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怎么吹爆李安都不过分

作者: Sir电影 | 来源:发表于2019-01-10 09:20 被阅读241次

    过完元旦等过年的Sir,仍然满满工作的动力(你信吗)。

    反正,看着那些为抢票在朋友圈气急败坏刷屏的人们。

    Sir突然也有点想家了。

    甚至想,马上就坐到家里的饭桌旁。

    中国人的饭桌,永远都是一个家庭最精华的缩影。

    在电影里,尽管是吃饭这一个小动作,也有着各式各样的出场方式。

    《团圆》里,从台湾回到上海的老兵发现妻子已改嫁。

    在一场尴尬的家宴上谁都明白,哪怕再怀念,一切都已无可挽回。

    这顿饭,吃的是一个唏嘘。

    《洗澡》里,大儿子回家,吃上了第一顿炸酱面。

    饭桌上,父亲对广东回来的大儿子尴尬地寒暄着。

    这一顿饭表面风平浪静,但儿子心有愧疚,父亲暗藏责怪。

    有些坏话出口,反而透出了留恋。

    有些好话出口,偏偏又造成了伤害。

    但是,要说把家和饭桌的寓意融合得无色无形水乳一体,这么多年,Sir还是只服一个。

    李安的“家庭三部曲”。

    三部电影都是讲家,所有的冲突焦点都在饭桌。

    有中西方家庭观冲突;有性取向的冲突;有父母与子女的情感冲突……

    《推手》的第一个冲突点在7分钟左右,老朱(郎雄 饰)和洋媳妇玛莎在厨房里做饭。

    一个吃的是喷香的中国式油腻——烧鹅排骨大碗饭。

    一个吃的是性冷淡的蔬菜沙拉。

    老朱用微波炉热饭,盖一层锡箔纸,搞得微波炉差点断电着火。

    儿媳妇闻声跑来,走路自带“WTF”。

    她推开微波炉前不知所措的老朱,拯救了这场灾难,顺便也对公公发着“他反正也听不懂”的脾气。

    老朱终于把饭热好了。

    他端着饭碗,知趣地往另一张桌走。可走到一半又迟疑 ,扭身回来,坐在儿媳对面。

    他不是想讨人嫌。

    毕竟在中国人的观念里,一家人,再怎么也得在一张桌上吃饭。

    前面说的两种风马牛不相及的食物,继续放大着这种尴尬。

    另一场较量也是在厨房。

    上边是油盐酱醋,下边是烤箱烘焙。

    一边是油烟滚滚,一边是冷食凉拌。

    儿子回来吃饭了。

    于是这狭窄的空间里,两位代表中西方出场的选手,别扭地开始了一场擂台冷战。

    一会媳妇夹菜,一会老爸递肉。

    夹在中间的儿子晓生,用叉子叉着媳妇做的煎蛋,又用筷子夹着老爸做的肉。

    什么叫三夹板,现在你懂了么。

    一个家里,总有不断妥协让步、却忘了自己不舒服的人;也总有为了空间和观念据理力争的人。

    前面那种人,我们叫家人。直到搞丢了他们,我们才懊悔。

    后面那种人,我们也叫家人。我们一辈子都在找寻彼此相处的好方法,最后发现唯一的方法,就叫爱恨纠缠。

    电影里,前一种人终于走丢了。

    有一天老朱在家门口散步,居然也迷了路。

    努力在夹缝中委曲求全的儿子终于怒了,他砸了家具,一拳把镜子击穿。

    玻璃破碎后,他看见了家的裂痕,原来它一直都在。

    后来警察找到了父亲。

    父亲和儿媳开始收拾饭桌的残局,一句话也不说。

    因为烂摊子虽然收得了,两代人裂痕却补不了。

    李安的电影里,“吃”不仅看得出人物性格、情绪和关系,还有着地域和文化属性。

    《喜宴》里,吃这件事就更有仪式感。

    电影开头,李伟同与男友赛门吃饭。伟同狼吞虎咽地吃着披萨,赛门看了很担心……

    伟同说,我紧张啊。

    这种紧张来自工作,也来自被父母逼婚。

    最紧张的是……我是一个gay,可我还没准备好出柜。

    他本来有着不错的掩饰——女孩子威威。

    威威貌似是父母都喜欢的好媳妇,优秀学历,外加黄皮肤。

    但威威也有威威的沮丧。她学艺术的,她才不想做传统媳妇。

    她不会做菜,伟同亲眼见过威威的“沮丧晚餐”……跟颜料瓶一起,堆放在饭锅里,一团“米饭和巧克力的混合物”。

    这白加黑的暗示,不仅是肤色,还有家文化和性取向。

    终于,为了应对逼婚,伟同和威威准备假结婚了。

    有趣的是,赛门会做饭,威威不会。

    会做饭的赛门,有着伟同父母期待的媳妇属性;

