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想法涂生活向阳花
在简书的碎块感受(五)

在简书的碎块感受(五)

作者: 河沙先生 | 来源:发表于2018-09-15 23:00 被阅读12次
在简书的碎块感受(五)

在简书第36天的时候,大约是我最成功的更新了一篇无感短文。为何这么说呢,因为看起来貌似被收入了几个专题的短文,然而浏览量却从以前的两位数下降为零。可见这篇短文的质量真是糟糕到极点。

为此,似乎都有点想放弃日更的意思了。感觉这种更文坚持像鸡肋,弃之可惜,坚持无果。眼高手低,难以突破。每天操作,并无起色。

本来计划把近期在简书的感受慢慢连坠成一个系列。在积累经验的同时也锻炼写作的熟练度。可月余时间的训练竟然有回生的感觉。于是一天便在思考中度过。

经过仔细思考,感觉出现这种情况的原因不外乎以下三点:

其一是读书未读“破”,消化又欠妥,没有在理解上下功夫。

古人讲“劳于读书,逸于作文”,又云“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说的都是这个意思。读书关键要读破,读破的意思就是要把书读透,要消化。如果读书囫囵吞枣,一知半解,即便读书万卷也收效甚微。因为囫囵吞枣地读书,连文义都没有理解明白,又咋能吸收到作文里,有益于写作呢?

那么读书要怎么消化?我认为关键要弄明白写什么、怎么写、为什么写的问题。也就是我们读一本书,看一篇文章,不仅要搞清作者写了什么,还要想透作者是怎么写的,更要弄通作者为什么要这样写。不论是大部头的宏篇巨制,还是精致耐读的小短文,我们都要仔细琢磨、认真分析。看清作者是怎样布局谋篇 开头结尾,又是如何选取典型材料突出中心,怎样遣词造句表达思想内容。通过这样仔细地咀嚼玩味,你才能从中学习掌握写作规律,进而作品中好的语言也就自然而然地运用到自己写的文章中。这样久而久之,读和写之间的渠道就逐步沟通了。

在简书的碎块感受(五)

其二是读书急躁求快,写作急于求成,没有在吸收语言上下功夫。

人们常说的“汝果欲学诗,功夫在诗外”讲的便是这个意思。做任何事情都不是一蹴而就的。多读不善写的一个重要原因就是写着写着没词儿了。词儿从何而来呢?这就要求我们在平常读书时要具备一定的背功。

我们知道刚出生的孩子是不会讲话的,只能哇哇叫。后来他天天听爸爸妈妈讲话,听周围人讲话,也就慢慢学会了讲话。网络上流传的一些狼孩、猴孩之类为啥不会说话?因为没人教也不知学。这充分说明,人并非生而知之,而是学而知之。人的语言,是从一个语言环境中,逐渐学会的。虽然这是口头语言,写作使用的书面语言道理一样,积累书面语言,同样需要到一个语言环境中去学习吸收。这个语言环境就是一本本书、一篇篇文章。但是,只大概的读一读、看一看不行,记不住,更不能变成自己的语言。我们必须做到读熟背会,实在背不会,也要动笔积累。好文章、好词语背得多了,背得熟了,自然就会在规范的语言环境里受到潜移默化的影响,在写作时病句便逐渐减少直至消灭,平时干瘪贫乏的语言也就慢慢丰满起来。而且,在不知不觉中,你也会受到所喜爱文章的熏陶,使你的写作渐渐具有自己的特点,形成自己的风格。

在简书的碎块感受(五)

其三是读书不积累,读后不回味。没有在吸收营养和总结提高上下功夫。

知识在于积累,学习更要回味。不善于在读书过程中吸取思想和知识的营养,不复盘回味,不总结积累,这也是多读不善写的一个原因。在写作中肯定有这样的情形,对一个事物,认识透彻,感情丰富,知识渊博,材料充足,自然能顺利写出一篇好文;相反,对这个事物既没认识,又无感情,知识匮乏,材料可怜,也就写不出东西来,即使硬憋出来,也是寡淡如水,味同嚼蜡。这说明思想认识和知识积累对写作也是有非同寻常的意义。

那么又该如何提高思想认识和积累知识经验呢?这就要求不仅要在书本中好好学习,还要从现实生活中多观察,从实践经验中多思考。当然,宇宙广阔,历史悠久,什么事都要学一遍事必躬亲恐怕谁都办不到。因此,就要求既要拓宽视野,又要去粗取精。拓宽视野就不能只局限于直接见闻,仅仅从自己的感官认知去了解世界,还要在纸媒和网络媒体中去汲取营养;去粗取精则需要通过读书学习提高认识,择其善者而收之,其不善者而弃之。真正吸收知识的营养和思想的精华,积累写作素材。

在读书过程中,通过粗读扩大视野,概览知识;通过精读提高认知,陶冶情操。然后再动笔写作,自然会是一篇言之有物、感情丰沛的好文章了。

当然,要把读书学到的知识,转化为熟练的写作能力,要经过一个复杂的反刍过程,并非朝夕之功。真正沟通读写之间的渠道就像学习武功者要打通任督二脉一样是个“慢功”,不能操之过急。要在多读精读的过程中,注意消化吸收积累,给“写”夯实基础,为“写”做好铺垫,同时再通过勤写多写而倒逼多读多吸收知识,这样二者相辅相成才能最终达到一个多读善写的境界。

相关文章

  • 在简书的碎块感受(五)

    在简书第36天的时候,大约是我最成功的更新了一篇无感短文。为何这么说呢,因为看起来貌似被收入了几个专题的短文,然而...

  • 在简书的碎块感受(四)

    今天还是谈谈日更的感受吧。虽然这个话题已经有许多人写过,实话说几乎找不出什么新的写点。权且旧话重提,也算一千个人心...

  • 在简书的碎块感受(三)

    总算一早上的工作告一段落。午饭后,想坐下来完成“简书”的日更任务。忽然就想起宋代名相王安石《题张司业诗》里面的句子...

  • 在简书的碎块感受(二)

    在简书,并不是说这个平台有多高大上,也不是说这个平台有脱胎换骨的功效,只是在简书里面普通人事比较丰富。实话说,我们...

  • 来简书的碎块感受(一)

    时间过得真快,不知不觉注册简书已经满月了。回首这一个月的时间,七零八落的发布了有29篇稿件,获得了32个喜欢和33...

  • 这几天在简书的感受

    这几天又来简书混了,哈哈,原谅我的说话随意。不过要想每天都有所记录,哪有那么多正经话,偶尔来点插科打诨也能增加些小...

  • 简书感受

    简书网页端上使用感觉挺不错,也有markdown编辑器,支持文章列表和随笔实时预览,字体界面等比有道云舒服多了,简...

  • 在简书的五年

    不知不觉,与简书的陪伴五个年头了。 首先是感慨岁月的瞬间即逝,因为在这五年里,简书记录了无数次只有自己读懂的文字,...

  • 在简书的一点感受

    来到简书一段日子,说实话,这里的文章大多不堪入目,作者的修养水平也不敢恭维。有时候与朋友谈起看到的奇葩文章及其自命...

  • 在简书的一些感受

    大多数人对简书钻、贝太过在意。 是的,事实证明,更多的人是怀着以盈利为目的的想法,来到简书平台,他们是...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在简书的碎块感受(五)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lgktnftx.html