人攻不进来,里面的却可以攻打出去。有一些土楼有瞭望口,可以观察外面的情况。土楼的门只有一个,有很好的防盗作用。 

和贵楼又称山脚楼,建于1732年,占地1547平方米,高21.5米,高度是福建土楼建筑群中的"世界之最",属于方型土楼。和贵楼有两奇,其神奇之一是,它建于沼泽地上。神奇之二是,建在一楼两边的两口水井,又称阴阳井,两井相距几米,因沼泽地的特殊地质,两井的水面都高于地面,且一口井可以饮用,一口井却不能饮用,两口井的深度不一,分别通往不同的地层,也就造就了这般神奇。 

怀远楼,占地190平方米,建于1905-1909年,是建筑工艺最精美、保护最好的双环型土楼,是中原建筑技术经过几千年积累提高的结晶,是夯土文明最高成就的代表。

  沿途13棵百年、千年的老榕树,形态各异,树枝低垂,盘根错节,遮天蔽日,形成了一个气势宏伟的榕树群。而平静的溪水穿过青石桥缝隙后,如脱缰野马般沿斜坡奔腾而下,涌入下层水面后又结成一漂净水缓缓流淌,在远处参天榕树群的映衬下,呈现出一片绿意盎然的景象。游人及村民或坐在粗老的树根上、或坐一竹椅、或伫立于岸边树荫下小息、品茶、观景,听溪水声,如此的恬适惬意。

这里远离了喧嚣,远离了繁华,踏上这片土地,我们才会有回归自然的奇妙感觉。

点评:一涵带领我们游览了如诗如画的云水谣,文章从扬名的原因写起,接着形象地描写秀美迷人景色,详细介绍了“土楼”这种独特的建筑风格,又具体介绍两种不同风格的特色土楼,最后描写这里树木和溪水。以议论做结写出自己的感受。思路清晰,但亲切感稍差一些,感情上欠一些温度。

相关文章

  • 旅行在路上 2020寒假5班

    有人说,每个人都行走在路上,或是心灵,或是脚步,让我们追随孩子们的脚步,一起领略祖国的大好河山。 ...

  • 2020骑行在路上

    Never give up!dream it possible! 我尝试骑自行车的感觉,呼吸到外面的空气,仿佛内心...

  • 行在路上

    看着那些文字,心里泛起阵阵涟漪,为昔日同窗的光彩而不禁感叹,无论如何也不会相信那个一脸痞气的少年早已初长...

  • 行在路上

    一个人的衰老,从停止成长开始。行在路上,是成长的一种独特方式。 湿漉漉的天,是我喜欢的方式。这样烟雨朦胧的神秘,是...

  • 行在路上

    我们在日常生活中会遇到很多我们不想但又不得不去考虑的问题! 不是任何时候我们都可以很主动的选择自己想要的方式去生活...

  • 行在路上

    最好是避开过多的行李,忘却特定的目标,在某个云淡风轻的平常日,收拾完自己喜欢的东西,背上双肩包踏上随机的一辆车。 ...

  • 《行在路上》

    顾名思义这是一篇为自己准备的心灵散文。由于现在大多数人均不可避免的排斥鸡汤文,暂且叫做心灵散文吧。 火...

  • 【行在路上】

    脚下的路 从黑夜中一直伸展到太阳的怀抱里 满天的星星跳进云层 探着头、捂着嘴偷笑 风婆子的吼声越来越大 几乎要穿透...

  • 行在路上

    广州·南沙,对于这个城我不是很了解他的过去,但是我看了他的一段历史里的变化。如今我们对外商贸往来,海岸成为21世纪...

  • 行在路上

    文章写于武功山徒步第一天露营地——发云界,更新于上海。 敲定好目的地,带上随身行李,跟随自己的脚步,出发。不刻意关...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旅行在路上 2020寒假5班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lghnzc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