    可黄皮肤的威威,才有伟同父母需要的女性外观。

    那怎么办……合体吧,演出戏。

    父亲装作看不懂这骗局,孩子们装作骗局还没被拆穿。

    只能好好吃吧,仪式感到了,情感才有了维系。

    不同时代的人们,为着家庭二字,付出过多少不得已。

    不知谎言总有戳破的一天,将来还得给“第二次不得已”买单。

    还是那句话,饭桌对一个中国家庭太重要。

    一幕场景,我们中国人不要太熟——

    父亲和儿子伟同第一次争吵,发生在早餐的饭桌前。

    伟同想赶紧结婚,打发爹妈回国,觉得去公证一下就可以了。

    父母却想,在那种寒酸的地方草草结婚,实在丢脸,没法交代啊。

    “没法交代”,一个多熟悉的词。

    中国人眼里,喜事总归要喧闹地交代,家丑才不可外扬。

    年轻人要的东西是“自我”,可长辈眼里,这“寒伧的仪式感”太对不住小辈。

    行吧,那就来一场婚宴吧。

    “让父母心里舒服点”,中国的孩子都这么想过。

    可多少人忘了,两代人“舒服”的标准不一样。你想舒服,那另一方就得累。

    先是父母训话,婆婆要喂新娘吃莲子羹。

    跪着吃完而已,累一丢丢。

    然后是婚宴,全程饿着肚子的新婚夫妇俩,要被闹喜酒的人拿个鸭子头逗半天,这也是习俗,大家就想看你们亲个嘴儿。

    动几下脑袋而已,累一丢丢。

    然后,上大菜。

    都知道婚宴菜不好吃,但菜名都喜庆。

    上个龙虾,龙凤呈祥。

    但有人暗黑一点调侃,这不也是对传统面子式婚姻的嘲讽?

    要想长治久安,一个要学会“聋”,一个要学会“瞎”。

    更累的是喝酒。

    因为俗话说的“感情深,一口闷”,所以必须喝成个闷倒驴。

    婚宴之后,还要迎来送往闹洞房,醒来之后,依然有新的斟茶问好……因为未婚和已婚的界河趟过了,不仅是“在一起”的幸福结局,还有更复杂的社会网络关系。

    婚宴只是饭桌一种,有的人会选择逃掉;

    可你只要是个中国人,饭桌你就逃不掉。

    因为,中国人所有的成长与改变,都是在桌子旁完成的。

    你考上大学,大家吃顿饭;你升职了,大家吃顿饭;你结婚了、孩子满月了,大家再吃顿饭……

    大家坐在桌子边,见证你人生的起;没饭吃不是什么好事……那是大家假装看不到你人生的衰。

    有饭桌,就有喜。

    有饭桌,就断不了亲情和联系。

    李安另一部《饮食男女》里,两代人就算再没话说,也有饭吃。

    我们靠吃饭联络感情

    人家靠唱卡拉ok

    有什么不对

    父亲老朱,顶级国宴班的大厨。

    退休了,蜗居在厨房。

    偶尔准备一次家宴,他认真得不得了,简直不亚于款待外宾。

    可再厉害的厨师,也扛不住年老。

    味觉的退化,让他必须借助二女儿,才知道味道准不准。

    这又让Sir产生了一种联想——

    年纪大了,不仅是父辈的权威日降,儿女的责任日升。

    而是老一代人对世界的认知也越来越陌生。

    儿女,可能是长辈身边,借之感知世界的唯一工具了。

    所以,与其说是老朱的权威——“家宴”这一天,谁都必须回来吃饭。

    不如说,没有这场家宴,家不能称之为家,几扇世界的窗口也终将向老朱关闭。

    但有了家宴就万事大吉吗?

    饭桌这种物体,是有两面的。

    它一面是沟通的机会,一面也是对抗的机会。

    老朱的每一次家宴,都有一个女儿想离开家。

    第一次是女强人的二女儿,她先经济独立,买了房。

    第二次,是读书的小女儿,她有了感情(和身孕),想尽快结婚。

    第三次,是最乖、最贴心的大女儿。

    她一直压抑着自己的情感,陪着老父。却终于机缘巧合,对一个特殊的人动了心。

    有聚就有散。

    吃家宴,既然为了每一次重聚,就必然也会见证每一次变革。

    最后一顿家宴,老朱叫齐了女儿女婿。他们注意到,这一次老朱有点不一样。

    他同时请来了外人——隔壁的锦荣和她妈,挨个给女儿女婿敬完酒,老朱说:

    我也要宣布一件事。

    是和这位锦荣她妈结婚么?

    不,是女儿锦荣,是和老朱三个女儿差不多大的锦荣。

    女儿当然一片反对,锦荣她妈更是臊得慌。

    可老爸只有笃定的三个字:

    我没疯

    你们关掉了我的窗,你们没错;可锦荣是我新的窗,我也没错。

    这也是Sir最喜欢李安的地方——

    家三部曲,看似只是在传统地描摹着中国“家”的含义,但同时更是在谨小慎微地,输出着对这种家庭的忠告:

    家庭不是不变的固体,饭桌也不该仅有回忆与长情。

    坐在桌边的人要学会,豁达地看待每一位家人的改变。

    只有这样,每一件饭桌的新事,才真是喜事。

    领悟到它的人们,才值得站起、斟酒、说出:

    当浮一大白。

    就像《团圆》里的老兵,他喝一口,就想聊聊曾经的战友。

    就像《洗澡》里的父亲,他就着花生米喝一口,就释然了儿子的离去。

    酒后说的,看似是醉话,其实都是心里话。

    酒桌上做的,看似与平时反差很大,其实都是出于勇气。

    《饮食男女》的锦荣由张艾嘉扮演,看起来确实与朗雄扮演的老朱年岁悬殊

    一盅白酒,能打开许多的心,沟通彼此的世界。

    《东邪西毒》说,酒越喝越暖。

    可比这种境界更好的是:

    酒越喝越暖,身边的人,也越看越舒服。

    别羡慕别人,因为每个中国人都有这种体验——团年饭。

    你可能叹息过2018,你可能还有一点担心2019。

    可只要回到家,你一定会踏实。

    因为除夕一晚,每一杯觥筹交错递来的,都是来年的好希望,好运气。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再怎么吹爆李安都不过分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cpcnrq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