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好,请问你是不是yang yang的妈妈?”
“是的”,接起电话的一刹那,我蹙眉,心想着大概又是推销电话,诸如某某机构英语培训什么的。
“你的儿子在哭着找你,他找不到你了,可能以为你不要他了,所以很害怕”。
“什么?!”我用力捂住另一侧的耳朵,努力听清对方的每一句话,不知道是不是捂的太用力,以至于自己的心跳声都能听到。
“我在给他买点心,我马上去找他,你能告诉我,你们现在在哪里吗?”
确认地点,挂了电话之后,我一路小跑,很多个问号也同时在往外冒:
不是四点半才下课吗,现在才四点?他怎么会临时走出教室找我?小孩子一个人从教室里跑出来,没有老师看见并且询问吗?他是不是身体不舒服了?又是怎么遇到热心人,通过电话找到我的?
远远看见儿子站在一个陌生阿姨的身边,一副手足无措,一脸紧张的样子,我体会到了什么是“扎心”。
我飞奔过去,一把把他搂在怀里,一谢再谢热心人的帮助。
小家伙看见我没有哭,只是重复了两遍“妈妈,我以为你走了,不要我了”。
“你要记住,并且永远坚信一点,在任何情况下,妈妈都不可能不要你,妈妈可以不要所有东西,可以不要所有人,可以不要全世界,也不会不要你。”
“真的吗?”
“真的,我保证,我发誓”。
整件事的过程是:
由于参加那节球类运动课的孩子特别少,只有两个,老师认为一个半小时的体育活动,会让孩子的体力消耗过于集中,所以决定临时提前结束。
他走出教室没有看到妈妈,确信妈妈是去厕所了,于是自己穿好鞋,跑去厕所找妈妈。可是在厕所里喊了几声妈妈,发现无人应答之后,5岁的孩子开始害怕了,很大声得哭泣起来。
嘴里还一直喊着“妈妈妈妈”……
热心的阿姨见状就询问他状况,
“妈妈不见了,爸爸没有来”
“记得妈妈的电话吗?”
“记得……”
于是,就有了那通没有被我忽略掉的陌生来电。
我带着儿子迅速回到学校,情急之下的我,情绪有点激动,责问老师怎么能让这么小的孩子一个人跑出教室,并且也不通知家长临时缩短一半的课程时间。
年轻的老师被吓到了,抱着我的儿子嘀咕“yang yang,你吓死老师了,万一你妈妈回来没有找到你可怎么办啊?”
差点被吓死的人是我好吗?我越想越后怕,万一遇到的不是热心阿姨,而是居心叵测的坏人;万一儿子背不出我的电话号码;万一小家伙跑到更远的地方去找我……
只要任何一个环节出了一点其它的状况,后果可能就不堪设想。
而我,我的家庭,百分百无法承受“弄丢儿子”的结果。
回到家里,我反复想着两个问题:
1、为什么儿子找不到我时,会认为是妈妈离开了,不要自己了?
2、如何避免这类情况再次发生?或者说,哪些意识需要家长和孩子同时强化?
TA走了,没有告诉我去了哪里,是TA不要我了吗?
这个逻辑在成人世界里一样存在。害怕被抛弃,仿佛是与生俱来得被刻在我们的基因里。
虽然从儿子能够和外界沟通的那一刻起,我就频繁得重复“我爱你”“你是我的宝贝”“我们要永远在一起”的话语,但在没有特殊情况发生的时候,对于孩子来说,那可能只是言语而已。
如何让言语形成确定的力量,大概只能在事情发生时得以验证了。当然,谁都不希望事情的结果变得糟糕,但一起去经历实在是必要的。
“妈妈,你以后不要去给我买吃的了,我不吃了”。
“放心吧,妈妈以后出门时就把吃的都放在包里,这样就不用去买了,你看怎么样?”
“这样倒是可以,不过,家里的万一吃完了怎么办?”
“可以再买呀,你别担心这个,你只要负责吃就行了”。
小孩子的惊吓,一时还过不去,怕被遗弃。
而这次事件之后,我们决定让儿子把爸爸的电话号码也背下来,多记一个总没坏处。
作为陪伴在教室外的家长来说,只要是离开教室,哪怕只是上个厕所,也要和老师交代一下,以防孩子半途出来找家长。
毕竟学校里的家长往往比孩子还多,难免老师来不及辨认家长。我儿子冲出去找我时,老师就错看成他是跟着“妈妈”一起走出去的。
如果我事先有和老师打招呼,让他们意识到我并不在教室里,那当他们看见儿子走出教室时,会有意识去确认,看似他跟着的那个妈妈,到底是不是他的妈妈。
我很庆幸这次的幸运,但是我也想提醒自己以及更多的家长,在看管孩子这件事情上,再怎么小心都不过分。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